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古人爲何把居喪守制稱爲“丁憂”

古人爲何把居喪守制稱爲“丁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知道,“丁憂”是古代官員爲父母居喪守制的代名詞,是古代官場、公文上出現頻率較高的字眼。

“丁憂”一詞由誰首創,史書上沒有記載。但作爲一個詞彙,“丁憂”最早見於《宋史·禮志》:“鹹平元年,詔任三司、館閣職事者丁憂,並令持服。”那麼,古人爲什麼把居喪守制稱爲“丁憂”呢?究竟什麼是“丁”?什麼又是“憂”呢?

據《爾雅·釋詁》:“丁,當也。”是遭逢、遇到的意思。據《尚書·說命上》:“憂,居喪也。”所以,古代的“丁憂”,就是遭逢居喪的意思。“遭逢居喪”時,兒女們會憂傷,會居喪,會遵循一定的民俗和規定“守制”,這顯然比單純“人丁憂傷”包含的內容要廣泛得多。“丁憂”,體現了古人對文字運用的爐火純青。丁憂期限三年,期間要吃、住、睡在父母墳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頭、不更衣,並停止一切娛樂活動。

古人爲何把居喪守制稱爲“丁憂”

“丁憂”作爲一種習俗,一種倫理,一種制度,一種文化,在中國存在和沿襲了數千年。到了現代社會,“丁憂”的繁雜形式和持久戰,顯然已經不能適應飛速發展和高度文明的現代社會,所以基本上消失了。但它卻作爲一種古代文明,一種道德符號,一種歷史見證,永久地在古籍中保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