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都城爲什麼要設在北京 僅僅是抵禦邊境那麼簡單嗎

明朝都城爲什麼要設在北京 僅僅是抵禦邊境那麼簡單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明朝都城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明代把首都設在北京而不是在南京,不僅是爲了抵禦邊境的威脅。

從明成祖朱棣到永樂年間起,明代的都邑便以北京爲中心,而南京則是開國皇帝指定的京城,因此也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陪都”。這樣的處置,一是因爲朱元璋在北京的崛起,整個軍事政治軍團都在北京生根發芽。

而明代一向以“孝”治國,故而北京、南京皆爲陪都,明仁宗朱高熾登基後,也曾有將京城遷往南京的想法,可惜仁宗死得太早,最終還是沒能如願。

明朝都城爲什麼要設在北京 僅僅是抵禦邊境那麼簡單嗎

南京歷來被認爲是南部經濟中心和南部地區的重要城市,之所以選擇北京作爲其首都,也是有原因的。大明皇帝,除了加固邊境,讓皇帝鎮邊,顯然是另有圖謀。

朱棣遷都北京後,依然喜愛帶兵打仗,把北方的少數民族逼得遠離長城,而成祖也十分重視長城的修建,之所以把北京作爲國都,主要是因爲有了宋朝的前車之鑑。

歷朝歷代把南京作爲首都的國度都是短暫的。所以,爲什麼要把首都定在北京,這對中國的發展有何影響?

一、守邊鎮夷

1、疾病越來越嚴重

中國曆朝歷代皇帝最大的危險在於北方各少數民族的統治,因此,要想阻止北方的異族入侵,朱棣一向提倡皇帝守國門。

他繼位後,將首都遷往北京,以應付北方的威脅。若象宋朝那樣,將北疆割讓,縱然固守長江,也是徒勞無功,只能造就一個新的元朝。

2、皇帝鎮邊軍

要抵禦北方各大少數民族的入侵,必須要培養出一支有戰鬥力的邊軍,而邊軍在北疆,一旦實力強盛,一不小心就可能發生叛亂,甚至勾結邊疆,對大明江山構成威脅。

朱棣深知邊關之地的重要性,想要加強對邊軍的控制,必須在北京設立都城,以加強對邊境的控制,一旦遷都南方,必然會面臨諸多壓力,這絕非簡單的力量制衡就能解決的。

明朝都城爲什麼要設在北京 僅僅是抵禦邊境那麼簡單嗎 第2張

二、經濟發展

1、人口與糧食

朱棣之之所以遷都北京,也是因爲他的經濟發展考慮。從唐代起,北方就是各大勢力爭霸的主要戰場,誰能得到北方,誰就能得到誰,經過這麼多年的戰爭,北方的人口銳減,士族、農業、工業都在等待着崛起。

在封建社會的歷史上,北方不斷分裂,文化、人口、農業、商業都在不斷地被割裂,而現在,北京作爲首都,無疑是一種發展的象徵。

只有有了皇帝,南方的商人們纔會願意在這裏投資,而北方的人口,也會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有了足夠的糧食和人口,就能抵擋住外來的入侵。

明朝都城爲什麼要設在北京 僅僅是抵禦邊境那麼簡單嗎 第3張

2、築起屏障

中國南方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賦稅重鎮,在南宋的時候,江南的賦稅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到了明代,更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成爲了朝廷收稅的主要區域。

因此在北面修建一座防禦工事是必須的,南方地域太過分散、太平坦,而北方則是最適宜防守的地方,而南方則是北方防線的後勤保障,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推動了明朝的興盛。

假如朱棣沒有遷都北京,抵抗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那麼東北、西北兩個地區是否還在我們的國土上還是個未知數,如果不能控制東北,華北就會立即失去,而北方一旦淪陷,南方就是遲早的事情。

三、平穩交接

1、防患未然

遷都北京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大權交接的時候,一般情況下,太子都會坐鎮京城,以防有什麼意外發生,然後在北京建立都城,“挾持”了所有的官員。

而一旦南京建立,北京就會落入他人之手,很容易就會出現兩個國家,朱棣就是典型的例子。

明朝都城爲什麼要設在北京 僅僅是抵禦邊境那麼簡單嗎 第4張

2、掌控朝堂

朝中的文武百官數量較多,爲了控制局面,必然要向北遷移,如果發生戰爭,自己的家人和孩子都在北方,那麼官員們當然要反抗,既然是在北方,那就必須要向北方發展。雖然南方的經濟實力很強,但如果北疆淪陷,那麼整個朝堂都會變得不穩定。

成祖朱棣即位後,將京城搬到北京,一是爲了穩固邊疆,二是因爲皇帝鎮邊。一是應對最大的威脅,即邊患;二是由皇帝親自駐守邊疆,可以有效地控制邊疆軍隊,避免因爲自身的力量太過強大,導致叛逆

三是將北邊的政治重心向北轉移,以恢復北部的人口與經濟,並將重心放在北部;四是在北部構築防禦工事,以防禦北方入侵,使南方能安心發展生產,供應糧食,互爲補充;最主要的是,北京的設立,可以統籌兼顧,便於政權的更替,可以防範於未然,同時也能約束羣臣的行爲。

明朝都城爲什麼要設在北京 僅僅是抵禦邊境那麼簡單嗎 第5張

朱棣親自從北京南下,把自己的親侄兒朱允炆趕下臺,自己的力量都集中在北京,自然要把首都定在北京,而南京,一向被認爲是南方的經濟樞紐,作爲一個國家的首都,有着自己的官僚體制,這也是後來大明分裂的原因。

參考文獻:《明史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