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滿語推廣爲何無疾而終?滿語是個什麼樣的語種?

滿語推廣爲何無疾而終?滿語是個什麼樣的語種?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滿語是個什麼樣的語種?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享國祚276年。在其統治中原的這數百多年裏,他們成功將滿人的一些風俗,甚至是服飾打扮推行到了漢人羣體當中。但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唯獨沒有將滿文推廣到漢人人羣中。

在任何一個時代,統治者都會在其統治區域推廣自己的語言,但滿清統治了漢人如此之久,不但沒有讓所有的漢人講滿語,反而滿族人一個個開始學習漢語,甚至是原本北京城裏的那些慵懶的八旗子弟們也基本上學會了用漢人說話、書寫。爲什麼在清朝沒有推廣滿語教育呢? 其實並非清朝統治者沒有推廣滿語教育,而是當時的天下狀況根本不可能能夠讓滿語教育成功推廣。

滿語推廣爲何無疾而終?滿語是個什麼樣的語種?

一、滿語的起源:屬半成熟體系,缺乏基礎,註定會有缺陷

按照現在所制定的語言學分類來說,滿語產於東北亞地區,只是存在於我國東北及外東北地區的部分族羣之間使用。因此滿語的使用基數並不是很廣泛,最初只是民族聚集性使用。而且在早前,滿語並沒有具體的文字語言,只是以發音的形式來進行交流。

直到1599年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族部落之後,決定借蒙文來創作一種新語言供自己部落聯盟使用,這纔有了滿語的雛形。因此,我們也可以將滿語理解成蒙語系列的文字。

滿語推廣爲何無疾而終?滿語是個什麼樣的語種? 第2張

《滿洲實錄》記載“時滿洲未有文字,文移往來,必須習蒙古書,譯蒙古語通之”。

自滿語創立後,通過數百年的發展積累,相對以前來說是成熟不少,雖說我們聽不太懂,但起碼在滿人活動區域內滿人門可以進行一些日常交流。不過這個“交流”的方便也只侷限於語言上,若上升到文字層面,滿語的問題依舊相當大——滿文因爲缺乏一定的基礎,一直沒有新的詞彙產生,遇到新事物,很容易造成用詞荒現象。

因此,滿語其實一直屬於一種半成熟的文字傳播狀態,畢竟它也只是蒙文的改寫,蒙文的詞彙本來就不成熟,那麼滿文自然也不會比它好到哪去。

滿語推廣爲何無疾而終?滿語是個什麼樣的語種? 第3張

滿語的歷程:雖未強迫,但一直在推廣,道路漫長且艱難

自從努爾哈赤要求創立滿語,就已經代表努爾哈赤意識到了文化傳播的重要性,認識到了只有建立一個完整的語言體系,才能讓人們更好的接納你——就像在殖民主義期間,英國曾在世界各地佔據着大量的殖民地,號稱“日不落帝國”。

而英國是如何治理如此大的殖民地的呢?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灌輸英語,增加殖民地對英國的認同感。所以即便是後來,英國雖然失去了這些殖民地,但是這些國家仍然是以英文爲官方語言,甚至對於英國有着說不清道不明的好感,這也是我們如今常說到的文化侵略。而後來的清朝統治者爲了鞏固自身統治,自然想到去推廣滿語。

滿語推廣爲何無疾而終?滿語是個什麼樣的語種? 第4張

那滿語是如何推廣的呢?這裏有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1、入侵者佔領一個地區的時候,自然不可能一刀斷式的強行推廣,否則很難取得有效的成就。因此當年清朝在入主北京之後,首先在滿清統治區推廣剃髮易服。由於漢族文化裏面有一點叫“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人們對於這樣的風俗非常反對。爲了落實這一政策,完成自己推廣的第一步,滿清提出了“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的政策。

但當他們完成第一步後,要開始第二步推廣滿語的時候,發現事情並沒有他們當初想的那麼容易。推廣文字與剃髮易服不同,剃髮易服可以在一瞬間完成,但語言是一個長久的學習過程,並非所有的人都有語言天賦能夠在短時間內學下滿語。倘若滿清統治者再推出“只講漢語不講滿語者全部殺頭”這樣政策的話,儘管漢人再怎麼努力也無濟於事,到最後可能漢人都被殺絕了,所以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滿語推廣爲何無疾而終?滿語是個什麼樣的語種? 第5張

2、清朝統治者自然明白這個理,知道學習文化不能強壓,所以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雖然當時能說滿語的人甚少,清朝仍然將滿文定之爲國文,滿語定之爲國語,剛開始大臣所寫的奏摺還有國家所要頒佈的新法令全部都用滿文書寫,商量國家大事的時候,也要使用滿語。

