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多爾袞當初爲什麼要強推“剃髮令” 此舉是高明之舉嗎

多爾袞當初爲什麼要強推“剃髮令” 此舉是高明之舉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爲什麼說多爾袞強行推行“剃髮令”是高明之舉?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改正朔,易服色從來都是一個新王朝代替舊王朝必須要做的事情。但是清朝的“剃髮令”卻是中國歷史上執行最爲困難的一項“易服令”。

滿清入關佔領南京、蘇杭以後,多爾袞認爲大局已定,於是頒佈了一系列嚴苛的法令,其中最爲著名的就是“剃髮令”,號稱“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強命漢族百姓,全部改剃成滿族“金錢鼠尾”髮型。

但是,此舉無疑違背了漢族幾千年以來的禮制,漢族認爲“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損傷,孝之始也!”,而現在清朝統治者要求剃髮,斷斷不可。所以北方各州縣相繼爆發了抵制“剃髮令”的暴動,江南漢人也紛紛起義,眼看形勢不穩定,多爾袞當機立斷,暫停剃髮令。

然而,僅僅一年之後,也就是1645年,南明弘光政權和潞王監國政權相繼覆滅,多爾袞覺得重新執行剃髮令的時機又來了。於是,同年六月,清廷再次下令全國男性一律剃髮,“各處文武軍民盡令剃髮,倘有不從,以軍法從事”。

多爾袞當初爲什麼要強推“剃髮令” 此舉是高明之舉嗎

然而,隨着剃髮令的再次頒佈,清軍原本順風順水的形勢突然又反轉了,原本已經平定的江南各地又紛紛爆發了抗清運動。反抗最爲激烈的當屬江陰和嘉定等地。

當時的江陰新任知縣方亨爲執行剃髮令,命人四處張貼告示強令百姓剃髮,江陰士子十分不滿,聚集在孔廟前,表示:“頭可斷,發不可剃也!”面對洶涌的民情,方亨決定派兵鎮壓,結果逼得江陰百姓“揭竿而起”,他們推舉典史陳明遇爲將軍,拿起鐮刀、斧頭,甚至教書用的戒尺,攻打縣衙,將方亨抓獲,清廷急忙派兵鎮壓,義軍在江陰堅持抵抗三個月後失敗“戴發效忠八十日”,義軍幾乎全部被殺,踐行了“留髮不留頭”的誓言。

嘉定也發生了類似的事件。清朝委任的知縣逼迫百姓剃頭,百姓不從。最後在嘉定著名鄉紳候峒的率領下,百姓們有錢的出錢,有人的出人,成立了“嘉定恢剿義師”,公然與清廷對抗。

除此之外,在崑山、皖南等地也都爆發了反對剃髮的抗清運動,最終導致原本已經被清朝有效控制的江南、皖南和浙北地區重新動盪起來,爲平息起義清軍又付出了很大的代價。而且更加可怕的是,清軍要想招撫其餘尚未涉足的地區變得更加艱難,這也讓多爾袞在有生之年沒能看到清朝統一全國。

多爾袞當初爲什麼要強推“剃髮令” 此舉是高明之舉嗎 第2張

很多人認爲多爾袞頒佈剃髮令是一個嚴重的戰略性錯誤,因爲他錯誤地估計了百姓們對於剃髮的反抗。

然而實施情況並非如此,對於清廷來說,是完全有必要強制中原百姓“剃髮”的,而且是刻不容緩。原因有四:

第一、避免被同化

華夏民族最強大之處,或者說最爲他族所恐懼的地方,就是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任何一個民族與其說征服了中原王朝,不如說融入了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歷史上入主中原的王朝除了元朝算是全身而退,任何一個民族都難逃被“同化”的命運,清朝統治者顯然也看到了這一點。

一開始滿族人的頭髮並不是像後來那樣“茂盛”,他們只是在腦後留下一點點的頭髮(形如金錢),再加上一個小辮子(貌似鼠尾),但是隨着清軍入關,滿人也逐漸接觸甚至開始接受漢人的一些習俗,尤其是在北方一些早已淪陷的地區,一部分滿人爲了保暖,已經把頭髮剃成當時漢族人的高發髻,這還只是三五年,如果清廷不要求剃髮,不出十年,清人“金錢鼠尾”髮型將不復存在。

