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曹丞相譭譽參半 現代眼光看並不“醜陋”

曹丞相譭譽參半 現代眼光看並不“醜陋”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0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近在安陽縣安豐鄉發掘一座東漢大墓,據一些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考證,認定這就是古籍記載中的曹操高陵。此說一出,這位1800多年前的政治家、軍事家兼詩人再次浮出水面,成爲街談巷議的熱門人物。

曹丞相譭譽參半 現代眼光看並不“醜陋”

網絡配圖

曹操(公元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在《三國演義》和傳統戲曲裏,曹操是一個被定格了的大奸臣,戲臺上扮演他的臉譜,酷似丑角形象,因此“白臉曹操”也成了一句民間俗語。

那麼,歷史上的曹操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他的生平事蹟究竟是怎樣的?本文將爲您略述一二。

“鐵面無情”的青年官員

曹操出生於東漢末年一個大官僚家庭。祖父曹騰,是能夠左右朝政的宦官集團中的成員,被封爲費亭侯。宦官就是“太監”,無法生子,曹操的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據說原姓“夏侯”,來路不明。曹嵩的官也當得很大,做到了太尉,是大臣中地位最尊貴的“三公”之一。

儘管曹操出身顯赫,但他在年輕時並不是紈絝子弟,而是很有作爲的青年官員。他20歲時被舉爲孝廉,有了做官的資格,當了洛陽北部尉,這相當於京城洛陽一個區的治安官。

那時的洛陽,皇親貴戚經常橫行不法,曹操一到職,就嚴肅法紀,命人制作了十多根五色棒,懸於衙門左右,申明“有犯禁者,皆棒殺之”。大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依仗權勢,違禁夜行,曹操就命部下用五色棒將蹇圖活活打死。這一來,驕橫不可一世的貴戚們,嚇得全都老實了。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曹操獲軍職———騎都尉,受命與盧植等人去攻打潁川的黃巾軍,獲勝之後,升爲濟南相。當時濟南下轄各縣的縣官,多半依附權貴,貪贓枉法。曹操一到職,就大張旗鼓整頓吏治,一次就免去了大部分的縣官,引起很大震動。違法作亂之徒聞曹操之名,都紛紛逃避,以至“一郡清平”。朝廷後來又提拔曹操爲東郡太守,但曹操深感政治太黑暗,就託病歸鄉,讀書遊獵,做了一個隱居者。

 動亂之中成爲一方豪雄

在家隱居了沒多久,曹操就因家世顯貴,被任命爲皇帝的親信武官———典軍校尉,重返洛陽。

曹丞相譭譽參半 現代眼光看並不“醜陋” 第2張

網絡配圖

中平六年(189年),西涼刺史董卓藉着剿滅黃巾軍的名義,率大軍進入洛陽,廢少帝,扶立獻帝,後又殺太后和少帝,自封爲太師。如此亂政,引起了很大混亂。董卓想穩定局面,就拉攏曹操,上表奏請給曹操升官;但曹操不肯與董卓合流,遂改名換姓,潛逃出洛陽。

曹操到了陳留,就“散家財,合義兵”,拉起一支五千人的隊伍,決心討伐逆賊董卓。

不久,關東各州郡的長官聯合起兵,共討董卓,推舉袁紹爲盟主,曹操爲副盟主。可是聯軍統帥們懼怕董卓,十餘萬大軍聚集在酸棗(今河南延津北),不敢向洛陽挺進。曹操激於義憤,帶領自己的一支人馬向西疾進,與董卓軍激戰,終因寡不敵衆,大敗而歸,他本人也受了箭傷。

此後,青州(今山東臨淄北)黃巾軍發展迅猛,連破兗州郡縣。曹操受邀任兗州牧,率軍進攻黃巾軍,“設奇伏,晝夜會戰”,終於將黃巾軍擊敗,俘獲降卒三十餘萬、人口百餘萬。曹操收編其精銳,組成了自己的主力軍,號稱“青州兵”。

這時的曹操,儼然是一個小有資本的軍閥了,急欲擴張勢力。初平四年(193年)秋,他進兵徐州,包圍了郯縣。不久因軍糧將盡,撤圍回軍,次年再徵徐州。在這個期間,曹操麾下的青州兵所過之處,大肆殺戮,竟至“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從這時候起,曹操的性格上也開始顯現其相當殘忍的一面。

“戰官渡”奠定北方統一大業

董卓敗死後,曹操的謀士毛玠向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的建議,曹操欣然採納。建安元年(196年)八月,他親往洛陽朝見獻帝。隨即挾持獻帝遷都許縣(今河南許昌東),從此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優勢。這一策略,是曹操在漢末羣雄中迅速崛起的關鍵。隨後,曹操即被獻帝封爲大將軍、武平侯。

曹操在這一時期成功地進行了屯田,解決了軍糧不足的問題。待到兵強馬壯後,他便從建安二年(197年)起,發動了翦滅羣雄、統一北方的戰爭。

建安三年九月,曹操東征徐州,擒殺宿敵呂布。同年十二月,曹操親自率軍屯於官渡(今河南中牟北),迎擊當時實力最強的軍閥袁紹。曹、袁兩軍開戰後,相持近二個月,曹軍勢弱,日漸不支。

恰在此時,袁紹的謀士許攸投奔了曹操,建議曹操偷襲袁軍的糧倉烏巢。曹操依計,親率精銳步騎五千人,趁夜從小路偷襲烏巢,在四面放火。袁紹聞訊,只派了很少的軍隊去援救,結果烏巢不保,被曹軍“盡燔其糧草”。敗訊傳來,袁軍潰散,被斬首七萬餘。袁紹狼狽逃回黃河以北。

