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同樣都是太后 皇太后和太皇太后誰更有話語權

同樣都是太后 皇太后和太皇太后誰更有話語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太后和太皇太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相比,兩人誰更加有話語權?兩人到底誰聽誰的?

不一定,就好比明代英宗時期,太皇太后張氏,就明顯比皇太后孫氏話語權更重。明英宗朱祁鎮即位的時候,年僅9歲,在他沒有親政前,朝堂的大小事,基本都是張太皇太后做主。張太皇太后去世後,才輪到孫太后執掌朝政。

不過,孫太后在朝中的威嚴,就不如張太皇太后了。太皇太后在時,朱祁鎮是比較聽話的,可隨着太皇太后去世,朱祁鎮就開始寵信宦官王振,導致了後來的木土堡之變,令明代國力大損。

要是張太皇太后還在,相信土木堡之變很難會發生,因爲朱祁鎮肯定不敢如此任性。如果張太皇太后能夠阻止朱祁鎮,那麼孫太后身爲朱祁鎮母親,爲何在關鍵時刻,卻不能阻止其犯錯呢?筆者認爲大致有以下原因。

同樣都是太后 皇太后和太皇太后誰更有話語權

其一,後宮不得干政

明代的皇后大多出身平凡,但品性出衆,這也是明代多賢后的原因。也正因如此,明代從未出現過外戚干政的亂象。張太皇太后前期執政,也是因爲朱祁鎮年幼,當時羣臣請她垂簾聽政,她的回答是:“毋壞祖宗法。第悉罷一切不急務。”

可張太皇太后去世的時候,朱祁鎮已經16歲了,這個年紀,孫太后已經沒理由把持着政權不放,不然羣臣也不會允許。既然後宮不得干政,那麼孫太后只好不管朝堂的事,朱祁鎮想做什麼,她都不好阻止。

那有人或許會說了,既然孫太后不好阻止,那麼要是張太皇太后還在世,她不是同樣不好阻止嗎?其實這不一樣,朱祁鎮要御駕親征,對於打仗一事,孫太后是不太懂的。她完全不知朱祁鎮會怎樣去打瓦剌,又會任用些什麼人,畢竟她從來沒接觸過這些。

但張太皇太后就不同了,她可是經歷過朱元璋、朱棣、朱高熾、朱瞻基這幾代明代有爲君王時期的,且這幾朝都是明代最鼎盛時期。當初朱高熾幫助朱棣監國,積累了很多執政經驗,在此期間,張太皇太后就負責協助丈夫。所以說,她在政治上是有一定經驗的,而且一路走過來,對朝中情況很是清楚。

朱祁鎮要親征,張太皇太后就會了解,明代真實實力如何,朱祁鎮這一去有沒有勝算。一旦認爲此行很危險,張太皇太后無論如何都會出面阻止。可是這一切,孫太后都不清楚,她自然無法阻止。

同樣都是太后 皇太后和太皇太后誰更有話語權 第2張

其二,朝中缺少賢能

張太皇太后在的時候,朝中有楊士奇、楊榮、楊溥、胡濙等賢臣輔佐。她自己說了不會破壞祖宗家法去垂簾聽政,只是朱祁鎮年紀還小,她不得不幫其看着點。而實際上朝中有這些賢能,是很難會出現問題的。

這些賢臣大多輔佐過朱高熾、朱瞻基兩代皇帝,有的甚至在朱棣一朝就嶄露頭角。他們很熟悉該如何輔佐皇帝,因此有他們在,加上張太皇太后在上面看着,明代基本不會出問題,甚至可以延續“仁宣之治”的良好局面。

可到了孫太后這裏,德高望重的“三楊”都已經不在了,只剩下張輔和胡濙,他們的話,已經勸不動朱祁鎮了。張輔甚至還不得不跟着朱祁鎮出征,結果死在了土木堡。而在土木堡之變發生前,于謙也還沒有混出頭,可見朝中賢能着實缺少。

其三,孫太后少智慧

孫太后雖然無法管住朱祁鎮,但其實她可以從源頭上阻止其犯錯。朱祁鎮爲何會親政?是因爲宦官王振的慫恿。當初張太皇太后在時,就瞭解約束王振,所以“王振雖寵於帝,終太后世不敢專大政。”

可孫太后就缺少這點智慧,沒有看到王振的野心,所以沒去約束其行爲。這就導致王振越來越受寵,朱祁鎮被他哄得團團轉,也就造成了土木堡之變這樣的悲劇。雖說王振最終死於亂軍之下,可他的死,永遠也無法挽回明代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