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良是什麼樣的人 放得下才能保得住是何意思

張良是什麼樣的人 放得下才能保得住是何意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放得下才能保得住!據說,他是中國最後一個貴族

讀一部兵書、滅一個王朝、開一代盛世,這個人就是張良。

他是中國最後一個敢以“王者師”身份自居的文人。

很多人說張良是劉邦的謀士,但王安石說,漢業存亡俯仰中,留侯當此每從容。人言高祖用張良,非也,張良用高祖耳。秦滅韓,張良爲韓報仇,故送高祖入關;既滅秦矣,故辭去。

也就是說,張良只不過是躲在幕後,利用劉邦的力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推翻暴秦,爲韓報仇。從這個意義上講,劉邦和那個擲錐的大力士一樣,都是張良的傀儡,是他棋盤上的棋子。

打個比方說,張良是劉邦集團的頭腦,劉邦集團是張良的四肢。

對於其他人,劉邦非打即罵,唯獨對張良言必稱“子房”。“子房”是張良的字,喚人稱字,是尊敬的意思,尤其是對於口中從來不斷污言穢語的劉邦,相當不易。

這是敬師之禮。

因此,和劉邦手下其他人不同,張良與劉邦不是上下級關係,而是合作關係。甚至,他比劉邦還高一級,是“王者師”的人物。當劉邦做了皇帝后,張良意識到,文人可爲“王者師”的時代已經成爲美好的過去,至少出身及爲人決定了劉邦不可能成爲周武王齊桓公之類的人物,遂淡然隱退——那個周尊姜尚,湯尊伊尹,齊奉管仲的“帝王尊師”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尊師之人及尊師土壤都已不復存在。

“王者師”追求獨立的思想與獨立的人格;然而,秦以降的“帝制”使中國的精英變成了封建王朝的奴才,只能匍匐在王權的腳下苟且偷生,成爲“帝奴”。

八年的秦漢風雲是“王者師”時代的迴光返照。然而,無論是項羽,還是張良,都已無迴天之術——實際上,他們只是那個時代的遺孤,只知道那個時代的美好,但並不知道該用何種方式才能繼承併發揚當年的優秀傳統。

張良是什麼樣的人 放得下才能保得住是何意思

仔細梳理,可以發現,八年秦漢風雲,實際上就是張良、項羽兩個末代貴族的較量——兩人的目的都很簡單,就是推翻秦國,報國難家仇。劉邦則不同,有一種渾水摸魚的感覺。張良堪稱秦漢風雲的幕後總導演。在他的運籌帷幄之下,另一個末代貴族項羽被迫以烏江自刎而謝幕。

隨着項羽的故去,張良成爲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知名的傳統貴族。

之所以說傳統貴族,是因爲自秦以降,中國已經沒有貴族羣體。雖說還有極少數的人具有貴族精神,可畢竟爲數極少,稱不上是一個族羣了。

人類是世界上最龐大最複雜的羣體,就其精神意識的素質考量,大致可以分爲三個階層:貴族、平民、流氓。其分佈呈橄欖形,中間大,兩頭小,貴族處於高端,流氓處於低端,中間龐大的階層是平民。從平民到貴族沒有明顯的界線,從平民到流氓也沒有明顯的界線,但流氓與貴族就天差地別了。

貴族之所以是貴族,並不在於財富有多少,也不在於權力有多大,而在於具有一種高貴的精神,史書上稱之爲貴族精神,其有三根重要的支柱,一是文化的教養,抵禦物慾主義的誘惑,不以享樂爲人生目的,培育高貴的道德情操與文化精神;二是社會的擔當,作爲社會精英,嚴於自律,珍惜榮譽,扶助弱勢羣體,擔當起社羣與國家的責任;三是自由的靈魂,有獨立的意志,在權力與金錢面前敢於說不。而且具有知性與道德的自主性,能夠超越時尚與潮流,不爲政治強權與多數人的意見所奴役。