曹丞相譭譽參半 現代眼光看並不“醜陋” 第3張

網絡配圖

這就是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戰例———“官渡之戰”,此戰顯示出曹操高明的軍事家素質,從此統一北方再無障礙。

“火燒赤壁”成了他永久的痛

曹操此時的勢力,朝野已無人可及,於是他廢去原先最尊貴的“三公”,恢復丞相制度,自任漢朝丞相。後人稱曹操爲“曹丞相”,就是由此而來。

待北方基本平定之後,曹操又率軍南征荊州劉表。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曹軍進至新野(今屬河南),劉表病死,其子劉琮不戰而降。這時,官渡之戰後投奔劉表的劉備,正屯軍於樊城,聽說劉琮投降,便率軍向江陵撤退。曹操聞訊,親率五千騎兵從襄陽疾馳三百里,在當陽長阪(今屬湖北)將劉備追上,擊潰了劉備軍,進佔江陵。

曹操如此大舉南進,意圖是相當明顯的,就是要完成統一戰爭。據守江南的吳侯孫權,感到了巨大威脅,就命大將周瑜率軍三萬,與劉備聯軍抵抗曹操。

曹操率大軍從江陵東下,到達赤壁(今湖北武昌縣西赤磯山),雙方決戰一觸即發。由於初戰不利,曹軍遂暫駐烏林(今湖北洪湖東北),與孫劉聯軍隔江對峙。

面對強敵壓境,東吳統帥周瑜用計,命大將黃蓋率小戰船十艘赴曹營詐降,船上裝載柴草,灌以膏油,駛至距曹營二里之處時,一齊點火,借風勢直衝過去。曹營舟船頓成一片火海,水軍潰敗。曹操只得率軍從華容道(今湖北監利西北)撤回江陵,後又黯然北撤。

就這樣,“火燒赤壁”導致曹操的統一戰爭半途受挫,未能完成“克定天下”的大業,成爲他的終身之痛。

 人間至尊榮華已經看淡

赤壁之敗,並沒有影響曹丞相在朝中的權威。不久,漢獻帝又冊封他爲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

這個“魏國”並不是獨立國家,而是獻帝賜給曹操的封地,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獻帝還仿照漢初丞相蕭何舊例,准許曹操“參拜不名、劍履上殿”。

幾年後,漢獻帝冊封曹操爲魏王,地位在劉姓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曹操遂在鄴城建魏王宮銅雀臺,享有天子旒冕、車服、旌旗之制。此時的曹操,名義上還是漢臣,實際上已與皇帝無異。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率救援樊城,與關羽對峙。孫權趁機襲殺關羽,勸曹操自立爲帝,羣臣也都紛紛勸進。曹操自感功成名就,對皇帝這個名號並不熱衷,他不想廢獻帝自立,只是說:“苟天命在孤,孤爲周文王矣。”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公元220),曹操率軍返回洛陽。當月,病逝於洛陽,終年六十六歲。曹操去世十個月後,其子曹丕就以魏代漢,自立爲帝,追尊曹操爲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在病故之前,就寫好了兩份遺囑,第一份叫做《終令》,叮囑要在“(鄴城)西門豹祠西原上爲壽陵,因高爲基,不封不樹”。意思是要以山上原有的高度爲墓基,不要在墓頂封土和種樹。稍後一份遺囑叫做《遺令》,說死後要“葬於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珠寶。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臺,善待之。”此外,還提到自己藏有一些名香,可以分給婢妾。她們若無事可做,可以學習織蓆賣錢。這兩份遺囑,主要是主張喪事和善後都要儉樸。

曹丞相譭譽參半 現代眼光看並不“醜陋” 第4張

網絡配圖

曹操死後葬於“高陵”,這個高陵究竟在哪兒?古代既有說在鄴城的,也有說在安陽的,還有說在漳河邊埋下了“七十二疑冢”的。其中“疑冢”的說法,晚至宋朝纔出現,顯然不大可靠。

曹操之子曹丕的《策文》、曹植的《誄文》都描述了曹操的葬禮,說曹操死後葬在鄴城之西,入殮時穿的是補過的衣服。《三國志》和《晉書》中,也有司馬懿等人護送曹操靈柩到鄴城入葬的記載。

 曹操的歷史功績不應磨滅

對曹操的功與過如何評價,歷來爭論很大。關於他的主要功績,一般認爲有三;

一是恢復了北方的農業經濟。漢末動亂,百姓流離失所,不堪其苦。曹操重視民間疾苦,就在大辦屯田的同時,採取了各種措施,招懷流民、遷徙人口、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檢括戶籍,使農業生產得以恢復。

二是抑制了豪強兼併。曹操在控制了中央政權後,全面推行了抑制豪強的法治政策。他主張:“夫刑,百姓之命也。”起用了王修、司馬芝、楊沛、呂虔、滿寵、賈逵等幹練官吏,抑制不法豪強,“化亂爲治”,使“百姓喜悅”。

三是整頓了社會風氣。曹操用人不重虛名,要求官員要“明達法理”,厲行法治。他還提倡吏治廉潔,“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在他的提倡下,社會風氣大爲改變,“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

從總體上看,在曹操治下的北方,政治較爲清明,經濟逐漸恢復,貨幣價值穩定,百姓賦稅負擔相對較輕。他所進行的統一事業,也是有利於社會穩定和進步的。若以現代的眼光看,“曹丞相”臉上的醜陋白色,是完全可以去掉了。

至於曹操爲什麼長期以來揹負“奸賊”罵名?這與古代正統史觀有關。雖然最終“篡漢”的是曹丕,而並非曹操本人,但曹操生前威儀如天子,完全架空了皇權,被後世一些士大夫視爲“篡逆”是不可避免的。此外,他在政治鬥爭中的一些殘酷手段,也一直遭受後人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