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抗戰英烈李延平:領導東北抗聯西征的英雄軍長

抗戰英烈李延平:領導東北抗聯西征的英雄軍長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抗日英烈李延平(1903—1938),吉林省延吉縣人。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軍長。2014年9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榮譽稱號。

  李延平烈士簡介

李延平烈士1903年3月9日出生在吉林省延吉縣城郊的一個貧農家庭。幼年進本村私塾讀書,因家境貧困中途輟學。13 歲時,到當地一家皮鋪當學徒。後在親友的資助下,到哈爾濱學開汽車,學成後因找不到工作,又返鄉種地。

1931 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他目睹了日軍的種種暴行,心中充滿了對侵略者的仇恨。1932 年1 月,追隨胞兄李延祿到黑龍江省寧安縣,加入抗日救國軍,任軍部參謀。3月中旬,參加了在南湖頭牆縫一帶伏擊日軍上田支隊的戰鬥。他因作戰頑強又機智靈活,擔負了追殲上田支隊殘兵的重任。他率一支小部隊在日軍的必經之路,借春天風大草幹,火攻日寇,打得敵人潰不成軍。6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7 月,任命爲執行特殊任務的綏寧遊擊支隊支隊長,活動在東寧、密山一帶。不久,他率領遊擊支隊智取綏寧公司,繳獲步槍六十多支及許多軍用物資。1933 年2 月,李延平率領遊擊支隊第二分隊伏擊了僞軍車隊,繳獲了三汽車物資,全部分給了當地羣衆。同年冬,李延平被派到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

1935 年冬學習結束,李延平重返東北抗日戰場,接任抗聯第四軍代軍長、軍長職務,在勃利、樺川、寶清等縣堅持抗日鬥爭。他和原軍長李延祿率領部隊襲擊了駐守在勃利和樺川交界處二十五金礦的日僞軍,斃傷敵僞軍七十多人,繳獲步槍七十餘支,戰馬百餘匹,子彈一萬多發,並佔領了二十五金礦。1936 年6、7 月間,李延平率部成功地襲擊了寶清七區僞甲所,繳獲步槍六十多支。8 月,李延平率領部隊在寶清、富錦地區開展工作。他們通過羣衆集會、散發傳單、張貼標語、教唱革命歌曲等活動進行抗日宣傳,並組織羣衆開展反對日僞徵召所謂“國兵”等鬥爭,受到廣大羣衆的擁護。與此同時,四軍還積極爭取具有愛國心的地主、鄉紳的支持,獲得他們捐助的大量糧食和錢款。經過幾個月的努力, 四軍在這一帶開闢了新的抗日遊擊區,打擊了日僞軍的囂張氣焰。

抗戰英烈李延平:領導東北抗聯西征的英雄軍長

抗聯四軍在李延平的領導下,隊伍得到迅速發展、壯大,1937 年1 月,根據上級指示,部隊編成四個師、十個團,共兩千多人。

同年8 月,李延平因長期行軍作戰,營養不良,患了重病,在寶清縣涼水泉子山裏養病。不料被敵人探知,幾十名敵僞軍偷偷摸來,李延平沉着指揮部隊,一邊戰鬥,一邊佈置轉移,終脫險境。同月,率領四軍及部分第五、第六軍官兵,攻打涼水泉子,殲敵百餘人,繳獲輕機槍三挺、步槍百多支。

1938年春, 中共吉東省委和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部制定了打通北滿與南滿等地抗聯及抗日軍隊聯繫的西征計劃,李延平擔任聯合西征部隊的主要負責人。7 月12 日,他率第四、第五軍主力部隊攻打葦河縣婁山鎮,繳獲敵人機槍兩挺,步槍百餘支,彈藥萬餘發,及大量糧食和其他軍用物資,而我軍無一傷亡。這次戰鬥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羣衆,震驚了敵人。此役之後,西征部隊遭到日軍重兵的圍追堵截,處境艱難。8月中旬,西征部隊歷盡艱辛,到達五常縣。10月,李延平率領四軍在五常縣南磨石頂子活動時,遭到敵人的重重包圍。激戰中,他身負重傷,壯烈犧牲。時年35歲。