中國的貴族,在秦王朝之前,可以與歐洲的貴族並駕齊驅,創造出燦爛輝煌的古文明。中國的古文明並不比歐洲的古文明遜色,就是最好的證明。

隨着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創“專制帝制”時代,中國的貴族開始退出歷史舞臺。

秦始皇用商鞅之法推行二十等爵制,人不問出身,只要你地種得好,殺敵殺得多,就可以一級一級往上爬。該殺的殺,該罰的罰,從此高官厚祿地位再高,那隻能叫高官而不能叫貴族。

貴族絕對非一朝一夕可培養出來的。秦始皇以降世襲貴族都是以朝代爲斷線的。比如漢朝姓劉,唐朝姓李,宋朝姓趙,明朝姓朱。可以說,除了被歷代帝王作爲“標籤”使用的曲阜孔家,中國再沒有跨朝代的貴族。

因此,秦王朝成爲中國貴族精神衰變的拐點。

原本,項羽和張良是準備力挽狂瀾的兩個末代貴族。但可惜他們都太年輕了,項羽尤甚,由於家國亡時只有十來歲,貴族在他心裏只能成爲一個概念

張良的出身與項羽相似,都是六國貴族,都是復仇者。

張良的祖父、父親等先輩在韓國的首都陽翟(今河南禹州)任過五代韓王之相。至張良時代,韓國已逐漸衰落,但韓王待張家還是甚厚的,弱韓爲強秦所滅的時候,“良家僮三百人”,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張良出生年代大約是公元前250年,和劉邦相仿,約小上六七歲,卻比項羽大上近20歲。

正是這近20歲的差距,使得貴族精神在張良身上烙下了比較明顯的烙印,懂的貴族精神三種高貴的內涵:誠信、道義以及使命感。

但國破家亡時還是太年輕了,沒有任何從政經歷,也因此並不能真正掌握貴族制度之優越所在,更不知道該如何融進新時代。

年輕的張良曾像項羽一樣血氣方剛,對暴秦恨之入骨,他最初反秦的計劃很簡單,就是直接行刺秦始皇。

公元前230年,秦滅韓。時張良約20歲,正在淮陽學習禮法,如無意外,入朝爲官是遲早的事。但忽然間這個理想就被秦始皇給剪滅了。

年輕氣盛的公子哥兒幾乎在一瞬間轉變成一個超級憤青:遣盡家僮,弟死不葬,變賣家產,四處尋求天下勇士刺殺秦始皇。

衆所周知,他找到一個不怕死的大力士在古博浪沙,也就是今天河南省原陽縣城東郊,扔出重達120斤的大鐵錘,擊中秦始皇的副車——秦始皇倖免於難,但對此事十分惱怒,下令全國緝捕刺客。

這是公元前218年。

古博浪沙因張良刺秦而聞名遐邇。

一個人,二十歲左右若無血性,將註定沒有出息。而到了三十多歲以後仍只有血性而無深思熟慮審時度勢的頭腦,同樣會沒有出息。

古博浪沙的一錐已證明張良的血氣之勇,接下來是該磨礪他深謀遠慮本事的時候了。

刺秦後的張良改姓埋名在據劉邦家鄉沛縣不遠的下邳隱居下來。這一蟄居就是9年。

張良是什麼樣的人 放得下才能保得住是何意思 第2張

正是這一段時光,使得末代貴族張良有了學習知識,反思自己的好時機,從而將到死只有血氣之勇的項羽拋之腦後。

在這一時期,張良遇到了師父黃石公。這是張良自己對外人說的,沒誰證明這個故事是真實發生的,當然也沒人能證僞。

故事是這樣的:一天,張良幫一個很不友好的陌生老人——就是張良說的他後來的師父黃石公——穿上鞋。老人認爲孺子可教,便讓張良明早到城外的橋下等他。一連四天,張良趕到時,老人都在了,很生氣。第五天,張良乾脆睡在橋下,終於比老人早了。老人很高興,送給張良一本書,就是姜尚姜子牙寫的《太公兵法》。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爲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之士。

