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戰國四大名將,排名第一的只能是李牧!

戰國四大名將,排名第一的只能是李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9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戰國四大名將,排名第一的只能是李牧!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戰國四大名將是指中國戰國時代四位著名的將領。《千字文》中以“起翦頗牧,用軍最精。宣威沙漠,馳譽丹青。”來形容這四位將領的功績。這四位將領分別爲:秦國的白起、王翦,趙國的廉頗、李牧。

上面是百度百科來的“戰國四大名將”的解釋,白起和王翦是秦國的將領,廉頗和李牧則是趙國,也就是說秦、趙兩國平分了名額,戰國七雄的另外五國沒有人可以稱得上爲名將,原因當然是秦滅六國最慘烈的戰鬥幾乎都發生在秦趙兩國之間。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四大名將當中,誰纔是實至名歸的第一名呢?

按照認可度比較廣泛的看法,大多數人認爲排名第一的應該是白起,最有說服力的數據是其征戰一生替秦國奪取城池70餘座,斬首數量更是達到驚人的165萬之多,其中數量最多的一次當然是史學愛好者們耳熟能詳的“長平之戰”結束後的坑殺趙國降卒40萬。

戰國四大名將,排名第一的只能是李牧!

不過,如筆者在《史書裏的幾大誤區,你知道嗎?》一文裏所說,中國史書裏面的“萬”字務必小心再小心的看,否則,一不小心就翻船了——戰國末年,七雄加起來總人口不超過2000萬,趙國撐死200萬人口,假如真的能斬首40萬,趙國舉國上下還能有幾個精壯漢子?秦軍只需要繼續揮師向前,趙國便已經亡國了,哪裏還能再堅持30多年?所以說,白起的戰績是有水分的。

再者,長平之戰當中,白起的對手是趙括,這纔是獲勝的根本原因,假如趙國的主將依然是廉頗,他還有幾分勝算呢?筆者以爲,勝算爲零!換句話說,即便是廉頗率領的趙國軍隊在兵力處於相對劣勢的情況下,白起都沒有辦法獲勝。

我們來回顧一下白起在長平之戰中是怎樣對付趙括的:1,主動示弱,引誘趙軍主力離開堅固的壁壘;2,分兵封鎖趙軍糧道;3,在趙軍主動出擊之後,分兵迂迴、穿插,奪取趙軍營壘,阻斷其退路。

趙括在發覺中伏後,後退無路的形勢下,應對辦法是進行連番短促突擊妄圖突圍,沒有得手之後立刻就地構築防禦工事,固守待援(從這裏可以看出,趙括還是有兩把刷子的,並不是完全的草包)。

到了這一步,完全掌握了戰場主動權的白起順理成章的攻擊趙軍營壘,可惜還是沒有成功,不得不改爲圍困,同時秦王發舉國之兵來增援,然後才獲得戰爭的勝利。

從上面的過程不難看出,一旦趙軍構築起防禦工事採取守勢,白起的秦軍是完全沒有辦法在短期內攻克的,唯一的辦法是用絕對優勢的兵力來進行長期圍困,消耗完對方的補給,而實際上白起也是這麼做的,爲什麼呢?

原因有如下幾個:1,秦軍長於野戰,攻堅不是強項;2,(最重要的原因)在回回炮傳入之前,缺乏有效的摧毀堅固壁壘的進攻性武器,故而依託工事進行防禦作戰的一方擁有更大的優勢(孫子兵法裏之所以特別指出“十則圍之”就是這個原因)。

縱觀白起在長平之戰前所獲得的戰績,秦軍幾乎都是主動攻擊一方,同樣都擁有兵力和資源上的優勢,但是由於與其對陣的敵軍將領沒有廉頗的水平,故而輕鬆獲勝,由此不難得出結論:即便是秦國發舉國之兵,白起仍然不可能在長平之戰中打敗廉頗。在這種前提之下,如果一定要說白起的實力高過廉頗,顯然有失公允。

白起不能,那麼老謀深算、四平八穩的王翦則更加不可能。當然,易地而處,假使讓來指揮秦軍,白起率領趙軍,廉頗同樣也沒有辦法解決白起和王翦,也就是說,白起、王翦、廉頗,基本上是在同一個水平線上的將領,可以說不相仲伯。

那麼問題來了,爲什麼筆者會認爲李牧排第一呢?

戰國七雄,秦軍的野戰能力排名第一,可謂實至名歸,但是秦軍的野戰能力與匈奴騎兵相比如何呢?恐怕答案沒有任何懸念吧?(漢初高祖劉邦集全國精銳尚且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其實力之強可見一斑),但是長期襲擾趙國邊境的匈奴被李牧擊敗了,不但是大獲全勝,而且是在野戰中。

而在長平之戰結束後的三次抗擊秦國的侵略當中(公元233年,公元232年,公元229年),李牧每次都是臨危受命,進行反擊作戰,結果是屢戰屢勝,並且幾乎都是在野戰中擊潰秦軍!要知道,經歷過長平之戰慘敗的趙國,兵力上肯定是處於絕對劣勢的,而趙軍野戰能力原本又弱於秦軍,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只能且必須是統帥傑出的指揮才能,而這種情況下的勝利,含金量顯然要高的多。

如果不是趙王昏庸無能,殺了李牧,自毀長城,王翦徒然有兵力上的壓倒性優勢,恐怕也討不了好。李牧的第一,無可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