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歷史上曾風雲一時的民族有哪些?這些民族最後怎麼樣了?

歷史上曾風雲一時的民族有哪些?這些民族最後怎麼樣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曾風雲一時的民族有哪些?這些民族最後怎麼樣了?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一、匈奴

在古代長期稱雄的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位居中原以北,今天蒙古草原。中原被迫修建長城以防禦和對方的對手

世界上,曾舉辦匈奴後裔人的體育大會,很多民族以是匈奴人後裔而自豪。

其中有一部分融入今天漢族,歷史學家是認可的,但網上極端的蝗汗卻拒絕承認。

中國一部分人願意相信匈牙利人是匈奴後裔,但並不爲世界上的大多數歷史學者認同。

匈奴人後裔的大多數是在陝西、山西以及山東,而匈奴漢化後的姓氏都有劉、叢、呼延、万俟(mò qí) 等。

我國的蒙古族和新疆的一些民族自認爲是匈奴後裔,但中國的學者不認可,中國學者認爲匈奴族後裔有一部分融入到藏族和土族。

二、東胡

東胡是一個古老的遊牧爲主的民族,東胡有着悠久歷史存在了大約1300年,基本上是和匈奴同時期的一支強大民族。東胡語言屬阿爾泰語系。

公元前206年,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擊敗,餘部聚居烏桓山和鮮卑山,形成後來的烏桓族與鮮卑族。從此東胡的名字從歷史上消失。

也就是說,歷史上其後出現的烏桓族與鮮卑族是東胡後裔。

三、烏桓

秦末漢初(前3世紀末)之際,匈奴王冒頓單于擊敗東胡。東胡人北遷至鮮卑山和烏桓山,各以山名爲族號,分別形成鮮卑人和烏桓人。烏桓山即現大興安嶺中部的東西罕山。

烏桓發展,明顯不如自己的兄弟鮮卑族,沒有產生大的作爲,但一直是北方很強大的勢力。所以被人稱爲,沒當過老大,但是一直不服輸的民族。

五胡十六國時期,烏桓與各族雜居,形成“雜胡”。烏桓和匈奴的混血後代“鐵弗”人赫連勃勃立國胡夏。嫩江以北曾建立有烏丸國,傳說是烏桓後人所創。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曾派兵征伐,之後烏桓融入其他民族。

烏桓在其後融入漢族相繼有郝氏、劉氏、張氏、王氏、魯氏等姓氏。因鮮卑的強大,一部分烏桓加入到鮮卑之中。

四、鮮卑

匈奴以東的遊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頓單于擊敗後,退居烏桓山和鮮卑山,成爲烏桓和鮮卑二族,合稱東胡民族。鮮卑起源於遼東塞外鮮卑山,後主要活動於內蒙古東部科爾沁旗哈古勒河附近。

應爲鮮卑族在歷史上很強大,多次建立政權。所以他們最後被登記爲漢族,但關於他們的姓氏卻有很多明確記載,大約有一百多個姓氏進入到漢族。

首先,孝文帝將自己的拓拔氏改姓元氏,此後元氏徹底融入漢族之中,大多活躍於河南、河北、山西、安徽等地,可謂是名人輩出。比如寫出“曾經滄海難爲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唐代大詩人元稹,就是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世孫。

其次,鮮卑的幾個大姓也改成常見的漢姓。比如說“丘穆陵氏,後改爲穆氏;步六孤氏,後改爲陸氏;賀賴氏,後改爲賀氏;獨孤氏,後改爲劉氏;賀樓氏,後改爲樓氏;勿忸於氏,後改爲於氏”。穆、陸、賀、劉、樓、於,這些都是非常常見的姓氏,這些人中有許多是鮮卑後裔。

比如說比較著名的獨孤氏,南北朝時期,曾經出了一個大名人獨孤信,他有三個女兒,嫁給三個王朝的皇帝,但獨孤信的後裔,就改姓劉氏了。另外,唐朝有個大詩人叫劉禹錫,據考證他的七世足劉亮,就是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由獨孤氏改姓劉的。