後世有人考證,這應當也是張良編的一個故事。一開始,張良是個“愣頭青”,年少氣盛,血氣方剛。在刺秦失敗居下邳的幾年中,張良終於有時間耐下心來學習,學會了沉穩與反思,漸漸走向成熟。

總之,不管真假,張良已化陽剛爲陰柔,從血氣方剛之年轉爲謀劃大局之年齡,爲之後成爲一代傑出謀士而打好堅實基礎。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舉兵反秦,天下大亂,各地反秦武裝風起雲涌。張良也趁機砸鍋賣鐵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大旗。但因自感勢單力薄,只好率衆往投景駒(自立爲楚假王的農民軍領袖),途中正好遇上劉邦在下邳留地發展勢力。兩人相見如故,劉邦遇事每每請教張良,張良也知無不言,劉邦則多能領悟,以張良的謀略行事。

作爲士人,深通韜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謀略的前提則是要有善於納諫的明主。張良何等聰明,果斷地改變了投奔景駒的主意,決定“暫時”跟從劉邦。

之所以說“暫時”,是因張良借力的目的除了抗秦,還有復國。所以之後一再與劉邦分合,直至楚漢結束,都算是“客居”劉邦陣營。

打個比喻,“舊韓國”是張良自小結下的姻親,雖已身陷囹圄,無望救活,但心中的道義驅使張良必須全力以赴;劉邦則給了張良美好的初戀,讓他品嚐到了愛情的甜美滋味。

不管如何,最具耐心的劉邦和最有軟功夫的張良走到了一起。聰明的大腦開始有了發達的四肢。這是天意捏合的一對最佳拍檔。天意將要用這兩個人來完成自己的意志。

有不少人疑問,張良爲何自己不稱王?應該說,張良是有過稱王的機遇和野心的,但“舊韓國”及自小受的教育,使之自我定位爲“相”,爲復國之臣。所以,他一遇到更加強大的項梁,即請項梁封韓王成爲韓王,張良自認司徒(相當於丞相),並離開劉邦。

換一句話說,張良的胸襟也決定了他不會稱王。秦漢風雲,張良和項羽其實一樣,就是報國仇家恨,而不是求取功名。不同的是,項羽陰差陽錯成爲老大,終沒耐住稱王的誘惑,卻又沒有治理天下的本事。

不過,張良也應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做王的料。他從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了“輔臣”。

不稱王並不代表不能左右風雲大勢。前面已說,張良堪稱是秦漢風雲的總導演。那麼,接下來就看看他都導了哪些戲,是否稱得上劉邦的“王者師”。

話說項梁立了韓王成後,張良“復韓”的目的達到了,即告別“初戀”劉邦,去恢復韓國地盤了。但是,韓王成比不得劉邦,張良的計謀變得左支右拙,復國數月,也只遊兵於潁川附近,時而攻取數城,時而又被秦兵奪回,遲遲未能開創大局面。

再說離開張良的劉邦,奉楚懷王命令西進秦都,但是,往西可不好打,畢竟是險關重重,到達舊韓國地界後,想起了張良,遂決定取道潁川進入關中。

就這樣,一對“初戀”在潁川相逢了,劉邦需要謀士,張良則需要藉助劉邦的力量復國,於是劉邦請韓王成留守陽翟(韓故都,今河南禹州市),而讓張良隨軍南下。

張良是什麼樣的人 放得下才能保得住是何意思 第3張

張良開始大展身手:

1,輕取宛城

公元前207年九月,軍隊抵達南陽郡。南陽郡守退入宛城固守。劉邦滅秦心切,見宛城一時難以攻取,打算繞過宛城繼續西進。這是劉邦之前慣行的招數,打得下就打,打不下就繞過去。張良認爲不妥,說宛城離秦都已不遠,一旦秦都來兵,宛城的秦兵再從後面追殺過來,劉邦軍即腹背受敵。不若假裝繞過,趁夜返回,將宛城重重圍住,以攻心之術,逼降郡守。

