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鄭莊公爲什麼要採取掘地孝母?

揭祕:鄭莊公爲什麼要採取掘地孝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鄭莊公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公元前770年,春秋戰國時期,周平王東遷,秦襄公親領本國兵馬,前來相送,聲勢浩大,羣臣雲涌。忽見洛邑三市,人鼎興旺,風水宜人,樓閣飛檐俏壁,賽似天上月宮,便將洛邑定爲京都。

平王心存感激,見秦襄公迀都護駕有功,很想重賞他,可國力不強,區域不大,無一地可賞,靈機一動,對其道:“你若將佔領岐豐的戎兵趕走,本王便將那些土地賞賜於你。”

秦襄公忙恭手道:“臣謝主隆恩!”領兵而去。

揭祕:鄭莊公爲什麼要採取掘地孝母?

秦襄公指揮若定,歷時三年,將西戎之兵擊退,奪回岐豐,歷精圖治,成爲強國,定都於雍。

在此期間,鄭國地處龍脈,上下齊心,國家逐漸強大起來,鄭武公甚至獨秉周朝的朝政。

鄭武公有一夫人,貌美如花,姓武名姜,生有兩子,長子名寤生,次子名段,長子爲人忠厚,降生時難產,幾乎斷母性命。次子乖巧靈性,深得母心,她便謀發奇想,讓次子段繼承君位。

鄭武公勸告曰:“夫人有所不知,若廢長立幼,定然生亂。”其夫人默然,武公仍立寤生爲世子,僅將共城封給次子段,人稱共叔段。

兄弟二人,相距甚遠,平安無事,好景不長,武公死後,窹生繼承了鄭國君位,史稱鄭莊公。

姜氏見次子無權,終日不悅,忽一日見鄭莊公,便對其子道:“如今全國均歸你所有,可你弟僅一共城之地,可否將制邑封給他?”

鄭莊公一聽,心驚肉跳,然母命難違,便迎頭解說道:“制邑乃鄭國險要,父親生前有言,此地不得分封。”

姜氏見其聲容,競拿遺命回絕,心中更加不滿,正色道:“那將京邑封給他!若這也不行,不如將你弟趕走。”

寤生見母發怒,倒頭便拜:“不敢,兒謹遵母命!”

揭祕:鄭莊公爲什麼要採取掘地孝母? 第2張

武姜見其鬆口,亦不多話,仍憤憤不平,拂袖而去。

大臣祭足得之,忙進宮相勸,跪言道:“京邑和都城建制規格相同,這樣做等一國有兩都,一國有二主,豈不荒唐?”

鄭莊公聽其厲聲,非但沒怒,反而嘆息道:“卿之言有理,唉,母命難違呀!”

衆臣及祭足悽然。

共叔段得到京邑封地之後,姜氏又與其密謀,你兄待你太薄,今日將京邑之地封給你,乃屬無奈之舉,一有機會,便立即起兵。

此時,人們改稱段爲太叔段,他常將本不屬他管轄的地方官史找來,對他們施行控制,命令道:“從今以後,你等都屬我管,一切貢稅均要到我封地來交,兵馬車輛聽從我的調遣!”

官員們攝於權威,敢怒不敢言。

太叔段招兵買馬,積草屯糧,日夜訓練軍隊,並借打獵之名,佔據了靠近衛國的大片土地,鄭莊公聞知後,對此似乎無動於衷。

上卿公子呂向鄭莊公警告道:“太叔段近日所爲,實是別有用心,鄭國上下已是議論紛紛,主公對此竟不聞不問,只恐日後兵連禍結……”

鄭莊公笑道:“段是我母嬌子,又是我弟,我能怎樣?”

公子呂見莊公仍是不置可否,便向祭足訴說自已的憂慮。

“祭兄,主公只顧親情,卻置社稷大事於不顧,後果令人擔憂哇!”

祭足點了點頭,隨口道:“主公才智過人,定有應對良策!”其實他早心中有數。

不久,祭足去見莊公。

“主公,如今,太叔段肆意妄爲,依主公之意,應如何應對?”

