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爲何《易經》有兩個版本?是有文字的好還是沒有文字的好?

爲何《易經》有兩個版本?是有文字的好還是沒有文字的好?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文字和智慧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先有智慧,還是先有文字呢?其實我們一下子就能給出答案,當然是先有智慧。那麼爲什麼會需要出現文字呢?很多人不太明白其中的原因。

其實文字最重要的一個作用,那就是記錄。爲何要記錄?因爲智慧高超的那些遠古人類,必須要把他們所理解所推演出來的知識,通過文字傳承下去。

人的壽命很短暫,但是知識是無窮無盡的。這就是文字存在的重要性。那麼談及伏羲氏時期,其實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文字,卻已經有了高超的智慧。那個時候對天文地理的研究,的確超乎現代人的想象。

爲何《易經》有兩個版本?是有文字的好還是沒有文字的好?

任何時期,都有一批超高智商的人羣。

伏羲顯然就是一個天才,他能夠無師自通地瞭解很多大自然的規律。其中就包括了天文知識。當然這裏的天文知識,僅僅侷限於中華大地,具體來說就是中原地區。

因爲伏羲生活在這裏,而轉換一個空間,或許這一套天文知識,就必須要做出相應的改變。這不是迷信,而是真正科學的源頭。

那個時候沒有文字,伏羲通過推演八卦,將深奧的道理記載在八卦之中。他的一生非常豐富,智商又那麼高超,所以一般人是不能理解的。

爲何《易經》有兩個版本?是有文字的好還是沒有文字的好? 第2張

若干年後,周文王姬昌又是另外一個天才,不過他比不上伏羲,伏羲是開創者,而周文王只能在伏羲的基礎上延伸相關的知識。

周文王加上他個人的感悟以後,也就有了八八六十四卦。不過當時已經有成熟的文字記載,所以這個時候周文王是吸取了前人的經驗總結得來。

等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再次出現了一位天才,不過這位天才是絲毫不講迷信的,那就是孔子。孔子一輩子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再傳道授業。

當然看到《易經》這本書的時候,聰明的大腦殼也久久不能平息。於是他提起筆,爲《易經》撰寫了註解十翼。

此後《易經》更是成爲了四書五經之一,成爲數千年來後世文人必讀教科書之一。當然,沒點聰明的智商是很難學會的。

爲何《易經》有兩個版本?是有文字的好還是沒有文字的好? 第3張

《易經》有兩種版本,文字纔是耽誤學習的障礙。

打開《易經》,其實我們會發現,真正的《易經》是有兩個版本的。一個版本是孔子作註釋的那個版本,基本成爲了儒家學派的經典,那上面的文字、卦象普通人也能看得懂。

其實《易經》還有一個版本,打開第一頁,你就會發現,這上面沒有哪一個字是你能認識的。我有幸曾經在一位老師那裏看到過這個版本,感覺那種文字的確是中華文字,卻又完全脫離了我們的認知範圍。

後來根據老師的講解,原來文字纔是真正拖累高深學問的一種障礙。爲什麼這麼說呢?孔子之所以註解《易經》,那是因爲絕大多數人都看不懂,只有少部分聰明人才能領悟。

爲何《易經》有兩個版本?是有文字的好還是沒有文字的好? 第4張

孔子是普世宗師,他當然是希望大衆能夠儘可能接受這些高深的學問,所以孔子將一些大家看不懂的東西,翻譯了出來。

這就好比是將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讓那些看不懂文言文的人,也能看懂古代書籍一樣。不過在翻譯的過程中,其實原來的意思,就已經變了性質。

因爲作者孔子對《易經》的理解,未必就是完全正確的理解。也就是說,後世數千年絕大多數學者所學習的《易經》,其實是孔子版本的,跟原來的意思是有區別的。

還有一個看不懂的版本,很多人就不解了,既然看不懂一個字,又怎麼去學習呢?其實這裏面涉及一樣東西,那就是代代相傳的事情。

真正學習《易經》的朋友肯定會知道,《易經》必須要有老師帶入門,你才能在裏面遨遊。光靠你拿着一本書琢磨一輩子,未必就能想出個什麼名堂來。

他們那一派,都是老師親自傳授學生,學生纔能有所體會。這一派就有點跟孔子那一派不一樣了。這是學術紛爭的問題,這裏不說多少。

爲何《易經》有兩個版本?是有文字的好還是沒有文字的好? 第5張

伏羲氏時期的天文知識,絕對是比較發達的。

試想一下,在人類發明天文望遠鏡之前,有誰能夠真正窺視蒼穹之巔到底有哪些祕密?月球上住着的到底是嫦娥還是吳剛?其實這都是傳說故事。

由此可見,不管是東方的傳說故事,還是西方的星座傳奇,其實都是人類編纂出來的,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真正有價值的,那就是對天體運作規律的總結。一天有多少時辰,一年有多少天,24節氣等等這些,其實都是上古時期,人類對天文學的一種總結。

沒有航帆遠航,所以不知道天圓地方是錯的,沒有用望遠鏡看過宇宙,所以不知道地心說是錯的。

不管東方還是西方,在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前,對天文學的總結歸納,其實都是有侷限性的。天才再厲害,也必須要有物質條件作爲研究基礎。

佛說一碗水三千蟲,那個時候沒有顯微鏡,爲什麼他就能這麼清楚呢?這是一種超高深的領悟能力,不光要智商,還要有悟性。

所以說對侷限性範圍之內的天文知識,我覺得伏羲氏時期,已經研究的非常透徹了。日出東方,落於西方,月亮陰晴圓缺。

從這些規律中,上古時期的人類就已經推演出一年12個月,每個月有三十天左右。至於你認爲的發達是知道月球上有多少坑,這是不現實的。從無到有的過程,其實才是大智慧真正展現魅力的過程,比如說喬布斯的全觸屏手機。

爲何《易經》有兩個版本?是有文字的好還是沒有文字的好? 第6張

總結:現代文明再發達,人類永遠也只是繞着地球轉。

不少人認爲,現代科技很發達,已經可以窺探到月球,乃至火星了。將來設備還要上其他星球做試探。

可是我認爲,這種試探並不能真正改變人類的命運。人類的命運在地球上,對地球的研究永遠比對外太空要重要的多。

所謂天文探索,或許只是一種對未知世界的興趣。可是拋開興趣不談,研究月球或者火星,真正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了嗎?並沒有。

當然,有不少執迷者表示,科技一定會不斷前進,將來天文知識總有一天會實現改變人類命運的計劃。可是人類等的了?

豈不是這個星球上,某些陰謀家腦筋稍微有點扭曲,可能這一紀元的地球文明就沒了。一切又要重頭開始,任何東西都不是一往無前的,科技也是一樣。你怎麼就能確定,伏羲氏時期的科技文明是不是被戰爭摧毀從而中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