南陽郡守見大勢已去,又加上劉邦招降條件優厚,遂投降了,繼續做南陽郡守。南陽郡的其它城池見太守已降,也紛紛起而效之,望風而降。就這樣,劉邦兵不血刃輕取南陽,解除了西進的後顧之憂。

2,智取嶢關

拿下南陽後,劉邦率軍抵達嶢關(今陝西商州西北)。嶢關是古代南陽與關中的交通要隘,易守難攻,是通往秦都咸陽的咽喉要塞,也是拱衛咸陽的最後一道關隘,秦有重兵扼守於此。張良採取了與宛城類似卻又不同的計策。張良說,嶢關的守將是個屠夫的兒子,這種市儈小人,可以通過“威逼利誘”輕取,重兵佯攻,重利勸誘。

劉邦依計而行,嶢關守將果然表示願意獻關投降,還說要和劉邦聯合進攻咸陽。劉邦大喜,讚歎張良的妙計。不料張良卻說,嶢關乃秦之門戶,不同其他,守將願降,但其手下兵將未必服從,如果士卒不從,後果將不堪設想。再說屠夫之子,見利忘義,降後再叛,隱患多多。所以要趁其鬆懈,一舉攻克之。

劉邦大喜,遂突然發起攻擊,很快攻下嶢關,抵達霸上(今西安市東25裏)。

3,逼降秦都

小試牛刀後,張良讓劉邦繼續採納對付嶢關守將的手段,派人去利誘趙高,對他說,你幹掉秦二世,咱倆平分關中。這趙高真的就幹掉了秦二世,還派人和劉邦交涉,平分秦國。劉邦呵呵一笑,發起佯攻。趙高的美夢成空,被秦國舊族幹掉,僅僅做了46天秦王的子嬰開城出降。

可以說,如果不是張良的計策保證了軍事上的順利,劉邦不會比項羽早進關中亡秦。

4,一救劉邦

大秦居然是我的了,劉邦屁顛屁顛進了咸陽城,進了咸陽宮,哇塞,這麼大,美女這麼多,來來,先來讓老子爽一把。從這一刻起,劉邦就認爲自己是關中王了,在咸陽宮裏醉死夢生,不見任何人,這可急壞了張良,趕緊說服樊噲,直接闖入宮中,對正在爽歪歪的劉邦當頭棒喝:“項羽正星夜趕來,你是想做第二個秦二世麼?!”

劉邦立馬清醒過來,提上褲子就走,同時下令即刻查封所有的府庫財物,全軍退出咸陽,還軍灞上。同時聽從張良的計策,宣佈廢除秦朝苛法,並“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贏得三秦民心。

可以說,如果不是張良,劉邦是連鴻門宴都去不了,就給項羽攻下咸陽咔嚓了。

5,二救劉邦

鴻門宴的故事都知道了,如果沒有張良,劉邦依舊會被項羽KO。張良在這次生死攸關的鬥爭中,以其大智大勇,既巧妙地幫助劉邦安全脫離虎口,又使項羽內部埋下了君臣相隙的禍根。

6,討漢中郡

暴秦已滅,韓王成也得到了韓國舊地,又到了張良和劉邦說再見的時候了。

雖然被項羽分封到偏僻荒涼的巴蜀(先秦時期,重慶部分爲巴郡,四川成都部分爲蜀郡),心裏很不爽,但“初戀”別離,劉邦還是很大方,贈與張良大量金銀財寶。張良一轉手將劉邦給的金銀財寶都給了項伯,託他幫劉邦又討來漢中郡。這樣,劉邦建都南鄭(今陝西南鄭縣東北),佔據了秦嶺以南巴、蜀、漢中三郡之地。