  李延平烈士生平經歷

李延平,1903年3月出生於吉林省延吉縣城郊一個貧農家庭。10歲入本村私塾讀書,1915年因家境貧寒而輟學。1916年去附近一家皮鋪當童工,謀生10年,後因皮鋪倒閉而失業。1928年,去哈爾濱學開汽車,學成後因找不到工作而返回家鄉。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李延平滿懷抗日救國的熱忱,一心投軍殺敵。1932年1月,他跟隨胞兄李延祿1931年12月由中共延吉中心縣委派到王德林部隊工作的共產黨員投身部隊。

1932年2月8日,原東北軍第六十三團第三營營長王德林率隊伍在延吉縣小城子舉旗成立“中國國民救國軍”,自任總指揮,由李延祿任參謀長。是月,李延祿組織由救國軍總部直接領導的自衛軍補充團,兼任團長,在補充團內建立祕密黨支部,由孟涇清任支部書記。李延平在補充團裏先後擔任過團部副官和作戰參謀。

補充團和救國軍“老三營”先後攻克吉林省的敦化、額穆、蛟河三個縣城,給敵人以沉重打擊。1932年3月1日,日軍決定派第二師團部分部隊跟蹤救國軍向黑龍江省寧安進犯。於是,日軍上田支隊600餘人兵分兩路從敦化北上。3月20日清晨,上田支隊主力到達寧安縣南湖頭牆縫。補充團在牆縫組織伏擊戰,打死日軍100人。補充團從牆縫撤出時,李延祿同李延平、史忠恆商定在鬆乙溝阻擊敵人。次日,作戰參謀李延平和黨員崔永賢營長帶一支部隊到敵人必經之地鬆乙溝埋伏。23日,上田支隊主力果然進入鬆乙溝。李延平和崔永賢利用春風大,草木易燃的自然條件,以火攻擊敵人,尋機襲擊。剎那間,烏煙瀰漫,火光沖天,日軍頓時亂成一團,再次被打得焦頭爛額。這就是有名的“火燒鬆乙溝戰鬥”。日軍上田支隊在寧安與天野部隊會合時,已損兵三分之一以上。

1932年5月,李延祿和孟涇清用書面向中共吉東局彙報工作,稱讚李延平等同志工作積極,表現很好。在補充團裏,李延平在黨組織的培養教育下,不斷提高政治思想覺悟,協助李延祿團長努力工作,身先士卒作戰勇敢,得到黨組織和士兵們的好評,於這年6月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2年末,日軍分兵三路進攻救國軍。即:從牡丹江沿哈綏線向東寧進犯;從北邊向八面通、綏陽進犯;從延吉向汪清綏芬大甸子進犯。12月28日,李延祿率領補充一團和二團三營500人、十七團500人從伊林上車抵磨刀石,阻擊從牡丹江進犯的敵人。

在日軍大舉進犯之下,救國軍節節敗退,有的投敵,已無協調作戰能力。李延祿率領突圍部隊到五虎林以後,補充團黨支部按照綏安中心縣的指示,立即改編部隊。1月4日,李延祿召開全體官兵會議,宣佈將部隊改編爲抗日遊擊總隊,李延祿任總隊長,孟涇清任政治委員,張建東任參謀。抗日遊擊總隊共有800餘人,編爲四個團、一個遊擊支隊,李延平被任命爲遊擊支隊的支隊長,率領三個分隊作戰。

1933年2月,李延平率遊擊支隊到東寧縣活動。他們在羣衆中積極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幫助羣衆解決困難,很快得到羣衆的歡迎。有一天,李延平獲悉,次日有敵軍運輸車通過萬丈溝一帶。他立即率領第二分隊選擇有利地形埋伏好。第二天,果然看到敵人的滿載布匹和棉花的三輛汽車,在九名僞軍的護送下沿着公路緩緩開來。汽車進入埋伏圈後,他一聲令下,遊擊支隊突襲敵人。僞軍有的當即被打死,有的交了槍,物資全部被繳獲。當游擊隊把繳獲全部物資分給當地羣衆時,羣衆高興地說:“抗日遊擊隊真是爲國爲民的好軍隊呀!”


