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李牧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他的生平如何呢?

李牧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他的生平如何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牧是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李牧真的能夠挽救趙國的滅亡命運嗎?

李牧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他的生平如何呢?

在千字文裏有一句,“起翦頗牧,用兵最精。”這句話裏的起翦頗牧指的是中國戰國時的四位將領,白起、王翦、廉頗和李牧。這本是編千字文的人爲了合轍押韻寫的一句話,卻成了一些人的依據。他們把這四個人列爲了戰國四大名將。在這四位將領裏面,被無限放大的就是趙國的名將李牧。有人認爲他可以和白起比肩,甚至說,李牧不死,趙國不亡。但事實真的如他們所說的嗎?李牧真是趙國的最後的救命稻草嗎?

一、李牧在司馬遷記載中的傳奇生平。

關於李牧的生平,分別記載在《史記》和《資治通鑑》裏。而《資治通鑑》基本照搬照抄《史記》,以至於一字不差。所以,我們只看《史記》就可以了。在司馬遷的《史記》裏,並沒有給李牧單獨立傳,甚至在題目中都沒有他的名字。他的傳記是附在《廉頗藺相如列傳》裏的。對他的生平記述主要是兩大部分,這兩大部分分別是北驅匈奴,南抗秦軍。

在李牧的人生第一階段,他一直是在趙國的北邊防備匈奴。這個時間應該有很長的時間。史書記載,李牧在趙國的北邊,抵禦匈奴。從記載看,李牧擁有的權力極大,可以說到了後世不可思議的程度。他“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輸入莫府,爲士卒費。”完全是軍政財一手抓的樣子。然後,爲了徹底消除邊患,他採取了長期的準備。

他先以防禦爲主,平日裏訓練士兵。在匈奴入侵的時候,堅壁清野,不與匈奴交戰。這樣一連持續了幾年,匈奴和趙軍都認爲李牧膽怯。後來趙王找人替代他,發現換人後老打敗仗,損失很大,還不如李牧守邊得力,於是答應李牧的請求,重新任用了李牧。

李牧又按照過去的辦法行事。又經過了幾年時間,使得匈奴輕視李牧的心理更爲加深。這個時候,李牧精選將士。然後採取誘敵之計,先小敗,然後在匈奴大軍深入之時,將匈奴十幾萬騎擊滅。然後“滅襜襤,破東胡,降林胡,單于奔走。其後十餘歲,匈奴不敢近趙邊城。”

而李牧的第二段軍事生涯則是抵抗秦軍入侵。在趙悼襄王元年,由於新立的趙王和廉頗有矛盾,因此,廉頗離開趙國,逃亡魏國。李牧在這個時候被調到南方,抵禦秦軍。在這段時間裏,李牧一共打了三次大的勝仗。第一次,是在秦王政三年,受命攻燕,攻下了燕國的武遂、方城。

第二次,是在秦王政十一年,秦國準備滅趙,首次攻趙的時候。這次秦軍乘趙攻燕,趙後方空虛之機,以王翦爲主將,分兵兩路攻趙,一路王翦率領出上黨,一路副將桓齮出南陽,一舉奪取趙國鄴、安陽等10餘城。趙軍守城據險,避免決戰,乃呈相持局面。到了秦王政十三年,秦軍副將桓齮攻平陽,殲滅趙軍10萬,殺趙將扈輒。接着揮軍北進,攻打宜安。趙國乃以李牧爲大將軍,在宜安的肥下大敗秦軍。

第三次,是在秦王政十五年,秦軍第二次滅趙之戰。秦軍主帥王翦改變戰法,依然兵兩路,以一部兵力由鄴襲擾趙都邯鄲,而自己率主力由上黨出井陘,進攻番吾,企圖將趙攔腰截斷,因李牧預有防備,受阻還師。《史記》裏記載,李牧這次在番吾擊敗了秦軍,秦軍被迫撤退。這就是李牧在歷史上所有的勝仗,也因此,李牧被稱爲名將。最後,在秦王政十八年,秦軍發動第三次滅趙戰役之時,秦國使用反間計,使得趙王殺了李牧。隨之秦軍滅了趙國,留下了“李牧不死,趙國不滅”的傳說。

李牧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他的生平如何呢? 第2張

二、對李牧生平和戰績的質疑。

但是,我們回頭看看歷史的記載,不由得對李牧的軍事生涯有點困惑。主要原因就是這個人出現得蹊蹺,死得莫名其妙。而且,記載中有的事情難以推敲。我們先看他在北邊防禦匈奴這一段。我們從歷史時間上看,在長平之戰的時候,李牧還沒有能夠嶄露頭角。因爲這個時候,他還應該很年輕。

