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康熙反對修長城的原因是什麼 僅僅是勞民傷財那麼簡單嗎

康熙反對修長城的原因是什麼 僅僅是勞民傷財那麼簡單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看康熙不修長城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自大清入主中原以來,從長城的防禦作用上來講,確實大幅降低,但也絕沒有到完全無用不必修葺的程度。

清代的大一統格局是通過一系列戰爭手段從而逐步實現目標的,並非一蹴而就,漠北蒙古、青海蒙古、漠西蒙古也是在這個過程中被逐個擊破收服,所以自順治入主中原並實行有效控制以來,至康乾時期,長城的修葺和維護現象十分普遍,只不過清廷不方便大肆宣揚長城的軍事化用途而已,但對長城的作用卻從未看輕。

康熙反對修長城的原因是什麼 僅僅是勞民傷財那麼簡單嗎

所謂的不方便宣揚:

①不令滿蒙聯盟出現間隙。

很明顯的問題,邊牆之外就是蒙古草原,有着近乎鐵打一般兄弟感情的蒙古部落比比皆是,你在防備誰?康熙帝經常狩獵,他真的只是爲了玩?當然不是。

一是對宗室覺羅們進行憶苦思甜教育,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蜜水裏泡大的孩子們精於騎射不要忘本。

二是與蒙古部落結集狩獵進一步培養兄弟感情,增加清廷向心力,這是有着政治意義的。

②淡化軍事壁壘的漢化色彩。幾乎歷朝歷代都在修,讓康熙承認漢化軍事壁壘對清廷有着不可或缺的防禦作用,這很難,因爲長城還有一種象徵,那就是代表着中原文明對外族侵略的反抗。

完顏雍的擔憂傳染到了後世粉絲皇太極,而皇太極的擔憂同樣也是有清一代所有皇帝的擔憂,沾上漢化問題就會觸及君主們的敏感神經。

皇太極在談和方面這麼大度,究竟在擔憂什麼?幾十萬人口被漢人淹沒。皇太極主政時期,雖然大明國力、軍力直線下跌,但局勢尚不明朗,在幾乎上億的人口中,幾十萬人所受到的威脅不僅僅是同化這麼簡單,還有着生存壓力,一旦發生問題,是否能順利跑回遼東那是個不好預估的問題。

康熙反對修長城的原因是什麼 僅僅是勞民傷財那麼簡單嗎 第2張

爲何不修?誰爲藩籬?是否不防?

①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這是康熙帝留下文字記錄的解釋,他曉喻九卿所要重點突出的是德政,所以僅從文字上來看,論述稍顯片面;

②所謂衆志成城,但僅得民心並不能憑空生出軍事要塞和防禦體系,統治者又如何利用優勢地形進行有效防禦呢?

康熙帝遍覽經史,自然知道不能放棄自身優勢與外敵在中原腹地作戰,所以雖然不修葺、新建長城邊牆,但駐軍卻實屬必要;

③不修邊牆卻有雙重屏障。即,要塞駐軍和蒙古藩籬以爲屏障。

滿蒙一體的融合局面:

有清一代,君主們不遺餘力的通過聯姻、宴飲、圍獵等方式拉攏蒙古族勢力,以異於大明的懷柔政策世世代代拉攏着草原各部落,而不大團結的蒙古諸部,在清朝統治下,區域局勢相對來說趨於安定平穩,不得不說這是路線正確的體現,清廷的這一方針是明智而有效的。

康熙反對修長城的原因是什麼 僅僅是勞民傷財那麼簡單嗎 第3張

爲何不修

康熙帝的邊牆論並非無的放矢,是什麼事誘發康熙談及邊牆修葺呢?源於古北口總兵蔡元的一次上疏奏報,內中涉及古北口一帶長城城牆,因年久失修造成損毀甚至倒塌,希望康熙帝能夠諭令工部改善、解決邊牆問題。

康熙帝:蔡元所述均屬實情,我曾經親自視察過喜峯口、古北口的邊牆,誠如所奏,一般無二。但蔡元奏請的事情不合時宜,缺乏思考和對當今形勢的觀察和判斷。

康熙帝拒絕了這個提議,並以回覆的方式曉喻九卿,可視爲一次思想教育工作。

注:康熙帝的看法和說教傾向於意識形態方面,並非闡述長城無用論。

棄修邊牆的原因有三:

①自古以來,帝王統治天下自有其立身、立國之本,國家、地域安全不能僅僅憑藉高城要塞、崇山峻嶺的堅固、險要地勢。

(例:努爾哈赤“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敢當。”

康熙帝所舉例證並不合適,努爾哈赤所謂的長驅直入實止於寧遠,且抱憾而終。倒是皇太極時期六越邊牆侵入腹地的例證似乎更爲恰當一些。)

除非沒錢,大明對邊牆的修葺幾乎從未停息,從作用上來說肯定是有必要的,但長城也能擋住源自於內部的分崩離析麼?顯然不能,民亂呢?也不能。大明帝國的覆滅,究其原因雖非單一條件促成,但瓦解於內部是根本原因。

康熙所說的就是這層意思,自秦朝以來,經漢唐宋一直到大明帝國,他們不停的修葺長城,而長城確有防禦作用,但卻不能從根本上徹底解決邊患問題。

借用主席的一句話就是:“內因是根本,外因是條件。”

康熙反對修長城的原因是什麼 僅僅是勞民傷財那麼簡單嗎 第4張

②勞民服役

輕徭薄賦一直是康熙朝的既定方針,而長城的修葺必然會給民衆帶來繁重、額外的勞動負擔,清中期道路交通不發達,如雲貴邊民按清廷要求服徭役,那麼包括長途跋涉的時間,一個青壯勞力幾乎兩年的時間就全部報廢,減產是必然現象,同時也意味着一個家庭因爲壯勞力的缺失給生產生活帶來沉重的負擔。