1933年冬天,李延平離開密山去蘇聯,在莫斯科東方大學裏學習。學習期間,他刻苦學習馬列主義理論和軍事知識,取得了優異成績,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1935年底,李延平回國後,在吉東特委工作了一段時間。1936年2月下旬,李延平任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代理軍長兼一師師長。

1936年4月,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改稱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5月23日,抗聯四軍和三軍聯合夜襲宿營在桃山的日僞軍“討伐隊”400餘人。郝貴林率三軍四師襲擊敵人宿營地,李延平率四軍部隊在小六站敵人逃走的路上伏擊。在戰鬥中,打死日僞軍20餘人,自己無傷亡。6月20日,爲了開闢新游擊區,李延平率軍部、衛隊連、七團共200餘人同三軍四師主力150餘人一起向寶清地區東征。7月15日,東征部隊到了寶清縣蓮花頂子一帶。李延平率隊一方面打擊反動地主武裝和僞警察,一方面向羣衆大力進行抗日宣傳。8月5日,抗聯部隊收繳七區大排隊武裝,爭取了該區20多名甲長和鄉紳等,爲部隊捐助了大量糧食和錢款。此後,李延平率二、三師在寶清、富錦地區開展鬥爭活動,開闢了新的抗日遊擊根據地。他派出指戰員到李金圍子、楊榮圍子等地採取散發傳單、張貼標語、召集羣衆開會、教唱抗日歌曲等形式廣泛進行宣傳活動,提高了羣衆抗日覺悟,在反對敵人的“集團部落”政策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與此同時,他們全力保護羣衆的利益打擊親日地主武裝,深受羣衆的歡迎。在此基礎上,四軍在大葉子溝修建密營和被服廠。是年冬天,四軍軍部和警衛連在密營裏進行冬訓,提高部隊的政治文化素質和軍事素質。李延平親自講政治課和軍事課,傳授偵察和繪圖等知識。被服廠的20餘名戰士日夜爲部隊做棉衣,保障了部隊的冬裝供應。

抗戰英烈李延平:領導東北抗聯西征的英雄軍長 第2張

在李延平的帶領下,四軍的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滿懷勝利之情寫了一篇題爲《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遊擊隊》的詩歌:

我們在各個戰場上都打勝仗。

爲了從祖國領土上趕走日本法西斯,

同志們不斷地戰鬥在寒冷的疆場。

腳下雪花越鋪越厚。

霜雪凝成的冰溜越掛越長。

嚴寒不能把英雄們嚇倒,

千萬個神槍手揮動着步槍。

凍得麻木的手繼續射擊,

儘管血水腦漿濺滿了衣裳。

把抗日遊擊戰爭進行到底,

勝利的火花閃耀着一簇簇紅光。

1937年,李延平率一、二師同五、六軍部分隊伍一起在富錦、寶清地區開展遊擊活動,這引起了敵人的注意。七七事變發生後,東北抗日武裝鬥爭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日本侵略者爲了擴大侵華戰爭,鞏固其東北戰略後方,挖空心思地“討伐”抗聯部隊。從秋天開始,敵人調動日軍、僞興安軍、僞靖安軍向四軍活動的富錦、寶清一帶進犯,形勢日趨嚴重。這年9月,李延平應繳參加在依蘭四道河子召開的吉東省委常委工作會議。爲了加強對吉東地區抗聯部隊的協同作戰,提高部隊的戰鬥力,會議決定成立抗聯二路軍總指揮部,整頓四、五、七軍。11月30日,在寶清大葉子溝四軍密營裏召開了由周保中、李延平、王光宇等參加的吉東省委常委、四軍軍部聯席會議,討論落實四軍整編方案、幹部配備、整頓部隊等問題。根據會議精神,四軍縮編爲兩個師,由李延平任軍長,王光宇任副軍長,黃玉清任政治部主任。李延平在整頓部隊過程中,一方面嚴肅處理企圖叛變的李鵬飛、滿景堂等人,另一方面派一批青年到二路軍總指揮舉辦的教導隊訓練班學習,以便充實連隊政工幹部。通過整頓,進一步提高了官兵們的政治思想素質,增強了部隊的戰鬥力,各部隊多次主動出擊打擊了來犯之敵。