而在他成長起來,成爲趙國北方的獨當一面的大將,這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成爲獨當一面的大將後,光是準備誘敵這段時間,就需要至少十年以上。這都是發生在長平之戰到廉頗奔魏這段時間。而大家都知道,長平之戰後,趙國按照司馬遷所寫,到了亡國的邊緣。面對燕國,廉頗以一打五,還都是少年兵。趙國爲了存活下去,用盡了一切辦法。

我們再看看李牧,他在北方可謂一派歌舞昇平。優哉遊哉,不緊不慢的進行着他的謀劃。而且,他的權力大得驚人,連財政都掌握在他的手中,隨意使用。這個可能嗎?然後他挑選軍隊,我們看看都是什麼軍隊,“具選車得千三百乘,選騎得萬三千匹,百金之士五萬人,彀者十萬人”。這麼一支大軍,至少人數在二十萬人以上。有了這麼一支大軍,趙國不去用以對付隨時可能滅亡自己的秦軍,趙國君臣真是心大。

所以,我們稍微推敲一下,就知道這段歷史是不可能的。那麼,這段歷史是從哪裏冒出來的呢?我們再看看《史記馮唐列傳》就可以看到端倪。當時的漢文帝憂心匈奴入侵,和馮唐說起趙將李齊的賢能。馮唐說不如廉頗、李牧。堂堂的漢文帝居然不知道廉頗、李牧的事蹟。可見他們的戰功是多麼輝煌。

馮唐解釋說,李牧的事也是他聽的傳說。是他“大父在趙時,爲官將,善李牧。”於是他就把《史記》裏面這段李牧抵禦匈奴的事蹟給漢文帝說了一遍,然後借題發揮,指出漢文帝用人苛刻的缺點。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李牧這段抵禦匈奴的光輝歷史是從哪裏來的了。司馬遷寫李牧破匈奴的資料來源主要是轉述馮唐的話,而馮唐是引用他大父的話。層層轉述,再加上馮唐爲了印證自己的觀點,加以誇大,可想而知這裏的可信度有多少了。

讓我們再看看李牧在歷史上,確鑿無疑的三次勝仗。第一次,李牧率領趙軍打敗燕軍,奪取武遂、方城。在這次戰鬥,一是燕軍是趙軍的手下敗將,勝之不武。二是李牧尚不是趙國的最高將領,體現不出李牧的指揮水平。第二次勝仗是抵禦秦軍第一次滅趙。這次,在扈輒死後,李牧才被任命爲大將軍。可見,在次之前,李牧的真實身份。實在是趙國無人,才輪到李牧爲大將軍。這一次,據司馬遷描寫,李牧大敗秦將桓齮於肥下,秦軍敗走。第三次勝仗是抵禦秦軍第二次滅趙。這次,司馬遷又描寫,李牧在番吾擊破秦軍,秦軍再次撤退。

這兩次勝仗,是李牧作爲趙軍統帥後取得的,也是李牧獲得殊榮的戰鬥。可是,我們要是仔細看看,就可以看到,李牧到底給秦軍造成了多大的打擊。秦軍打敗趙軍,斬首十萬,殺主將,有着明明白白的戰績。到了李牧打勝仗,司馬遷就含含糊糊說一句大破秦軍,取得什麼戰績連提都不提。

其實,我們只要看看接下來的戰況,就知道他給秦軍造成多大的打擊。宜安的肥下之戰,李牧大破秦軍。可是,接下來,李牧剛一離開,秦軍就奪取了宜安。番吾之戰,李牧擊破秦軍,而秦軍第二年又再次大舉滅趙。可見,李牧的所謂的勝仗,根本就無法挽救戰局,只是在拼死抵抗。

再多說一句,當年,廉頗走後,趙王因爲“數困於秦兵,趙王思復得廉頗”,想請廉頗回來。但是最終被小人郭開給破壞了。只留下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典故。在這個時候,李牧已經被調到南線了,他的真實才幹在趙王眼裏怎麼樣,可謂一目瞭然。

三、趙國滅亡的必然性。

爲什麼李牧拼命的奮戰,也照樣無法挽回局勢呢?李牧每一次打退秦軍的進攻,而緊接着又一輪新的、更大的進攻又撲上來呢?這是當時的局勢所決定的。在長平、邯鄲之戰後,雖然在合縱之後,聯軍打敗了秦軍,並把秦軍趕回函谷關。但是,秦國國力雄厚,恢復容易。而關東六國都已經個個元氣大傷。隨着時間的推移,秦強羣弱的局面已經固定了下來。

