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文人詩的高潮:曹魏建安風骨

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文人詩的高潮:曹魏建安風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怊悵述情,必始乎風;

沉吟鋪辭,莫先於骨;

漢獻帝最後的年號爲“建安”(公元196~220年),文學史上的建安時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時間。漢末建安時期文壇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陳琳、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普遍採用五言形式,以風骨遒勁而著稱,這一時代的作家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當時處於戰亂動盪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現得更爲慷慨激昂,他們創作了一大批文學鉅著,形成了文學作品內容充實、感情豐富的特點,即人們常說的“建安風骨”,被後人尊爲典範。

風骨一詞最早大量應用於魏、晉、南朝的人物評論,後引用到書畫理論和文學評論之中。至於文學評論,當以南唐劉勰的《文心雕龍·風骨》最爲精到:“怊悵述情,必始乎風;沉吟鋪辭,莫先於骨。故辭之待骨,如體之樹骸;情之含風,猶形之包氣。結言端直,則文骨成焉;意氣駿爽,則文風生焉。”

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文人詩的高潮:曹魏建安風骨

對於“風骨”二字,後世有着不同的解釋:黃侃先生有“風意骨辭”說。他在《文心雕龍札記》中說:“二者(指風骨——引者注)皆假於物以爲喻。文之有意,所以宜達思理,綱維全篇,譬之於物,則猶風也。文之有辭,所以濾寫中懷,顯明條理,譬之於物,則猶骨也。必知風即文意,骨即文辭,然後不蹈空虛之弊。”

這一論點影響頗大,其後追隨者甚多。他們或在黃先生的基礎上稍有深入,或在這一觀點上作補充等。范文瀾先生完全同意黃侃的說法。他說:“風即文意,骨即文辭,黃先生論之詳矣。”周振甫《文心雕龍釋》中說:“先看風,是對作品內容方面的美學要求”,“要求它寫得鮮明而有生氣,要求它寫得駿快爽朗。”“骨是對作品文辭方面的美學要求”“是對有情志的作品要求它的文辭精練,辭義相稱,有條理、挺拔有力、端正勁直”。

這一觀點實際上是對黃先生觀點的補充。穆克宏先生《劉勰的風格論芻議》一文認爲:風是指內容之充實,純正和感染力。骨指文辭之準確、精煉、道勁和表現力。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上)認爲劉勰所言“風骨”是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它的基本特徵,在於明朗健康,遒勁有力。馬茂元在《說“風骨”》中認爲:“風骨”是兼思想性和藝術性兩方面,特點是明朗,健康,遒勁而有力。王運熙先生在《文心雕龍風骨論詮釋》和《從〈文心雕龍?風骨〉說到建安風骨》一文中也說到:“風指思想感情表現得鮮明爽朗,骨指語言端直剛健”。“風骨結合起來,指作品具有明朗剛健的藝術風格”。上述所列諸家觀點,本質上是一致的,即“風即文意,骨即文辭”之內涵。

對“風骨”的研究,也有一些專家學者持與黃侃先生等不同的看法。舒直先生在《略說劉勰的“風骨”論》中認爲:“風是富有情緒色彩的語言,富有音樂性的語言;骨指文章有正確的思想內容。骨爲志,即情志。這一觀點,與上述所舉正相反。劉永濟先生認爲:風以喻文之情思,骨以喻文之事義。廖仲安、劉國楹二先生共同撰寫了《釋“風骨”》一文,影響頗大。其對黃侃先生“骨是文辭”之說持反對意見,認爲風骨是文章內在的人力與骨幹,都是內容的概念

文辭時形式的概念。風是作家發自內心的、集中充沛的、合乎儒家道德規範的情感和意志在文章中的體現;骨是指精確可信、豐富堅實的典故、事實,是合乎經義、端正得體的觀點、思想在文章中的體現。簡而言之,風是情志,骨是事義。寇效信先生認爲:“風”有三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作家剛健駿爽之氣;二是指風與時代緊密聯繫;三是風是教化和感染作用的本質。“骨”主要是指對文章辭語的美學要求,只有經過錘鍊而堅實遒勁,骨硬有力的辭語才符合骨的要求。

應該說這些觀點各有所長。建安風骨所指的文學風貌主要是內容充實、感情豐富的特點。

建安是文學史上的一個輝煌的時代,也是詩歌史輝煌的時代,從這個時候起,當時的人開始認識到文學有它自身的價值,獨立的地位。

魯迅先生說:這是“文學的自覺時代”。

在這個時代裏,詩歌、辭賦以及散文都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的詩歌,興起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文人詩的高潮,從此奠定了文人詩的主導地位,給後世留下極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