張良爲劉邦討得的這漢中一郡成了最後勝利的起點,也成爲大漢民族的起點——漢王、漢朝、漢族皆由此而起。

7,麻痹項羽

“初戀”別離,依依不捨,張良送劉邦到褒中(今陝西漢中市褒城鎮)。此處羣山環抱,沿途都是懸崖峭壁,只有棧道凌空高架,以度行人。張良觀察地勢,建議劉邦過去後,全部燒燬棧道,表示無東顧之意,以消除項羽的猜忌,同時也可防備他人的襲擊。這樣,就可以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再展宏圖了。

半年前“明燒棧道”,諸王麻痹;半年後,韓信就“暗度陳倉”,復得富饒、形勝的三秦之地。張良韓信,一個“明燒”,一個“暗渡”,珠聯璧合,成爲歷史上的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也使得劉邦積累了足以與項羽對峙的資本。

張良是什麼樣的人 放得下才能保得住是何意思 第4張

8,三救劉邦

項羽知道劉邦搞定三秦後,怒不可遏,立馬就要殺將過去。張良早已預料到這一點,上書項羽說:“漢王名不符實,欲得關中;如約既止,不敢再東進。”同時,張良還把齊王田榮謀叛之事轉告項羽,說什麼“齊國正打算聯手趙國滅楚,項王不可不防啊。”

項羽本就瞧不起劉邦,再說齊國確實在眼皮底下,劉邦在西邊鬧點事,離自己還遠,便沒管劉邦,去滅田榮了。這爲劉邦贏得了寶貴的休養生息時間。

9,下邑之謀

天意該劉邦張良這對“初戀”再結合。隨着天下再次大亂,沒有掌控天下本事的項羽變得乖戾囂張,竟然殺死了韓王成,使張良相韓的幻夢徹底破滅,最終通過種種關卡,來到劉邦身邊,此後便朝夕相隨左右。明代李贄曾評論此事說:項羽此舉,“爲漢驅一好軍師。”

的確,項羽殺韓王成客觀上幫了劉邦的大忙。

公元前205年春,劉邦先佔彭城後被項羽打敗,狼狽逃至下邑,心灰意冷。正是在這個時候,張良給劉邦制定了決定後來楚漢勝敗的“下邑之謀”:

“九江王黥布,是楚國的猛將,與項王有隔閡;彭越與齊王田榮正在樑地反抗楚軍,這兩人立即可用。漢王的將領只有韓信可以委託大事,獨擋一面。大王如果能用好這三個人,那麼楚可破也。”

“下邑之謀”雖然不是全面的戰略規劃,但它構成了劉邦關於楚漢戰場戰略的重要內容。接下來的四年,劉邦基本忠實的執行了這一計策:

1)通過自己正面與項羽對峙,彭越背後打游擊騷擾的戰術,拖延住項羽;

2)離間原本和項羽關係近的英布等南方諸侯王,瓦解項羽的力量;

3)韓信一路向北,再向東,降服各路諸侯,集聚足夠雄厚的決鬥資本。

10,制止分封

公元前204年冬,項羽圍劉邦於滎陽,漢軍糧草匱乏,漸漸難撐,張良授命外出督糧。正是這個時候,劉邦差點採取了一個昏招。

這天早上,二流謀士酈食其獻計說:“昔日商湯伐夏桀,封其後於杞;武王伐紂,封其後於宋。秦王失德棄義,侵伐諸侯,滅其社稷,使之無立錐之地。陛下誠能復立六國之後,六國君臣、百姓必皆感戴陛下之德,莫不向風慕義,願爲臣妾。德義已行,陛下便能南向稱霸,楚人只得斂衽而朝!”

啥意思?一句話,刻印封王,回覆秦末舊六國,則六國君臣、百姓必擁戴劉邦。

這種話劉邦居然也信,拍手稱讚,速命人刻制印璽,使酈食其巡行各地分封。

在這關鍵時候,張良外出歸來,拜見劉邦,劉邦還得意地向張良說“圍困即日可解”。張良真是有點惱了,說這真是自尋死路:

第一,商湯滅夏後分封夏後代,是基於可控爲前提的,現在你能控制項羽並於必要時致其死地嗎?