在這種情況下,秦國以強大的國力爲依託,重新向關東發起了進攻。在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的領導下,在李斯、尉繚等人的規劃下,秦國開始了統一天下的戰爭。秦王嬴政先離間了信陵君和魏王的關係,使得信陵君抑鬱而終,消除了東進的最大的障礙。然後和齊國修好,使得齊國置身事外,不去參與戰爭事務。然後集中兵力對韓魏進攻。到秦王政五年,秦國已經建立了東郡,和齊國領土相接,將天下分割爲兩半。

到了秦王政六年,秦國打敗了關東五國建立的最後一次合縱。從此,天下再也無合縱之舉。秦國對各國開始以優勢兵力各個擊破。在這次最後的戰爭中,關東各國已經沒有了還手之力。秦國先包圍韓魏,脅迫它們聽命。然後開始滅趙的行動。而趙國此時已經是日薄西山。可是它在面對秦國的進攻下,依然在四處樹敵,到處征伐。它和燕國進行着長期的戰爭,還時不時和韓、魏、齊發生着衝突。這使得它在外交上陷入極端的孤立,在面對秦軍時沒有任何援助。

我們可以看到,李牧在擔負着抵禦秦軍的進攻任務時,還肩負着“南距韓、魏”的任務。這種負擔是趙國所承擔不起的。在國力上、外交上和軍力上,趙國都不是秦國的對手。在軍事指揮上,趙國依然不是秦國的對手。我們可以看到,秦國作戰講究打殲滅戰。這是因爲秦國的獎罰制度造成的。秦軍是按照首級來記功的。如果獲得的戰果低於自己的損失,是要受罰的。即便是勝利了對秦軍也是沒有意義的。

而李牧面對優勢的秦軍,他卻沒有選擇的餘地。爲了不被滅亡,他不得不採取硬拼的方式。我們可以看到,在戰爭中,只看到他擊破秦軍的記錄,而看不到殲滅的記錄。而且他擊破的秦軍,轉眼之間就捲土重來。這都說明了李牧的無可奈何。在史書記載,秦、趙戰於河漳之上,再戰而再勝秦;戰於番吾之下,再戰而再勝秦。四戰之後,趙亡卒數十萬,邯鄲僅存。雖有勝秦之名,而國破矣!是何故也?秦強而趙弱也。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孤立無援,四面受敵的趙國,面對各方面都佔絕對優勢的秦國的進攻,滅亡只是一個時間問題。李牧的奮鬥,只是拖延一下那最後一刻的到來而已。

四、李牧最終的結局。

作爲趙國的最後一名良將,李牧忠實的爲國家戰鬥到最後一刻。他兩次打退秦國的進攻,保衛了國家的安全。到了秦國最後一次對趙國的進攻時,趙國陷入了空前的危機。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饑荒降臨到趙國的土地上。秦國就是趁着這個機會,發動了對趙國的戰爭。可是,由於有李牧的存在,秦軍的信心並不高。秦軍兩路的將領都對李牧有畏忌之心。爲了減少戰爭的阻力,秦國又一次使出了離間之計。

《史記》中是這樣記載的:趙王遷七年,秦使王翦攻趙,趙使李牧、司馬尚御之。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爲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趙王乃使趙蔥及齊將顏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趙使人微捕得李牧,斬之。廢司馬尚。後三月,王翦因急擊趙,大破殺趙蔥,虜趙王遷及其將顏聚,遂滅趙。中了反間計的趙王,命趙蔥和顏聚去替代李牧,出於對國家的責任,李牧拒絕接受這個命令。結果李牧被趙王派人抓起來斬首。可惜一代名將,沒有戰死在沙場,卻死於自己人之手。

隨着李牧的死去,秦軍輕易的就打敗了趙軍,接着,趙國隨之滅亡,那個昏庸的趙王遷也當了俘虜。國難思良將,家貧思賢妻。在秦軍第三次進攻之時,趙國正遭受着饑荒。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國君昏庸,奸佞橫行。人人都能夠看出來趙國將亡,無力迴天。李牧作爲一名出色的將軍,他豈能看不到趙國的結局?但是,爲了國家的存續,他明知不可爲而爲之。雖然李牧沒有戰死沙場,可是他對國家的耿耿忠心,可表日月。李牧人雖身死,但英名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