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社會萬象 > 歷史劇 > 《東方戰場》評價現兩極分化 導演追求史學價值

《東方戰場》評價現兩極分化 導演追求史學價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堪稱抗戰劇航母的66集電視劇《東方戰場》剛播畢開局10集,原本對觀衆呼應寄予很高期望的導演路奇昨天在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卻表達了對部分觀衆因淺薄而妄論的“遺憾和悲傷”。同時,作爲一名歷史正劇導演,路奇還表示堅決同當下影視圈迎合甚至驕縱這種“淺薄”的風氣劃清界限。“《東方戰場》有史學價值的追求,我從不只拍觀衆看得懂那部分。”

北青報:這部劇歷經十多年劇本創作、投資巨大、拍攝製作工程浩繁,播出經歷也頗爲周折……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跟觀衆見面,播出效果達到預期了嗎?

路奇:《東方戰場》已經播出幾天了,我也看到了一些反饋的信息。總的來講,我覺得非常地遺憾,非常地悲傷。和我想象的有很大的距離,我爲這些人的觀感真的感到很遺憾。我沒想到中國現在很多人對歷史淺薄到這種程度。

我舉個例子,比如好多人說,紅軍爲什麼不到前線打日本鬼子,我覺得說這種話的觀衆,你太不懂得歷史了。紅軍在什麼地方?剛開始是在國民黨第三次圍剿之中。昨天播的第9、10集,國民黨開始進行第五次圍剿。層層包圍之中怎麼到前線去抗日呢?!只能是用一些地下黨員,潛伏到東北發起一些戰鬥。那個時候的紅軍還不是一個國家的軍隊,他不在那兒發表一些演說,他怎麼辦呢?

北青報:圍繞這部戲的另一大爭議是演員。使用神似的明星,還是形似的特型演員,一直是近代歷史正劇的爭論焦點,這部劇有名有姓的角色達到1200多名,創國產劇之最。對演員的追求是什麼?

《東方戰場》評價現兩極分化 導演追求史學價值

路奇:選演員這個問題,我們一開始就有一個基本的定位,要儘量靠近還原歷史原型,這是我們要做的第一位。但是不管怎麼樣還原歷史,畢竟是一個文藝作品。所以說我們在兼顧還原歷史原型的基礎上,還要考慮它的藝術表現力,能達到的藝術深度和藝術張力。有一些戲份比較重的,就一定要首先保證演員的戲要好,如果戲份不是很重的,一定就更加註重形象氣質,跟歷史原型靠近。

我們希望做一個有品質的電視劇,希望做一個有史學價值的電視劇。所以對拷貝歷史和還原原型更加重視。關於國外演員,我們定位跟以往同類題材很不一樣。比如我以前拍過《東方》,《東方》裏面的麥克阿瑟他們就給我定了一個俄羅斯演員,這樣是不負責任的。因爲你的角色是美國人,他的血統又是歐洲的英倫血統傳過去的。但是你用一個俄羅斯的演員,顯然不行。《東方戰場》的原則是哪一個國家的角色就用哪個國家的人來演。所以我們可能是有史以來動用日本演員最多的一部戲。我們用了大量的日本演員(注:270餘名)。日本演員的素質非常好,哪怕一個很微小的角色,他們來的時候都是做好了功課的。 我習慣了首先問這場戲你想怎麼演,每個人幾乎都會完整的講出相關歷史、背景,告訴我他對角色的想法,因爲歷史上這個人物是如何如何的。

北青報:幾位主要領導人的配音都是方言版,但其他角色是普通話,這種穿插讓觀衆有跳戲之感。這種配音方式的考慮是什麼?

路奇:可能有我的問題,我覺得領導人講話帶一點方言更有味道。我個人比較偏向以前古月版的毛澤東配音,包括孫飛虎、趙恆多他們演的蔣介石的聲音。實際上毛澤東配音我們也是經過幾次調整的,現在的就是古月版,配音演員當年就是給古月配的。這個見仁見智。

北青報:任務多、事件多、歷史背景複雜,對於普通觀衆來說,觀看《東方戰場》確實有一定“門檻”。在創作時,是否考慮到觀衆的接受問題?

路奇:說句實在的,我對現在這種影視的觀賞習慣是非常不認可的。我拍這個題材的時候,沒有考慮人們應該瞭解這段歷史。我想做的,是讓那些不知道的人,看完以後會知道中國抗戰14年,前前後後是怎麼走過來的,能夠通過這部電視劇瞭解真正的二戰全過程——既然叫《東方戰場》,它應該完成這個任務。

如果我要是考慮到某些人能看懂,某些人看不懂,看不懂的我不寫,我只寫能看懂的那些,那樣就失掉了《東方戰場》這部戲的意義。但是今天看到有些觀衆的反饋,我內心還是有一種非常悲涼的感覺。我做的片子,它不是快餐,我是在追求它有史學的價值。它以廣闊的視角,來看待這段歷史。當然有些你們可能沒有看到,但是我希望有一天,我拍的片子能夠看到。


環球趣事
科學探索
世界之最
娛樂天地
歷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