第二,周武王分封商紂王的後代,前提是在殺了商紂王后,你現在得到項羽的頭顱了嗎?

第三,無論商周,都表彰前朝忠臣比干、箕子等,目的是鞭策本朝臣民,是爲本朝臣民樹立榜樣的,現在是你需要表彰忠賢的時候嗎?

第四,武王散發的糧食錢財都是敵國的積蓄,你現在連糧草都沒有,拿什麼去救濟貧困?

第五,把兵車改爲乘車,倒置兵器以示不用,現在鏖戰正急,不是自尋死路嗎?

第六,過去馬放南山,牛息林蔭,是因爲天下已太平。現今激戰不休,怎能偃武修文?

第七,如果你把土地都分封給了六國後人,則將士謀臣各歸其主,誰還跟你劉邦奪天下?

第八,如果你是六國之後,是向強大的楚國臣服,還是向被圍困的你稱臣?

第九,你不認爲封土賜爵是一種很有吸引力的獎勵手段,是賞賜給戰爭中的有功之臣,用以鼓勵天下將士追隨你的嗎?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還靠什麼激勵將士從而取得勝利呢?

1700年之後,明朝著名思想家李贄情不自禁地讚歎之爲“快論”。

張良可從來沒一下子說這麼多話過,他被劉邦的這一奇葩策略氣昏了。實際上,對於劉邦這般聰明的人,只說最後一兩條就夠了,立即下令銷燬已經刻制完成的六國印璽,從而避免了一次重大戰略錯誤。

不能不承認,張良已成爲洞察秋毫的謀略家和富有遠見的政治家。

由此也可見,張良也已從“復國夢”中醒來,較之昔日請立韓王,處心積慮地“復韓”的思想,已經飛躍,認識且接受了強秦滅六國的歷史洪流趨勢。

張良是什麼樣的人 放得下才能保得住是何意思 第5張

11,窮追項羽

公元前202年,兵困馬乏糧草不濟的項羽和劉邦終於坐下來劃下了楚河漢界,約定罷兵。

劉邦這次是想玩真的。但張良說,不能真玩啊,要當做緩兵之計。此時不消滅項羽,待項羽明白過來兵足將廣之後,被滅的就是你劉邦了!劉邦覺得很對,遂撕毀協議,起兵再戰。

此時的張良,早已不再是一個不計後果、只圖逞一時之快的刺客,也已經不再是那個一心求復韓國的張良。他借劉邦之力,完成了復仇大業。現在,他要繼續借助劉邦之力,剔除暴秦留下的最後一絲孽障。

在評價“張項之爭”時,著名歷史學者鮑鵬山說:樊噲在鴻門宴上指責項羽是“亡秦之續”,這個狗屠出身的傢伙果真是一刀見血。從作風上看,項羽確實是秦的邏輯延續:一樣的暴亢,一樣的強梁,一樣的迷信軍事而輕視政治,迷信人力而藐視時勢,迷信權力而輕視民心。

《史記•項羽本紀》以“鴻門宴”爲界,明顯地分出前後兩個不同的部分。鴻門宴是歷史的轉折點,也是項羽個人命運的轉折點。此前的滅秦,復仇者項羽如狂飆突起、冤鬼索債,幾乎是無堅不摧,無敵不克。他指揮倜儻,遊刃有餘,如火如荼。消滅暴秦,簡直如同風掃殘雲。

但在鴻門宴後,項羽則處處捉襟見肘,時時被動挨打,心力交瘁。並不是前期的項羽冰雪聰明,後期的項羽愚蠢笨拙,而是他的對手變了!對付名譽掃地惡貫滿盈的暴秦,項羽的軍事天才綽綽有餘;而對付一個貌似弱小實則生機勃勃的劉邦集團,他的政治才幹就不敷支出了。張良,這把綿軟的剃刀,在剃度了暴秦之後,並沒有完成他的歷史使命:還有一個同樣至剛至強至暴至亢的對手,需要他來解決。