1938年初,日軍調動六萬多兵力大舉“討伐”活躍在僞三江省的各個抗聯部隊。爲了打破敵人的包圍圈,擾亂敵後方,開闢新區,二路軍總指揮部決定讓四、五軍西征,確定西征部隊總負責人爲吉東省委書記宋一夫。5月27日,由李延平、王光宇率領的四軍和五軍二師西征部隊從富錦出發,經七天行軍進入勃利縣境,然後向穆棱前進。由於敵人防範嚴密,尾追而來,西征部隊向五河林進發途中決定分兵兩路行動。李延平和王光宇率領騎兵襲擊林口阜龍崗大屯,繳獲槍20餘支和糧食、馬匹等物資。他們在行進中,不時與敵人遭遇,部隊也受到一些損失,於6月25日到達牡丹江蓮花泡。6月末,四、五軍西征部隊在牡丹江五軍後方召開幹部會議,決定西征部隊向五常、舒蘭遠征。7月2日,由李延平、王光宇率領的四軍一、二師和由宋一夫、紫世榮率領的五軍二師西征部隊夜襲三道通,繳獲大量糧食和30頭牛馬。接着,西征部隊經過四道河子、三道河子、穿過300裏無人煙的深山老林後到達葦河縣北端。7月12日拂曉,西征部隊攻打樓山鎮。該鎮駐有一個僞軍守備隊、一個白俄鐵道守備隊和數十名僞警察。在戰鬥中,活捉僞軍中隊長等六七人,一批武器和物資,自己無一傷亡。樓山鎮戰鬥的勝利,鼓舞了羣衆,擴大了東北抗日聯軍的影響,同時使敵人大爲震驚。

樓山鎮戰鬥後,宋一夫、李延平、王光宇率西征部隊繼續向五常行進。7月25日,西征部隊攻打珠河縣元寶鎮附近的集團部落,補充了一些給養。但是,在激烈的戰鬥中,有40多名指戰員英勇犧牲。7月29日,西征部隊夜襲一面坡南沙鎮,未能取勝。由於在日夜行軍中不時進行遭遇戰,部隊給養日益困難,而彈藥不足和傷亡增加,更是使西征部隊面臨種種難題。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隊內不時發生掉隊和逃跑現象。尤其是西征部隊主要負責人宋一夫攜公款逃跑,在隊內造成了極壞的影響。8月,西征部隊到了五常縣衝河地區。爲了行動方便,四、五軍分開活動。此時,四軍西征部隊已不足百人。8月15日,李延平和王光宇率隊攻打衝河附近的一個集團部落,得到了一些給養,但隨即遭到敵人的追擊。在戰鬥中,馬國臣團長等64人被俘,部隊被打散,一師師長曲成山叛變投敵。此後,李延平和王光宇帶領十多名戰士繼續在五常、珠河一帶活動,以便尋找抗聯第十軍部隊。

1938年11月20日,李延平和王光宇帶領七名戰士在珠河縣一面坡西南錯草頂子宿營。到了半夜,彭子貴、馮國珍和苗喜春等三人偷出李延平的手槍,打死軍長李延平,打傷副軍長王光宇之後逃跑投敵。

抗聯四軍老幹部彭施魯在《回憶東北抗聯四軍歷史情況》一文中寫道:“1938年春天,根據二路軍總指揮的決定,四軍離開自己較熟悉的區域去開闢五常、舒蘭新區。李延平知道這一任務非常艱鉅,征途中充滿危險。但是,李延平、王光宇卻是非常愉快、充滿信心地率領四軍主力踏上了征途。在沿途遭重大損失的情況下,他們仍然以不屈不撓的精神堅決鬥爭勇往直前,終於在西征途中壯烈犧牲,爲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獻出了自己的一切,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黨員的高尚情操,這是特別值得我們東北人民永遠懷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