鄭莊公早知其意,笑道:“卿可放心,他多行不義,必遭衆人反對,最終將自入食惡果。”

祭足見莊公態度明確,立即獻上一計道:“爲防禍患,不如設計以探虛實,主公可假意外出,暗中都埋下伏兵,太叔段若乘機出兵來襲,便可將其拿下。

鄧莊公手扶下額,點頭道:“不妨一試!”

於是,京城議論紛紛,消息不徑而走。

姜氏得知莊公要遠離都城,便馬上寫了一封密信,派人給太叔段送去,信中約好舉事日期。

可姜氏的信差卻被祭足派人截獲,祭足立即將密信給鄭莊公。莊幺看後,又將信原樣封好,派人假扮姜氏的信差,將信送給了太叔段。

太叔段見信大喜,他立即回信說將如約興兵襲取都城,並要姜氏做好內應。鄭莊公看後深感悲痛,嘆道:“唉!手足相殘已成必然了。”

莊公立命公子呂調集戰車,在京城附近埋伏,並派人假扮成商人,混進太叔段所管轄的京城,約好只要太叔段率兵一出京城,便搶佔城門,放火接應城外的伏兵。

舉事那天,太叔段親自率兵,剛出京城,就見城四門一齊着起大夥。公子呂率領伏兵似自天而降,一舉佔領了城池。太叔段知事已敗露,只得逃亡而去。

揭祕:鄭莊公爲什麼要採取掘地孝母? 第3張

這時,太叔段的手下將士已知其謀反判亂,紛紛棄械逃離,其軍隊迅速土崩瓦解,多有逃亡。

太叔段逃至原封地共城。公子呂的兵馬很快追趕而來,守城將士立即開城投降,太叔段只得拔劍自刎。

後來,莊公將太叔段與姜氏往來的密信交給母親姜氏,其母看了,無地自容,莊公命祭足將她送往潁地安置。

莊公恨母親教唆弟弟幹下這種無情無義之事,當衆立下誓言:不到黃泉,決不相見!

姜氏見舉事失敗,愛子自殺身亡,頓時悔恨交加,自覺已無臉見人,只好隨祭足離開後宮,一路痛哭,往居潁地。

人去樓空,莊公睹物思人,常常仰天長嘆:“爲社稷事,弟弟被逼自盡,我已是追悔莫及,哪裏還忍心和母親離別,可如今我已對天發誓,這叫我如何是好?”

潁地有一官史,名叫餘有叔,此人正直剛毅,崇尚孝道。他得知鄭莊公將母親趕出後宮,併發下毒誓,便常思功諫。

後來,他聞聽莊公對此已有悔意,便趕往都城面見主公。

他隨路獵得幾隻鷹,以進獻野味之名求見莊公。

莊公欣然接見了他,行跪拜禮後,他舉鷹說道:“此鳥名鴞,幼時由母捕食哺養,可它長大之後,反啄食母肉。對此不孝之鳥,人們總是捕而食之。”

隨堂羣臣駭之,莊公沉默不語。

幾時之後,莊公似有所悟,便賜羊肉餐食,餘有叔卻將羊肉包了起來,莊公不解其意。

餘有叔道:“我家境貧寒,無錢買肉給家中老母食用,謝主公賜我美味,若老母吃不到,我又豈能嚥下?”

莊公嘆曰:“你有老母奉養,能盡孝心,我卻不能,唉!”

餘有叔道:“人人皆言主公孝順,此時定然思念太夫人,主公雖發下黃泉之誓,但臣有一法可使主公既不違背誓言,又可盡人子之孝道。”

“請講!”

“主公,黃泉乃地下之水,非死人獨享。若派人挖個地道,深見泉水,內築地宮,並請太夫人先居其中。主公與母在地下相見之後,再將太夫人請出,這豈不是既盡孝心,又不違背誓言嗎?”

“此策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