現在是時候了。

12,虛撫韓彭

就在劉邦苦戰項羽之時,韓信已羽翼豐滿,要求封王了。劉邦當然很生氣,但張良認識到,韓信的向背已成爲楚漢之戰的關鍵所在,說服劉邦封韓信爲齊王,封彭越爲樑王,並代表劉邦親往齊地分封韓信,安撫其心,成功地解決了漢內部的權位矛盾,贏得了楚漢天平上關鍵的一個籌碼——應該說,此時封韓信,只是順水人情,因爲劉邦不封,韓信亦可獨立稱王了。

對此,東漢苟悅曾有一句極爲中肯的評價:“取非其有(指齊地本非劉邦所有)以予於人,行虛惠、而獲實福。”

穩住韓信後,楚漢戰爭的形勢發生了重大轉折,韓信先用“十面埋伏”之計兵圍項羽於垓下,繼而又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了楚軍士氣,終於打敗項羽,迫其自刎。至此,長達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以劉邦的徹底勝利而告終結。

所以,張良雖未效命疆場,可是他所提出的計謀卻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比攻殺戰場的將軍高明萬倍。在評價“漢初三傑”時,劉邦將張良置於首位:“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衆,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爲我擒也。”

宋朝著名文臣真德修亦讚歎說:子房爲漢謀臣,雖未嘗一日居輔相之位,而其功實爲三傑之冠,故高帝首稱之。

然而,隨着末代貴族項羽的去世,末代貴族張良也意識到自己的時代過去了。應該說,在他制止劉邦的荒唐分封策略時,已經認識到這一點。

首先,“帝制”就決定了“帝師”不再存在。其次,劉邦和張良確實關係很好,但從劉邦對張良的尊敬,也看出兩人並不是一路人。

翻閱史書,可以發現,兩人的關係,可用“相敬如賓”形容。然而,關鍵就是這個“賓”字,說明兩人不是同路人——一對無法成爲夫妻的戀人。

雖然張良無兵無權,甚至沒有任何職位。但從心底講,做了皇帝的劉邦還是很懼畏張良的,也可以用“又愛又怕”之詞形容。

他不知道該怎樣“褒獎”張良,所以讓張“在齊地自擇三萬戶”。

當然,憑張良的功績,足以得萬戶侯。

但從“齊地”兩字亦看出劉邦並不誠心,至少另有所慮。此時,齊地還是韓信的地盤,居然讓張良去齊地領三萬戶封地,什麼意思?你劉邦不知道張良是韓國人,他孜孜不倦的目標就是“復韓”?

這說明,劉邦不僅對韓信,骨子裏對張良也有些信不大過。當然,也或許是太信任張良了,希望讓他去制約韓信。

張良是什麼樣的人 放得下才能保得住是何意思 第6張

能洞察天下人的張良,豈能不瞭解日夜相伴的“初戀”?項羽已死,我張良的歷史使命也就完結了。你劉邦取了天下,我張良報了仇。兩人各得其所,皆大歡喜,此時分手,恰到好處。

張良已生去意,但仍不好駁了劉邦的面子,亦想曲諫劉邦,不要學殘暴的項羽。於是說:我最早和你相識於留地,對那座小城難以忘懷,你真要封就封我個留侯吧。

張良辭封的理由就是這麼簡單:我張良祖祖輩輩是韓國舊臣,暴秦滅韓後,我散盡萬貫家財,一心爲故國復仇。現在目標已經達到,很開心了。況且,國破家亡後,我已經淪爲布衣,布衣得封萬戶、位列侯,已經很滿足了。我的心願已了,從此願遠離塵世,追隨師父黃石公修仙養道了。

