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後宮人物 > 楊貴妃爲何偏愛荔枝?背後是什麼原因?

楊貴妃爲何偏愛荔枝?背後是什麼原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古就有紅顏禍水之說,不管是古代的男人還是女人,都在發生禍事時,第一時間把責任推給漂亮的女人。因此,紅顏也就隨着時間流逝,漸漸成爲當之無愧的替罪羊。

中國千百年的歷史中,最大的替罪羊莫過於楊玉環了。時至今日,依舊還有人把唐玄宗治理國家的失敗責任推卸給獨寵了16年的楊玉環,認爲如果沒有她,唐朝或許還可以延續上千年。但不管猜測真假,此時我們已經發現,問題早就偏離了故事的核心。

當前朝和後宮的事被混爲一談後,楊玉環自然也就成爲了時代的犧牲品。就連愛吃的荔枝,都被帶上別樣色彩,供千百年後的後人渲染一番。

01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愛情

楊玉環,中國四大美女之一,出生於官宦世家,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其能歌善舞,猶善琵琶,精通旋舞。21歲時,楊玉環受邀參加咸宜公主在洛陽的婚禮,壽王李瑁在其姐姐這場婚禮上對楊玉環一見鍾情,被唐玄宗冊封爲壽王妃。

唐玄宗,又稱李三郎,諡號爲“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清朝玄燁又稱其爲唐明皇,是唐朝極盛時期的皇帝。其生性果敢,通曉音律,在位時期,注意撥亂反正,勵精圖治,開創了太元盛世。可惜晚年時期,因一舉動導致口碑盡毀,給有人留下無數笑談。

那時,唐玄宗有着後宮佳麗三千還不滿足,聽人說兒子李瑁的妃子楊玉環美貌絕倫,不顧禮節,於天寶四載八月,冊楊玉環爲貴妃。

楊玉環作爲唐玄宗李隆基的后妃,雖只有貴妃之稱,卻坐擁皇后之實,由此可見玄宗對其有多寵愛了。想當年,僅憑千里送荔枝的故事,就成爲當時的笑談,更是被杜牧寫進詩集中流傳上千年。

那麼,爲何楊玉環不顧天下人的議論,也要非吃荔枝不可呢?而吃荔枝的楊貴妃,是否又應該爲唐朝的衰落承擔責任?

02楊貴妃與荔枝故事

首先就楊貴妃吃荔枝這件事來說,或許是吃荔枝的同時,也是她維繫君王寵愛的必備要素之一。相傳楊玉環如花似玉的美貌與她獨家的養顏祕方密切相關,其一祕方就是吃荔枝,服人蔘。

荔枝,具有益心脾,益氣益色的功效;人蔘具有補五臟,益氣血的功效,食補對貴妃“凝脂”般的肌膚功不可沒,這樣少女般的容顏怎能不讓玄宗憐惜和寵愛?

杜牧在《過華清宮》中詩云“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從杜牧的詩中可見這位大唐皇帝對其可謂是專寵了,爲博貴妃一笑,派人從達縣運來荔枝進貢長安獻給貴妃。也難怪白居易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贊其美貌。

當然,除了養顏功效外,荔枝的珍貴和味道鮮美也成爲楊貴妃所追捧的對象。

唐貴妃對荔枝情有獨鍾,在《唐國史補》中就有記載“楊貴妃生於蜀,好食荔枝”。荔枝多見於南方,廣東是荔枝分佈最多的省份,貴妃所食荔枝究竟來自何方,至今也未定論,據推測大都來自瀘州、嘉州、南海等地。

楊貴妃爲何偏愛荔枝?背後是什麼原因?

但根據《唐書》記載,玄宗和貴妃並未在夏天去過華清池避暑,而荔枝只有在夏天才成熟,且荔枝生性嬌氣,白居易在《枝圖序》中曾言“離枝七日,則色香味盡去矣”,從南方運到長安之後荔枝早已不再新鮮、美味。那楊玉環怎會吃得上如此美味荔枝呢?更何談偏愛荔枝。

也有人表示楊貴妃是很有可能吃上新鮮荔枝的。岑參在《初過隴山途中呈字文判官》中寫到“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流星”。如果確如其所言,按照“八百里加急”的速度,3天內荔枝就可以送達長安。況且,當時涪陵(四川)也有種植荔枝,如果楊貴妃所食荔枝來自涪陵,那麼按照涪陵與西安的距離來算,楊玉環就能夠吃上荔枝。

不論貴妃是否偏愛荔枝,“一騎紅塵妃子笑”是否有誇大其詞的成分,這可能是了爲了突出玄宗對貴妃愛之深切吧。但可能正因爲玄宗對貴妃過分寵溺,所以才說唐玄宗貪圖享樂、不理朝政,使唐朝由開元盛世漸而衰敗,楊玉環也因此負上了“紅顏禍水”的罵名。

03紅顏禍水,玄宗無奈賜死楊貴妃

儘管唐玄宗愛美人,但在當屬安史之亂的背景下,玄宗聽信高力士讒言,說是楊國忠與胡人勾結謀反,玄宗當時也無計可施,爲穩定軍心,先是殺死貴妃之兄楊國忠,楊貴妃自然也是逃不了干係,所以唐玄宗忍痛割愛,於馬嵬坡賜楊玉環三尺白綾自縊。

楊玉環之死就能挽救已經岌岌可危的大唐江山嗎?事實上,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大局已定,美人之死只不過是續命丹,而非救命稻草。

自古帝王最無情,聰明的玉環應該料想到會有這麼一天,君王愛美人,更愛江山,當二者衝突時,紅顏自然是政治的犧牲品。唐貴妃也成了玄宗的替罪羔羊。

04玄宗最終結局,大唐江山終落誰手

馬嵬坡兵變後,太子李亨在郭子儀等人的支持下被擁爲唐肅宗。隨後李隆基被軟禁,公元762年,享年78歲的李隆基去世。

楊貴妃爲何偏愛荔枝?背後是什麼原因? 第2張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記載:“由是禍亂繼起,兵革不息。”由此看出,經過安史之亂,節度使專權造成的藩鎮勢力羣起,中央集權日益削弱,唐朝邊境不再穩定。人們的生產生活各方面都深受影響,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也是陷入混亂,從此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此後的唐朝還延續了150餘年之久。先後有憲宗、唐文宗、唐武宗、唐宣宗等皇帝,試圖力挽狂瀾,也出現過像在唐宣宗李忱時期短暫的落日餘輝,他重新徵服西域,延續了唐朝壽命。可惜,在內憂外患國力衰退的局面下,他們再怎麼試圖振興大唐,最終不過是一場夢而已。最終,黃巢起義影響其根基大唐滅亡。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如果封建王朝的帝王們能夠居安思危、具有憂患意識,或許改朝換代的進程就不會來得這麼快。作爲帝王的女人本身就是不幸的,如果唐貴妃與唐玄宗是平凡夫妻如董永和七仙女一般恩愛,這將是一段曠世佳話,那有什麼“紅顏禍水”之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