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周作人在孔德學校演講:讀文學作品養高尚趣味

周作人在孔德學校演講:讀文學作品養高尚趣味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即使我們不是宗教家、社會運動家,但是隻要有了生物學知識就可以瞭解宗教家、社會運動家的心情。常讀高尚文學作品可養成高尚的趣味,自然不去作惡劣的事情了。

《周作人日記》1926年7月10日記:“下午往孔德赴畢業式略講演。”日記中的“孔德”即孔德學校,它是今北京第二十七中學前身,位於東城區東華門大街智德前巷11號。

1917年12月25日,由北大校長蔡元培發起,與北大教授李大釗、沈尹默、馬幼漁、馬叔平等,在東城方巾巷的華法教育會的會址,創辦了一所新型的學校——孔德學校。用“孔德”做校名,是希望把法國的實證主義介紹到中國,所以以法國近代實證主義哲學家孔德的名字命名。該校學制是初小4年,高小2年,中學4年,共10年。1924年又增設大學預科2年,共12年。學生從小學五年級起就學法文,畢業後可以赴法國深造。當時著名的文化人、學者和教授,如李大釗、胡適、錢稻孫,周樹人、作人、建人三兄弟,沈士遠、尹默、兼士三兄弟,劉半農、錢玄同、李書華、陳獨秀等的子弟,都在此就讀過。

周作人在孔德學校演講:讀文學作品養高尚趣味

周作人於1926年出席孔德學校學生畢業典禮上,是以家長兼教員的雙重身份出現的,此次演講自然還與別處學校的演講會有所不同。畢竟,他此時的雙重身份,一重是爲人父母,一重是爲人師表,情況特殊,講辭也應當有所特別吧。遺憾的是,《周作人日記》中僅此寥寥一行字記述,再無其它內容可讀。好在通過查閱當年的北平《世界日報》,發現了刊載有此次講演的新聞報道,從中略可窺知周作人當天的講辭。且劉復(即劉半農)作爲學生家長代表,也曾一同出席並講演;這兩位新文學運動健將作爲學生家長的同臺講演,實屬難得,也頗具意味。在此,酌加整理,轉錄原文如下:

家長劉復先生演說,其要點有三。(一)不贊成專重人材教育。(二)不贊成專重職業教育。(三)極推崇人格教育。略述其理由如次:專重人材教育其弊至於造成“領袖崇拜”、“領袖競爭”的壞習氣。專重職業教育,那只是爲吃飯而吃飯,並不是爲生活而吃飯。職業教育固然是要緊的,但是切不可把他當作正統教育。中國現在一般辦學校的人大都犯了上述的兩種的毛病。我們理想中的教育是人格教育。這意思就是要養殖成完完整整的人。無論極聰明的極笨拙的學生都要設法使他本來的才能發達圓滿。

再次家長兼教育員周作人先生演說,其要點有二。(一)知識要活用。(二)讀高尚的文學作品以養成高尚的趣味。略謂:在學校求得的知識可以使學生了解社會上的種種事情。譬如我們看見報上載着同善社或悟善社的人修道靜坐希望頭頂上開一個口放出愁氣,但是我們如果是研究過生理學的人,便知道人的頭上是不可開口的。他們的辦法是不行的。再如果我們有了生物學的知識,知道生物是有生存的慾望的,便可以瞭解宗教家和社會運動家。宗教家的迷信,無非是想借着比自己更大的力量幫他得到生存的慾望。社會運動家之不滿意現狀,改良社會,也是滿足生存的一種方法。所以即使我們不是宗教家、社會運動家,但是隻要有了生物學知識就可以瞭解宗教家、社會運動家的心情。常讀高尚文學作品可養成高尚的趣味,自然不去作惡劣的事情了。這好像吃慣了上品的茶,便不願吃下品的茶一樣。這比讀修身教科書所得的效果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