清代王士禛的《池北偶談·談故二·綠頭牌》提到:“以滿洲字書節略於上,不時入奏取旨”。

將滿語定爲國語,並且在重要會議中採用滿文,其實就是變相的告訴大家,尤其是漢人貴族們,學習滿語是一條必經之路——因爲推廣滿語的範圍主要圍在上層社會,漢人官僚要想融入進上層,必須學會滿語,而搞定了這些漢人高層,也就是再完成了一大步。總之,滿清統治者要營造一個學習滿語的漢人非富即貴的現象,從而讓大家主動踊躍的去學習滿語。

滿語推廣爲何無疾而終?滿語是個什麼樣的語種? 第6張

3、再後來爲了推廣滿語,滿清統治者甚至還編撰了大量的滿語教科書,比如以《御製清文鑑》爲基礎,以《大清全書》體例爲藍本的《清文匯書》,還有《滿洲姓氏通考》這樣的典籍。而除了編撰書籍之外,他們甚至還在皇城設立了專門學習滿語的的滿文學堂。

趙翼的《曝雜記》記載:“既入書房,作詩文,每日皆有課程,未課畢,則又有滿洲師傅教國書、習國語及騎射等事”。

總之,硬來不能夠,而該用的軟法子是都用了個遍。

滿語結局:碰上體系完整的漢語,滿語弊端顯露無遺,最終推廣無疾而終

不過儘管清朝統治者爲了推廣滿語,曾經絞盡腦汁想出了諸多辦法,但滿語的推廣還是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和碩簡親王雅爾江阿奏請萬安折》中記載:“閭巷則滿漢皆用漢語,從此清人後生小兒多不能清語”,但“闕中及衙門皆用清語,奏御文書皆以清文翻譯故也。”

《清語易言》滿漢合璧序言中說:“清語者,我國本處之語,不可不識。但旗人在京與漢人雜居年久,從幼即先習漢語。長成以後,始入清學讀書,學清語。讀書一二年,雖識字曉話,清語不能熟言者,皆助語不能順口,話韻用字字意無得講究之故耳。所以清語難熟言矣。

從以上可以看出,當時最終的情況是——即便八旗子弟,也有些人已經將漢語當成了自己的第一語言,母語滿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語言,甚至對於滿語講的還不居然太清晰;在滿清末年的時候,當時就連滿清鐵帽子王說滿語也不是很利索,若讓他們提筆寫滿文,更是沒幾個人能合格。

滿語推廣爲何無疾而終?滿語是個什麼樣的語種? 第7張

那爲何會出現如此現象呢?這主要與滿語體系與漢語結構在進行碰撞的時候,滿語的殘缺性展露無疑,在這種情況下再怎麼推廣滿語也是無濟於事。

爲何說其殘缺呢?前頭寫滿文起源的時候,我們有提到過——它起源於蒙語,屬於蒙語衍生出來的新文字,詞彙量異常匱乏,所以很多新鮮的事物滿語都無法用相應的名詞來進行解釋。不過滿語雖然不行,但歷久彌新、內涵豐富的漢語卻是行的,所以使用漢語顯然更加便捷。

況且在滿漢雜居情況下,滿人爲了生存需要,也不得不學習漢語——因爲雜居情況下,他們必定免不了與人口基數更大的漢人交流,而要與漢人更好的交流,或者是買賣,自然是要先學會一口流利的漢語了。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漢語的影響力也隨之擴大——滿清貴族也並不侷限於學漢語,他們甚至改起了漢姓,做起了漢人;就連推崇滿語的滿族統治者也最終被漢文化感染了,封孔子後人爲衍聖公。

在這種情況下,滿語的推廣也只能以失敗而告終了。

滿語推廣爲何無疾而終?滿語是個什麼樣的語種? 第8張

四、總結

滿語推廣失敗後,只在滿人的小圈子羣體使用,而在清朝滅亡後,滿語則是徹底走下了歷史舞臺。但嚴格的來講,滿文並沒有走向消亡——因爲到了現在也還是有人使用滿語的,但是由於使用的人數太少,而且摻雜着一定地方性的語言詞彙,也就相當於只是講的滿語方言,和之前的滿語也是有所不同。而且如今人們對於滿語的利用,更多的把它放在科研之上,將其當作研究滿人歷史的一個科研工具。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也並不是在意料之外的事情,畢竟文化也是優勝劣汰之分,漢語的成熟度遠遠要超越滿語,在這種情況下滿語被淘汰也是歷史走向的一個必然趨勢。完美吞噬殘缺聽起來雖然殘忍,但自古以來便是如此,這是時代發展的客觀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