劉邦“乃封良爲留侯”。

張良都要修仙去了,爲什麼還要向劉邦重提留地?他大概是想借此提醒劉邦,多念些舊情吧。

貴族範十足。

不過,後世司馬光認爲張良“杜門不出”,學道求仙,完全是明哲保身。這一說法影響非常之大,但卻值得商榷。

司馬光之說忽略了“淮陰誅夷,蕭何繫獄”是在“張良謝病辟穀”之後。張良“杜門不出”之時,韓信正從齊王徙封楚王,衣錦還鄉;蕭何也正值得意之時。所以,司馬光的說法未免有些言過其實了。

實際上張良雖然智深,但是他的退隱式的自我處置方式,也不能僅僅理解爲明哲保身式的逃避,因爲他開始的目的就是爲國報仇,既然目的已經實現,那就自然可以退身出局,功名利祿原本就不是他的目標,這是他與蕭何,尤其是韓信等根本不同的地方。

正是這種出發點的不同,導致了做法的不同,同時也最終造成了結局的不同。“漢初三傑”中,最後韓信以謀反罪名被殺,蕭何也被治罪下獄,惟有張良一生平平安安。

張良用事實告誡世人:

放得下才能保得住!

只要不是爲了功名利祿而來,肯定不會遭遇因爲追求功名利祿而導致難堪結局!

然而,做到這一點太難了,如若張良非貴族出身,我想也是很難免俗的。對於常人來說,主動放棄功名利祿真的太難了。

張良悲情淒涼隱退,另一個深層因素,是源於他自身的悲劇命運。

有人說張良激流勇對是因怕“功高震主”,但張良連自身安全都無法保障,又能震到誰呢?張良既不像韓信那樣手握重兵,也不像蕭何那樣在關中和朝廷有巨大的根基。在劉邦集團,張良是韓王故人,是個外人,沒有自己的勢力網,絲毫不能威脅到劉邦。

因此,張良的隱退,還是因爲自己與劉邦那種奇妙的“賓主”關係。

前面已說,隨着年齡及閱歷的增長,張良意識到歷史的洪流已經發生鉅變,秦雖暴虐,但“分久必合”卻是天下大勢。即使揭竿而起推翻秦朝,走向統一的時代潮流也不可逆轉。因此,張良“復韓”的政治理想就只能成爲空想。

“相韓”已成空夢,張良或許有過“相漢”的念頭,但是他所忠心的,還是心底的故國。同時,他也太瞭解劉邦了,所以在最後把這一念頭也壓在了心底,當劉邦問他誰可爲相時,他推薦了蕭何。

這一刻,劉邦心中是否想過讓張良爲相?不得而知。反正,後來至劉邦病危,呂后也沒能從劉邦口中問出張良的名字。或許,他知道,天下定後,張良的心已絕塵而去——或許,他和張良都想將“初戀”做爲最美好的狀態放之心底。

張良是什麼樣的人 放得下才能保得住是何意思 第7張

呂后問劉邦:“蕭何死後,由誰來接替他呢?”劉邦說曹參。

呂后問曹參之後是誰,劉邦說:“王陵可以在曹參之後接任,但王陵智謀不足,可以由陳平輔佐。陳平雖有智謀,但不能決斷大事。”

呂后又追問以後怎麼辦,劉邦輕嘆說:“不用操那麼多心了,你也活不到那時候。”

呂后不甘心,劉邦死後,她想方設法逼張良出來做事,但都沒有成功。

張良沒有做漢之官職,是因爲劉邦知道他的目的本就不是做官,不是爲名利——劉邦當然也知道張良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卻不能給他。

張良從“帝王師”退而爲“帝王賓”,繼續和劉邦保持着既親密又疏遠的特殊關係。他和劉邦都是明白人。

劉邦死後,張良即搬離長安,在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東南的黃袍山修建了“良山道觀”及“伐桂書院”,隱居於此,教當地孩子讀書習字。

北宋時期詩人黃庭堅7歲隨父遊黃袍山,在參觀“良山道觀”和“伐桂書院”時,賦詩一首:

牧童騎牛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是啊,中國歷史上王侯將相多了去了,又有幾個人能比得了張良的名氣?!

約公元前186年,張良病逝,諡號文成侯。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