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朱元璋一生中最爲著名的戰役之一,鄱陽湖之戰是他反敗爲勝嗎?

朱元璋一生中最爲著名的戰役之一,鄱陽湖之戰是他反敗爲勝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鄱陽湖之戰是陳友諒無力迴天?今天小編給你們帶來全新的解讀~

鄱陽湖之戰是朱元璋戎馬半生最爲著名的軍事成就,這也是他南征北戰過程中的一場標誌性戰役,正是通過這場戰鬥他消滅了陳友諒的部隊,然後順利地統一了中原和江南地區。而這場戰爭又有着怎樣的軍事背景?爲何陳友諒擁有龐大規模的軍事戰艦卻仍然受到朱元璋的衆創,爲何歷史學家總拿赤壁之戰來和這場鄱陽湖水戰做對比呢?

一.戰爭的背景不容忽視

首先,總攬鄱陽湖戰爭,我們會發現它是一個經典的以少勝多戰力。

這場戰爭發生的歷史背景是元朝末年諸侯起兵,國家陷入動亂,南方的反元勢力不斷壯大並且佔領了江南地區的諸多省份。劉福通率領的紅巾軍和徐壽輝率領的起義軍更是在江浙地帶取得了大規模勝利,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陳友諒趁倪文俊反叛壯大勢力,又在和朱元璋的戰爭過程中殺掉徐壽輝,篡奪政權,控制了整個長江中游地區。

戰爭初見端倪

陳友諒和朱元璋在龍灣進行了他們二人的第1次交手,這場遭遇戰使得陳友諒元氣大傷,因爲沒有把握好戰爭時機,陳友諒的所有戰船因爲潮水的漲落而擱淺,所以他失去機動能力後不得不倉皇逃竄。

朱元璋一生中最爲著名的戰役之一,鄱陽湖之戰是他反敗爲勝嗎?

陳友諒不甘心失敗

爲了抱着一箭之仇陳友諒逃回之後重整兵馬集結了60萬部隊,準備和朱元璋進行戰略性決戰,並且抱着必勝的決心出擊攻打江西南昌地區。陳友諒所派遣和使用的戰船規模巨大,戰船可以攜帶許多攻擊性武器,並且能夠應對較大的風浪,但弊端是具有較差的機動能力。

反觀朱元璋,他在1355年剿滅了巢湖地區的廖永安和俞通海,並且在這場戰役中俘虜了敵軍上千艘戰船,朱元璋憑藉這些軍事裝備得以渡過長江,佔領了安徽地區。一年之後,他又攻佔了江蘇南京,並且將南京作爲自己的軍事根據地,開始在此地招兵買馬,集結力量和元朝做鬥爭。由此可見朱元璋兵鋒正盛,並且他已經開始佈局全國的軍事方略,與張士誠、方國珍、陳友諒等勢力都有不同規模的接觸,朱元璋也清楚地意識到想要統領江南,他必須消滅陳友諒的勢力,從而控制江西。但如何和陳友諒爭鬥是朱元璋的難題,也是他的當務之急。

二.朱元璋引君入翁

由於在軍事實力上處於弱勢,朱元璋不得不採取非常的方法來爲自己建立優勢,在1360年陳友諒派遣精銳部隊進軍安徽貴池地區,企圖和張士誠取得聯絡,建立聯軍消滅朱元璋。朱元璋認爲南京城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所以他充分分析局勢後決定以攻心爲上策。他誘敵深入,清楚地把握住了陳友諒驕傲自負的弱點,所以在朱元璋的引誘之下,陳友諒一路長驅直入,將大規模的軍事戰艦開入了長江的狹窄小河道中,有的部隊還放棄戰船搶灘登陸,開始在岸邊紮營布寨。

康茂才的詐降書信

朱元璋更讓陳友諒的故友康茂才親自寫信詐降,希望陳友諒可以及時出兵救援康茂才。陳友諒頭腦簡單,沒有過多的思考詐降書信的真實性就錯誤地出兵。朱元璋在南京幕府山地區部署了上萬軍隊,又派遣徐達,趙德勝和張德勝在不同的位置駐守,隨時準備應對陳友諒的來兵。

朱元璋一生中最爲著名的戰役之一,鄱陽湖之戰是他反敗爲勝嗎? 第2張

2.孤立無援,被火燒後的陳友諒

由於陳友諒過於輕敵,他輕易的出兵,事先沒有和張士誠有任何聯絡,私下派遣數萬人向大聖港地區進兵,這樣的軍事方針使得陳友諒的部隊順利地進入了朱元璋設好的埋伏區域。所以陳友諒的部隊被朱元璋伏擊,朱元璋大獲全勝,他們又在鄱陽湖地區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軍事對抗,雙方各有損失,朱元璋利用天時地利在相對峙的第22天,採納了部將郭興的良好意見,借東北風的力量將大火蔓延到陳友諒的戰船中。這樣突如其來的大火,使得陳友諒措手不及,並且死傷慘重。被大火慘燒之後,陳友諒便陷入了孤立無援慘遭圍困的境地,最終他的兒子投降,朱元璋拿下武昌,結束了這場史詩級的大規模水戰。

3.局勢的分析和後期的思考

在許多歷史學者看來,陳友諒的慘敗令人扼腕,因爲原本把握着60萬精銳的水軍部隊,卻被朱元璋區區20萬人打的慘敗,未免有些可惜。但另一方面衡量,陳友諒的失敗也歸咎於他個人不願意聽取部下的建議,不善於向別人請教,一意孤行剛愎自用,最終在軍事方略上犯了重大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