另外,咱們在看下其他姓氏的改易情況。拔列氏改爲梁氏;若口引氏改爲寇氏;叱羅氏改爲羅氏;賀葛氏改爲葛氏;是賁氏改爲封氏;可地延氏改爲延氏;阿鹿桓氏改爲鹿氏;他駱拔氏改爲駱氏;薄奚氏改爲薄氏;烏丸氏改爲桓氏;素和氏改爲和氏;胡古口引氏改爲侯氏;匹婁氏改爲婁氏。

歷史上曾風雲一時的民族有哪些?這些民族最後怎麼樣了?

俟力伐氏改爲鮑氏;吐伏盧氏改爲盧氏;牒雲氏改爲雲氏;叱利氏改爲利氏;阿單氏改爲單氏;吐奚氏改爲古氏;出連氏改爲畢氏;賀拔氏改爲何氏;叱呂氏改爲呂氏;莫那婁氏改爲莫氏;出大汗氏改爲韓氏;沒路真氏改爲路氏;扈地於氏,後改爲扈氏;俟伏斤氏改爲伏氏;是樓氏改爲高氏。

屍突氏改爲屈氏;嗢石蘭氏改爲石氏;解枇氏改爲解氏;須卜氏改爲卜氏;丘林氏改爲林氏;蓋樓氏改爲蓋氏;素黎氏改爲黎氏;渴單氏改爲單氏;壹鬥眷氏改爲明氏;叱門氏改爲門氏;土難氏改爲山氏;屋引氏改爲房氏;宥連氏改爲雲氏;紇豆陵氏改爲竇氏;侯莫陳氏改爲陳氏;伊婁氏改爲伊氏。

庫狄氏改爲狄氏;柯拔氏改爲柯氏;步鹿根氏改爲步氏;破多羅氏改爲潘氏;叱幹氏改爲薛氏;輾遲氏改爲展氏;費連氏改爲費氏;去斤氏改爲艾氏;叱盧氏改爲祝氏;嗢盆氏改爲溫氏;獨孤渾氏改爲杜氏;賀蘭改爲賀氏;鬱都甄改爲甄氏;紇奚氏改爲嵇氏;烏洛蘭氏爲蘭氏;紇骨氏改爲胡氏。

當然編者因爲篇幅問題,之羅列了一些比較常見的姓氏,還有一部分姓氏沒有羅別,比如宇文、長孫、尉遲,這些姓氏完全是鮮卑人的後裔。出現的名人也不在少數,比如宇文化及、長孫無忌、尉遲恭。雖然如此,但這些姓氏後裔的身份證上大多寫的是漢族

五、柔然

柔然,鮮卑人的一支。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繼匈奴、鮮卑之後,活動於中國大漠南北和西北廣大地區的古代民族,主要是柔然和敕勒。

柔然的最高統治集團是鬱久閭氏。它的始祖木骨閭。

現在俄羅斯國內的阿瓦爾族就是柔然。

六、契丹

契丹族源於東胡後裔鮮卑的柔然部。她以原意爲鑌鐵的“契丹”一詞作爲民族稱號,來象徵契丹人頑強的意志和堅不可摧的民族精神。

契丹現在已經分散在蒙古族、滿族和漢族等血緣中。

七、突厥

突厥是中亞民族的主要成份之一。現在全球約有1.3億操突厥語族語言的人,他們大多自稱是突厥人或者突厥人的後裔。這些人的分佈在土耳其、阿塞拜疆、塞浦路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以及中國的新疆,遍佈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突厥人主要講突厥語。突厥語屬阿爾泰語系,跟蒙古語是兄弟語言。

