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懷王之約是什麼意思?懷王之約的歷史背景

懷王之約是什麼意思?懷王之約的歷史背景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懷王之約是什麼意思?懷王之約是在六國宗室的王位繼承權獲得普遍承認的背景下,以楚爲盟主的反秦軍約定的對戰後秦國的處置方案。按照懷王之約,率先入關的劉邦本應以秦王的身份統治整個故秦之地,恢復秦統一前七國並立的局面。雖然由於項羽對懷王之約的曲解(是不是故意的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劉邦只成爲了漢王。但在項羽的分封體系中,漢政權建立的法理依據仍然是懷王之約,它同樣是關中秦地政權的延續(這是不是玩文字遊戲、秦地與原屬秦地的漢中巴蜀是不是同一個概念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所以劉邦在進入漢中後即開始逐步廢除楚制,轉而行秦制,兩個集團因此結下了樑子,爲楚漢爭霸埋下了伏筆

懷王之約是什麼意思?懷王之約的歷史背景

對於項羽來說,承認懷王之約,就是承認七國復國、王政復興的既有天下秩序。在這個天下秩序下,楚懷王熊心、趙王趙歇、齊王田巿、魏王魏豹、韓王韓成、燕王韓廣,再加上新的秦王劉邦,幾乎將天下的權益收攬乾淨。如果順從這個秩序,自己和各國將領都將回到各自的王廷之下去做將軍,討封求賞,任人宰割,這是根本不可能容忍的事情。項羽清楚地知道,如今的自己,功高不僅震主,早已震動天下,挾如此無賞之功,舉世已經沒有可以行賞之主了。至於懷王,從來不信任自己,自己也從來沒有將懷王放在眼裏,互相警惕戒備。當懷王的回答傳達到項羽軍中時,項羽決定,廢棄懷王之約,否認既定的天下秩序,由自己主宰,按照論功行賞的原則,重新分割天下,建立新的統治秩序。項羽召集各國各路將領說:“懷王是我項氏所立,沒有功勞勳閥,豈能專斷主持天下公約!天下紛亂之初,暫時擁立六國後人爲王以誅伐暴秦。然而,親身被堅執銳野戰,風餐露宿三年,終於滅秦定天下,靠的是諸位將領和我項籍的力量。”諸位將領跟隨項羽征戰,與項羽同利,都表示願意聽從項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