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宮澤賢治:日本昭和時代早期的詩人

宮澤賢治:日本昭和時代早期的詩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宮澤賢治(日語:宮沢賢治,1896年8月27日-1933年9月21日)生於日本東北部寒冷貧困的巖手縣花捲町(現爲花捲市)一個商人之家,自幼目睹農民的悲慘生活,對勞動人民寄予無限同情。自幼體弱多病,卻心懷悲天憫人之情。爲改善農村面貌,從盛崗高等農村學校(現爲巖手大學)畢業後,他親赴農村任教,並以普通農民的身份開辦農業技術講習所,創辦農民協會,親自指導農民科學種田,任教四年即辭去公職,離家獨居於花捲市郊外,過着普通農民生活,雖然和自己富商之子身份不符,卻因爲自己的信仰而樂在其中。然而,不久他竟毅然辭職務農,目的在於運用科學知識扶貧救災,與水深火熱之中的農民同甘苦、共命運。他不依靠任何組織,未加入任何政黨派別,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以慈悲爲懷,以苦行爲人生使命,以知識爲武器,在爲民造福的過程中探索人生,實現自身的存在價值。他白天耕種,夜晚爲農民上課,講解農業知識、教英語、講故事、舉辦音樂會,他把生命的一分一秒都用於那“一個心眼”上,無暇談情說愛,顧不上完整的睡眠和用餐。就這樣,他在人生最後五年因辛勞過度,年僅37歲的他由於過度勞累和營養失調染上肺病,不幸早逝。

在他短暫的有生之年,那超越常識的人生選擇爲親友及當地農民所難以理解,無人讚許,更談不上反響。他創作了94篇童話和一千多首詩歌,在世時只有一篇童話《渡過雪原》獲得過稿費,童話集《花樣翻新的飯店》和詩集《春與修羅》均系他28歲時自費出版。擺在書店無人問津,中央文壇更忽視了這個身在北方落後農村默默無聞的詩人。在當時當地的人們眼中,他不過是一名充滿了幻想和熱情但又脫離實際的理想主義者,同時也是小有才氣卻生不逢時,生活在邊遠地區的不得志的文學青年。

宮澤賢治:日本昭和時代早期的詩人

然而,宮澤賢冶逝世不久,人們終於發現了他獨居時孤苦歲月裏在病牀上寫下的零亂書稿。展現在人們眼前的竟是那五彩繽紛的童話世界。此後,他的作品才被文壇所重視,引起世人矚目,現已譯成14種文字。他的作品被收入教科書,改編成電影、電視,以他作品主人公命名的食品、商品數不勝數。熱衷於宮澤賢治的研究家和熱情的讀者與日俱增。參觀訪問宮澤賢治紀念館、資料館的觀衆絡繹不絕。已有13個國家翻譯出版了他的作品,他的名字通過其作品、影視正在悄悄地走向世界。大概很多國家的國民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毫無印象,但卻瞭解宮澤賢治。宮澤賢治的作品被翻譯成各種語言,散佈在英國、德國、瑞典、印度、中國、韓國、北朝鮮等各地,這些國家的學者還時常赴日進行宮澤賢治研究。日本國內的宮澤賢治研究團體則無計其數。全國各地的小學、國中的國語課本都可見他的作品,高中國文教材則可見他的詩歌,日本不論哪一個階層哪一個年代的人,均能朗頌他那首“不怕風雨”詩歌,也或多或少讀過他的作品。這種奇特的反差更加深了宮澤賢治的神祕色彩,在迎接宮澤賢治誕辰100週年之際,宮澤賢治熱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浪潮。

短短三十七年生命的宮澤賢治,以其敏銳洗練的筆,以及慈悲無私的心,在世的生命確實燦爛如花。而死後,因文學作品長活人間,則不僅僅只豔若秋葉,更是依然絢麗如夏花,甚且凝住剎那,成爲永恆了。

宮澤賢治,一八九六年生於日本巖手縣花捲,畢業於盛岡高等農林學校。巖手縣位於日本東北,是全日本最窮的一個縣份,土地十分貧瘠,再加上風災、雨災不斷,當地農民的生活非常困苦;然而宮澤賢治本身卻出身當地的望族,家中是地主並經營當鋪的富商。在富裕的家庭成長卻身在一個普遍貧窮的大環境,這樣的矛盾對異常敏感的宮澤賢治而言,內心經常是衝突與掙扎的。也因此,他與父親的關係始終對立且緊張。身爲理應繼承家業的長子,卻終其一生,不安於宿命,宛如一匹飛馬,爲自己所念所想盡情奔馳。

宮澤賢治:日本昭和時代早期的詩人 第2張

宮澤賢治的文學才華在小學時便已展露出來,九歲時就創作了第一首長詩《四季》(現已失傳)。少年的賢治熱衷於採集礦植物及製作昆蟲標本,就讀於縣立盛岡中學時,常漫步於學校附近的山野,以採集岩石標本爲樂。沉浸於山野的經歷爲賢治奠定了文學素養的基礎,美麗的自然風光及採集經驗也成爲他日後創作素材的之一。中學時代,賢治除了文學和自然的愛好外,對於哲學和佛書也很熱衷,尤其是兩本影響其一生的著作:片三正夫的《化學本論》和島地大等編纂的《漢和對照妙法蓮華經》,它們賦予賢治爲人類生命奮鬥的力量以及不斷追求美麗事物意義的原動力,這些精神充盈在賢治作品的字裏行間。

宮澤賢治的成長背景,除了富與窮、資方與勞方的矛盾外,宗教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環。宮澤家是淨土真宗的虔誠信徒。賢治自小跟隨家人早晚在佛壇前誦唸經文,宗教早在心裏紮了根。稍長,當他自長輩處接觸到法華經後,深受感悟,便轉而信奉日蓮宗(法華宗)。日蓮宗勸人入世,捨身爲天下衆生之福而行事。因此,他一心夢想創造一個無貧窮且充滿藝術與夢想的家園,以慈悲的心和無私的奉獻爲衆生真正的幸福而努力。於是他的大半生,幾乎是全心投入農業改革及土壤改良的工作;在他三十歲那年,甚且離家成立羅須地人協會,舉辦農民教育研討會、帶領農民欣賞音樂並演出戲劇、爲農家小孩講述童話故事等等,凡此種種都是爲了實現他心中的“理想鄉”。而這些想法也貫注在他的作品之中,尤其是宗教思想,更是宮澤賢治作品的重要精髓。

宮澤賢治:日本昭和時代早期的詩人 第3張

肉體的死亡催生了文學之魂,宮澤賢治通過其作品的問世獲得了新生,走向了世界。他的存在價值決定了他將與現代人、未來人同生存共繁榮。 他的童話多以浪漫與幻想的虛構世界爲主題,充滿了理想主義氣息,但又帶有深厚的宗教色彩。其代表作有《銀河鐵道之夜》《一個規矩繁多的飯店》《渡過雪原》等。其中,《風又三郎》和《銀河鐵道之夜》已先後拍攝成電影。

宮澤賢治以他短暫的一生堅定地實踐着他的信念:“世界がぜんたい幸福にならないうちは個人の幸福はありえない”(沒有全人類的幸福,就不可能有個人的幸福)。也是他先知先覺地提出人類要與自然萬物和諧共生的偉大理念。宮澤賢治天才的文學才能和人格魅力不能不讓人感嘆和折服,這些都值得人們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