即使清廷最終實現了統治區的全員剃髮,滿人還是受到漢人的影響,將頭髮越留越多,最終形成了後來的陰陽頭。到了乾隆時,滿人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因此當時乾隆一直強調不可忘本,爲了讓滿人保持自己的本色,還下令滿人在家族內部會議上必須說滿語,每年至少舉行一次大規模的狩獵活動(稱秋荻),即使這樣也沒能擋住漢人的同化之力,到宣統退位時,已經有半數以上的滿人不會說滿語,跨不上馬,拉不動弓的滿人更是比比皆是。

“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所以,滿清入關以後必須要執行剃髮令,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對於滿清來說,當然是越早越好。

第二、談判的籌碼

多爾袞首次頒佈剃髮令以後,多次反覆暫停執行,而暫停剃髮令的效果也十分顯著,淪陷區的人民沒有了剃髮的切膚之痛,對誰來做皇帝這個事情也就看淡了,於是變成了滿清的“順民”,而原來因剃髮而反抗的江南民衆也沒有了繼續反抗的民意基礎,於是放下鋤頭,重新回到田間,剃髮令再次執行又再次起來反抗,如是者三,普羅大衆自然會習以爲常,終有一天,一覺醒來,對於剃髮令不再如往常一般難以接受,就如溫水青蛙,死於逐漸升溫的熱水。

多爾袞當初爲什麼要強推“剃髮令” 此舉是高明之舉嗎 第3張

事實也是如此,暫停了剃髮令的清軍越來越順,在京畿地區站穩腳後便放心大膽地向西追擊李自成,然後一路南下順風順水的拿下東南半壁。這不能不說有多爾袞把剃髮令的執行當做談判籌碼之功。

第三、剃髮以別順逆

清軍入關以後,雖然一路勢如破竹、順風順水,但這是建立在廣爲吸收漢人的降兵降將的基礎之上,其實當時滿清的兵力非常有限,不像元朝那麼兵強馬壯,這就造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一旦滿人勢弱,暫時降服的漢人必將反戈一擊。以滿人那點兒兵力,根本扛不住漢軍一次突然造反,極有可能在一次重大打擊之後就一蹶不振,就像後來的吳三桂那樣。

多爾袞當初爲什麼要強推“剃髮令” 此舉是高明之舉嗎 第4張

所以,滿清吸收各方面的意見,特別是歸降的漢臣對中原當時的士大夫文化的深切瞭解,知道文人氣節當先,太過於注重人的氣節和經歷純潔,一旦有失敗或投降的事,就等於一輩子抹不掉的劣跡。所以故意給漢軍降兵剃髮,以表示曾經投敵,這就是強行站隊的手法,也是一個服從性測試,“剃髮以別順逆”。

所以,剃髮的漢軍沒有選擇,只能拼命助清廷大一統,平民也是一樣,一旦剃髮,沒剃髮的就再也不會看得起他們,甚至將其視爲敵對,以當時漢人社會內鬥情結的秉性,等於製造了巨大隔閡,就算有地方起義,也絕對不會和南明或其他反抗勢力聯合起來,孤掌難鳴,容易消滅。

另一方面,則對不剃髮的“刁民”堅決消滅,把反抗的火種掐滅在萌芽之中,所以終滿清一朝,反清復明的事業雖然不斷在堅持,但卻一直未能成功,原因就在於那些真正的義民早已被一紙剃髮令分辯出來,殺了個十之八九。

第四、打擊漢人的信心

漢人自信,而最自信的就是幾千年的漢人文化,所以爲了進一步打擊大明臣民的心理防線,多爾袞決定從文化上徹底征服漢族,而文化征服莫過於改變民衆的服飾和髮型,所以多爾袞以征服者和勝利者的角度出發下令剃髮。

多爾袞當初爲什麼要強推“剃髮令” 此舉是高明之舉嗎 第5張

同時多爾袞可能還隱藏着另一個目的,就是全民剃髮可以提升多爾袞的權威,使其再上一層樓。

所以,作爲並非擁有絕對實力的少數民族爭霸勢力,清朝的剃髮易服絕對是個高明之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