八、回鶻

回紇,中國古代民族名,亦稱“烏護”、“烏紇”、“韋紇”、“回鶻”。回紇是維吾爾族及裕固族等族的前身。在唐朝的同時代,回紇和吐蕃在北方和西方立國,對中國歷史有深遠的影響。

回紇的前身敕勒是最早在西元前三世紀爲分佈於貝加爾湖以南的部落聯合體。該部落羣有狄歷、敕勒、鐵勒、丁零等名稱,都是相同發音的音譯。由於使用一種“車輪高大,輻數至多”的大車,又被稱爲高車。這些部落共有袁紇、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

九、羌

羌是一個古老的民族,現主要聚居區是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縣和汶川縣。現有人口30.6萬人(2000年)。羌族地區至今仍保留原始宗教,盛行萬物有靈,多種信仰的靈物崇拜。

羌族歷史可追溯至上古時代,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聚居於中國西北,秦國曾與羌族展開過戰鬥,至漢朝未止。三國時羌族開始遷居中原,分佈於中國中部的山部地區。五胡十六國期間,384年羌人姚萇利用前秦苻堅淝水之戰兵敗後,關中空虛之際,自稱萬年秦王。386年姚萇稱帝於長安,建立後秦。

北宋到南宋時,1038年至1227年期間,羌族的一支,党項族曾在今寧夏,甘肅,新疆、青海、內蒙古以及陝西的部分地區建立了大夏政權,史稱西夏。

十、氐

古代中國西北部少數民族之一,氐族的起源歷來說法不一。一說氐族與羌族同源。曾有說法,指屬於藏族(古代的吐蕃人)一支的白馬藏人。春秋戰國時始以氐爲族名,居於中國西北部。漢朝至三國期間,氐族曾兩度大遷徙,至關中一帶居住。其時還有如羌族的少數民族遷入關中。十六國時晉室南下,氐人便在北方建立前秦、後涼、仇池等政權。隨著長居於中國日久,在唐朝時代,一部分氐族人與吐蕃人相融合,而其餘氐族則與其他民族相融合。

十一、羯

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源於小月氏﹐曾附屬於匈奴﹐故又稱“匈奴別部”。匈奴衰亡後﹐南匈奴及一些原附於匈奴的部衆﹐於魏晉時代散居上谷郡與漢人雜居。他們以農耕爲主,信奉“胡天”(祆教)。晉時,羯人石勒建立後趙,爲十六國之一﹐後漸融入漢族等民族之中。部分舊史解釋說羯胡主要散居於上黨武鄉(今山西榆社北)。

時至今日,山西﹑河北及陝西渭水北諸山間也多有此族。他們與漢族雜處﹐主要從事農業﹐相貌特徵爲深目﹑高鼻﹑多須﹐通常用火葬﹐信仰“胡天”(祆教)﹐姓氏有石﹑支﹑康﹑白等。

十二、丁零

敕勒,中國古代民族,屬於原始遊牧部落,又稱赤勒、鐵勒、高車、丁零(丁靈、狄歷)。敕勒人最早生活在貝加爾湖附近,在冒頓單于時臣屬於匈奴。南遷入中原的敕勒被稱爲丁零。鮮卑人因北方的敕勒人使用車輪高大的車子,稱之爲高車。漢朝擊潰北匈奴之後,敕勒的地域開始南移,與中原的漢人交往。公元4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繼匈奴、鮮卑之後,敕勒人和柔然人活動於中國大漠南北和西北廣大地區。在中原的丁零人曾建立翟魏政權。

4世紀中葉,生活在陰山一帶的人大都已鮮卑化。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齊時敕勒人的鮮卑語的牧歌,後被翻譯成漢語。敕勒人在北魏時期大量參加鮮卑人、漢人的戰爭,其中大部和丁零人一起逐漸融入漢族。

敕勒中北方的一部臣服突厥汗國,後來成爲回紇,現代維吾爾族的祖先。俄羅斯聯邦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境內的雅庫特人也是敕勒人的後裔。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

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