我以明邊爲例,分析一下所耗民壯

邊牆的修葺大多督撫級別官員參與並主持工作,因爲涉及動土問題,所以一般工期設在二八月,然後分發任務到基層各級幹部,分段施工,責任明確,工役人員的構成大多是士兵混以民壯,也有服勞役刑的犯人,但佔比極少,還是以士兵爲主,甚至有的時候純粹以士兵爲勞力,沒有補助,菜、鹽費用酌情發放外,國庫不花一文錢,這樣既能減輕民壯徭役,又能充分利用邊軍勞力,但這種情況一般難以持久,邊事吃緊,戰事爲主。

以成化年間的延綏鎮爲例,用工5萬,來自山西本地的只有1萬人,其他4萬人均由全國各地抽調而來,5萬人的生產力消失,給民衆家庭帶來極大的負擔,糧食減產對國家也不利,一是田賦問題,二是京師和九邊耗用問題,如果換成明末時期,部分防區內邊牆竟然有一半失修、坍塌,那即便是幾萬人,歷時幾年也回不去,那就是國民的災難了,不過我們也不必替古人擔憂,古人也知道盡量就近抽調民力,也知道工程可以分期分批施工。

當然例外情況也不少,比如嘉峪關一帶的修葺,士兵1.6萬,民壯3.5萬,歷時3年才宣告完成,這個關隘極爲重要,不敢延誤。

康熙反對修長城的原因是什麼 僅僅是勞民傷財那麼簡單嗎 第5張

③耗費巨大

耗費巨大且全無用處。這種耗費不只是修建,還有日常維護修葺,這些花銷足稱鉅款。銀兩耗費動輒幾萬,而且這種花費是長期穩定支出項目。

長城修葺費用,在明初期是調用戶部銀兩和我國南方地區的馬價銀(南方不產馬,也不貢馬,直接折銀。)後期沒錢了就只能挪用士兵餉銀,這是飲鴆止渴,對邊防穩固影響很大,拆東牆補西牆的結果是,長城雖具防禦作用,但無法產出,更沒有什麼利潤和效益回報,銀錢滾入則當然無法抽出,活錢拆兌爲死錢,也可以理解爲憑空消失,於是財政赤字更大。

尤其到了明末更是成爲了影響士氣的關鍵因素,士兵們一邊修葺長城一邊還要想:餉銀用命換的,明廷卻以我命(錢)填補邊牆,因爲挪用專項資金,明廷漸漸與兵士離心離德,積怨到一定程度,士兵們就又會想,明廷死不死和我沒啥關係,非說有關係那就是所欠餉銀還未給付。

另外一項耗費就是駐軍

邊牆修好,要派人去守,守衛力量要多少人,以萬曆四十八年爲例,88.5萬人,軍費不說,他們又要消耗多少資源呢。當然,清朝在各關隘同樣有駐軍,但遠不及大明的派駐規模,所以費用上相對節省了一大筆巨資。

康熙反對修長城的原因是什麼 僅僅是勞民傷財那麼簡單嗎 第6張

誰爲藩籬?

打鐵還需自身硬,所謂藩籬之說有示好和統戰的作用,但是防備卻始終沒有放鬆,清廷最放心的準軍事力量還是自家的滿八旗,所以在一些摺子上我們可以發現,關隘增兵的請示上,都有滿兵、旗兵標註,大家會發現諸如“喜峯口現有八旗兵八十名”、“駐防滿兵一千六百人”等字眼,都是特殊標註。

有清一代,清廷除了不防備滿族自身以外,沒有不防的民族,而令其戒心最重的,恰恰是關係最爲親密的也是對清廷效力最多的漠南蒙古,因爲漠南一旦有事,京師會馬上陷入危機,相對漠北、漠西來說,漠南的地理位置距離京師也最近。

比如孝莊文皇后屬科爾沁部,即便是隻看電視劇我們都能知道科爾沁部與清皇室的緊密關係,同時她們與清皇室通婚的人次也相對最多,關係已經足夠親近,但戒心並未因此減少,並且這還是盛京將軍的職責所在,所以,可以說屏藩的效果是雙向的,屏藩的反作用力同樣需要內層屏藩來防禦,毫無防備絕不是明智的選擇。

總結來說,長城關隘的把守和相應駐軍根本不可能撤裁,反倒有逐漸提升駐軍人數的動作。

康熙三十一年,於白都訥修建木城,始終設置千名以上的重兵。其重要且優越的地理位置,彰顯了清廷防控科爾沁蒙古的意圖。

雍正十年,呼倫貝爾設置駐防。

乾隆八年,哲裏木盟,所謂的防控已然變成合圍之勢。

康熙反對修長城的原因是什麼 僅僅是勞民傷財那麼簡單嗎 第7張

不修邊牆就駐軍防備,以東北三將軍爲例:

盛京將軍監督漠南蒙古哲裏木盟科爾沁六旗軍務;

吉林將軍管轄區域北臨蒙古部,監督哲裏木盟郭爾羅斯前旗;

黑龍江將軍,監督哲裏木盟三旗及呼倫貝爾索倫八旗。

大量數據表明,康雍乾時期用以防範蒙古的駐軍與日俱增,相對於皇權穩定性來說,關係是否親密只是其中的一個參考條件,而從政治角度來看,再親密的關係對長城一線駐防的決定,也起不到關鍵影響作用。

是否不防

當然要防,康熙所謂“本朝不設邊防”從正面講只是意識形態問題,操作實務來講上不設邊防無異癡人說夢。

大清一直重兵佈防原大明九邊諸多險要關隘,這是一整套軍事防禦體系,而部分防禦效果也需要長城的防禦優勢依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