首頁 > 史學文史 > 當皇帝沒天分的宋徽宗,在氣象觀測方面卻有一套

當皇帝沒天分的宋徽宗,在氣象觀測方面卻有一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宋徽宗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在古代中國,確實歷朝歷代都非常重視農耕的發展,自然也很重視天氣的變化,每個朝代在天文觀測和氣象預報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之所以把宋朝單獨拿出來,是因爲這個朝代,在天氣預測方面起到了承前啓後的作用。

當皇帝沒天分的宋徽宗,在氣象觀測方面卻有一套

一、總結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新的發展目標

在宋朝以前,古代中國由於在天文觀測方面的成就,在天氣預測方面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據說周代的時候,就已經能夠通過觀察日晷的變化來判斷天氣情況了。

到了漢代,人們更是通過對星象和雲彩變化的觀察,總結出很多實用的,天氣預報的諺語,並且寫出了不少氣象學的專著。像東漢的《風雲要訣》一書,就記錄了很多預測天氣的方法,比如:

有黑雲如一匹帛,日中即一日大雨,二匹爲二日雨,三匹爲三日雨。

這些諺語和口訣都是通過長期觀察和經驗的積累總結出來的,在實際應用上,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有些諺語直到今天還在應用。

不過前人的經驗和總結,大部分都是針對短期氣象預測的,對於半天或一天內的預測經常會比較準確,可對於長期天氣預測方面,還是個空缺。

到了宋代,隨着農業生產力水平的發展,人們對能夠預測出更長期天氣預報的需求越發強烈了,而且作爲一國之主的皇帝,也意識到準確長期的天氣預報,有助於協調全國的農業生產,更是有利於防止自然災害。

所以宋朝的時候,朝廷爲提高長期氣象預報的水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宋朝的氣象預報水平相對於前朝是大大提高了。

二、皇帝重視氣象變化,親自主抓氣象科研

與前朝一般只設立一個氣象觀測部門不同,宋朝設立了太史局崇天台和翰林局天文院兩個部門來負責氣象觀測的工作,可見對氣象觀測是非常重視的。另外這兩個部門彙報工作的直接對象就是皇帝陛下,特別是當遇到天有異象的緊急情況時,更是可以“許非時進,直達御前拆封”。也就是在事出緊急的情況下,可以不論時間,隨時帶着文件進宮面聖陳情。

當皇帝沒天分的宋徽宗,在氣象觀測方面卻有一套 第2張

在資源配備上對這兩個部門更是給予了大規模的支持,《宋史》記載:

國朝置天文院于禁中,設漏刻、觀天台、銅渾儀、皆如司天監。

不僅工作地點是保密機構,使用的設備,也是當時最尖端和先進的。而在人員配備上,也是不吝惜補充充足人手的,據說僅僅太史局一個部門,就有二十多位負責天象觀察的官員。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記錄了這些負責天文觀測官員們的工作狀態:

每夜,天文院具有無謫見雲物楨祥,及當夜星次,須令於皇城門未發前到禁中。

也就是說,天象是每個晚上都要觀察的,並且不僅要進行詳細的記錄,還必須在皇城的大門沒有開啓前,送到皇帝處。並且,這兩個部門呈報的所有文件,都會交給祕書省記錄存檔,便於日後查閱,也就是給後來人留下了寶貴的科研歷史檔案。可見這觀測工作不僅組織嚴密,持續不斷,而且數據也是日日要向皇帝呈報,這等於是皇帝親自牽頭負責領導這項實用性很強的科研工作了。

三、日積月累,孜孜以求,成果豐厚

有了良好的設備和充足的人手,再加上觀測人員們日積月累,嘔心瀝血,孜孜以求的觀測、記錄、分析和總結,更爲重要的是有皇帝大力的支持和親自的監督,宋代的氣象預測也確實沒有讓朝廷感到失望。

宋代書籍《玉海》中記載:

二年十二月丙辰,大雨雪,前二日,太史言:‘月有蒼白暈,西遊黑氣丈餘,佔雲:雨雪之象也。’至是果驗。詔近臣與中書宴飲,令各賦詩,上制《瑞雪歌》以賜之。

宋太宗二年秋冬之時,開封地區數月無降水,眼看大旱災將至,宋太宗心急如焚,恰逢這時,太史局在12月7日這天,預測兩天後降下大雪,果然12月9日大雪如期而至,太宗大喜,於是請太史局吃飯,並做了《瑞雪歌》一詩賜予衆臣。

當皇帝沒天分的宋徽宗,在氣象觀測方面卻有一套 第3張

更令人感到噴飯的事情是,在這種天天與氣象觀測打交道的氛圍中,宋朝的皇帝竟然也被培養成了氣象預測的行家。宋徽宗崇寧五年,夏季大旱,如果再不下雨的話,勢必影響莊稼的長勢,造成全年糧食的減產。

禮部於五月二十四日上呈宋徽宗,要求開祭壇祈雨。誰知宋徽宗卻滿不在乎地說:“二十六七必有雨”。果然到了二十六和二十七日就下起了大雨,重臣紛紛拍宋徽宗的馬屁,說是陛下的天威感召了上天,可是宋徽宗卻不以爲然的說:“天地之間不離陰陽五行之數,今日太一移宮,水限也,故有雨”。

要說這宋朝對氣象觀測的重視和發展在中國的氣象史上是濃重的一筆,這個評價還真是當之無愧。按說宋徽宗可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他就是一個愛好詩詞歌賦和吃喝玩樂的文藝青年,可即便是這樣不合格的皇帝,也能對氣象學有如此之深的造詣,還真是不能不爲宋朝對氣象學的重視程度感到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