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中之戰曹操是什麼表現?他最後選擇撤軍的原因是什麼?

漢中之戰曹操是什麼表現?他最後選擇撤軍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中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爭,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曹操在漢中之戰中的表現,是很讓人不理解的。

曹操當然知道漢中非常重要。漢中是進入蜀地的咽喉,只要佔領了漢中,掐住了這個咽喉,就基本上拿住了蜀地的命脈。拿住了蜀地的命脈,劉備就不可能在蜀地站住腳跟。這樣一來,打下益州,消滅劉備,就成爲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一旦消滅了劉備,三國的平衡就被打破了,再要對付孫權,也不困難了。如果是這樣,那麼曹操有生之年,可能就完成統一大業了。

漢中之戰曹操是什麼表現?他最後選擇撤軍的原因是什麼?

曹操當年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對漢中之戰極爲重視,不但派出了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精兵強將前往與劉備對壘,還運送了“數千萬囊”糧食囤積在北山前線。並且,曹操還親自前往漢中指揮作戰。

但是奇怪的是,曹操在親自前往指揮作戰的時候,他不但沒有要求他的軍隊發動進攻,反而迅速就撤退了。

在撤退之前,還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曹操看見劉備的養子劉封在前線挑戰,笑着罵道:“賣履舍兒,長使假子拒汝公乎!待呼我黃鬚來,令擊之。”就是說,你這個賣草鞋的傢伙,怎麼把你的假兒子派出來和我打呀?看我把真兒子黃鬚兒曹彰叫來,讓他打你那假兒子!

曹操說這個話,一副要與劉備決一死戰的樣子。但實際上,正當曹彰星夜兼程往漢中趕來的時候,曹操卻提前撤了。結果這兩大諸侯的兒子之間有趣的大戰,最終並沒有打成。

很顯然,曹操這是一個障眼法。曹彰星夜兼程趕來,其目的是要轉移劉備的視線,掩護曹操撤退。

那麼,曹操在做好了充分準備的情況下,爲何最終撤退不戰呢?他撤退不戰,其結果就是把漢中丟給了劉備,造成劉備佔據漢中,並在漢中稱王,從而確保了蜀地的安全,也宣告曹操從此再也不能拿下蜀地,三國形勢因此形成。

我認爲,曹操親自到漢中,其實並不是來督戰的,而是來判斷戰爭形勢的。

曹操當然知道漢中非常重要,拿下漢中,對於他的意義十分深遠。但是,他雖然做好了充分準備,可是前期軍隊的戰績卻並不理想,大將夏侯淵還被黃忠斬殺了。不過,曹軍也並不是全然吃虧,他們也打過不少勝仗。比如劉備派大將陳式搶佔馬鳴閣,企圖切斷漢中與許都通道的時候,就敗給了曹操大將徐晃,死傷慘重。同時,黃忠與趙雲想搶曹操囤積的糧草的時候,也沒有成功。

總之,這場戰爭,已經打到了僵持階段。所以曹操要趕到前線,親自看看,戰場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他要評估一下。

曹操通過評估意識到,這不是一場輕易就能拿下來的戰爭。之所以說不能輕易就拿下來,是因爲劉備幾乎是聚集了全部的力量來和曹操作戰。除了關羽有一部分兵力守在荊州外,劉備已經把能夠派上的兵力都派上了。

漢中之戰曹操是什麼表現?他最後選擇撤軍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劉備不只是把所有的兵力都派上,而且所有的老百姓都派上了。老人、婦女和孩子就負責籌集糧食和押運糧食,適齡男子都奔赴戰場。這件事,由諸葛亮在成都統一的統籌安排。

從這裏可以看出,曹操與劉備的戰爭,將是一場巨大的消耗戰。就算最終把劉備打下來了,曹操的損失肯定也是巨大的。這場仗,如果繼續打下去,只可能是兩敗俱傷的結局。

如果曹操和劉備最終兩敗俱傷了,佔便宜的,只能是孫權。孫權肯定會利用這個機會,攻擊曹操的大後方。

除了會兩敗俱傷外,曹操之所以果斷撤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即便漢中打下來了,守護也是一件極爲麻煩的時候。這裏必須要駐紮重兵,才能守住。沒有重兵,很容易受到襲擊。當年張魯駐紮在這裏,就多次受到威脅。如果要駐紮重兵,糧草又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要把糧草從關中一帶運到漢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如果拿下漢中後,不能及時攻下成都,只是派軍隊駐紮在這裏,一旦曹操撤軍了,劉備很容易就反撲回來,也就把漢中一鍋端了。

總之,如果曹操想死磕拿下漢中,必然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就算拿下來了,也未必守得住。在沒有絕對把握攻下蜀地的情況下,曹操還是隻能選擇放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