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揭祕:明朝最賢明的皇后是誰?

揭祕:明朝最賢明的皇后是誰?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7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揭祕:明朝最賢明的皇后是誰?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張氏是指揮使張麒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嫁給時爲燕王世子的朱高熾,稱燕世子妃。燕王朱棣篡位稱帝后,朱高熾被立爲太子,張氏則進封爲太子妃。據正史記載,張氏生性孝謹溫順,侍奉明成祖、徐皇后周到備至,由是深得公婆的歡心。不僅如此,張氏所生之子朱瞻基由於聰明乖巧,深得明成祖喜愛,還間接幫助了身患殘疾、極不受寵的朱高熾鞏固儲君之位。

明仁宗畫像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病崩,太子朱高熾即位,是爲明仁宗。朱高熾登基後,冊封張氏爲皇后,嫡長子朱瞻基爲太子。仁宗在位時日夜操勞政事,張氏則在他身邊予以襄助,對中外政事、羣臣才能及品行都格外留意,由此幫上丈夫的大忙。可惜天不假年,仁宗在位不到9個月便駕崩,終年47歲,時在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

丈夫病故後,張皇后來不及擦乾眼淚,便扶立兒子朱瞻基登基,是爲明宣宗。朱瞻基登基後,尊立母親爲太后,凡軍國大事多聽從於她的裁決。而張太后也恪守本分,沒有過多地插手政事,只是經常提醒宣宗要倚重忠實正派的大臣,注意體恤百姓疾苦,並嚴禁太監、外戚干政。正是在張太后的教導下,宣宗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使得海內安寧祥泰,國勢蒸蒸日上,史稱“仁宣盛世”。

明宣宗畫像

明宣宗不僅悉心治國,而且侍母至孝,對她入奉起居、出奉遊宴,凡是四方有所進獻,即便是微小的物品,也一定要先奉送給太后。母子關係和睦、其樂融融,堪稱皇室典範。然而好景不長,宣宗在位僅10年便駕崩,終年38歲,時在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

宣宗駕崩後,年僅9歲的太子朱祁鎮即位,是爲明英宗,張太后隨即晉升爲太皇太后。由於英宗年紀太小,沒有理政治國的能力,所以部分大臣提出建議,希望張氏能夠垂簾聽政,結果後者卻以有違祖製爲由,予以斷然拒絕(“大臣請太后垂簾聽政,太后曰:‘毋壞祖宗法。第悉罷一切不急務。’”見《明史·一百十三》)。

揭祕:明朝最賢明的皇后是誰?

明英宗畫像

然而偌大的帝國,不能沒有主事之人,所以張氏思慮再三,便任命重臣張輔、楊士奇、楊榮、楊溥、胡濙等五人爲輔政大臣,共同參決軍國重事,並特意叮囑小皇帝要對他們以禮相待。五位輔政大臣感念張氏的知遇之恩,都發誓要竭盡心力來輔佐幼主。果不其然,正是在楊士奇等人的精心治理下,明英宗初年的國勢得到進一步提升,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張氏雖然拒絕臨朝聽政,但並不代表她真的想做“甩手掌櫃”,相反,她時刻關注着宮裏宮外的動向,一旦發覺有奸佞之人想要插手政事,必然會在第一時刻出手阻止。彼時,司禮太監王振因爲深受明英宗的寵信,曾多次過問內閣事務,干預政事的企圖很明顯。張氏得到消息後,因爲擔心漢唐兩朝宦官專權的現象重現,便決定對他進行嚴懲。

誠孝張皇后畫像

張氏精心呵護、教導着孫兒,力所能及地清除所有威脅帝國穩定的因素,爲此耗盡了最後一絲氣力。正統七年(1442年)十月,油盡燈枯的張氏再也無法幫助孫兒,在留下言辭懇切的遺詔後,便撒手人寰。張氏去世後,舉國爲之悲慼。這個經歷過恁多艱難險阻,在後位上坐了18年時間的傳奇女性,就此走完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張氏死後,太監王振開始專權害國

張氏臨終前,堅信在賢臣名將的輔佐下,明英宗會成長爲一代明君,併發揚光大祖宗的基業。但讓張氏沒想到的是,就在她去世後不久,那個本應該被處死的太監王振便開始專權攬政,最終給明朝招致一場幾近滅國的大災禍。張氏若泉下有知,應該會爲自己當初的手下留情深感懊悔吧?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