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劉邦大殺功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劉邦大殺功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邦是個什麼樣的人

衆所周知,劉邦作爲漢王朝的開國帝,統一天下,是偉大的政治領袖,那麼劉邦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劉邦大殺功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漢高祖劉邦劇照

俗話說得好,窮家孩子早當家,但是劉邦卻不一樣,他雖出生於貧寒家庭,卻不愛勞作,也不善生計,整日無所事事。家中有個會做生意的兄長,因此二人常被拿來作比較,家中長輩都不看好劉邦,他父親也常常斥責他不務正業,但劉備卻毫不在意依舊我行我素,是個十足的二流子。那麼這樣的一個人,最後又是怎樣一統天下的呢,這又不得不說起他的性格了。劉邦情商極高,懂得籠絡人心,他生性和善,愛交朋友,任泗水公期間,與官員們關係都不錯,人際圈廣泛,且樂於助人,大家都願意與其爲伍。此外,劉邦具有一雙發現人才的慧眼,他選賢任能,能夠令衆人才各司其職,各揚所長,效忠於己爲己所用,還懂得體恤民情,匯聚民心。此外,劉邦有遠大的政治抱負,深謀遠慮,目光長遠,能夠忍辱負重放長線釣大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能夠爲此不擇手段去謀取。在楚漢之爭中,劉邦雖然軍事戰術上不如項羽,但就靠着比項羽多了幾分隱忍與謀劃,且幸得衆賢臣在危難關頭爲自己出謀劃策,能夠僥倖從虎口逃脫最終反敗爲勝一舉定天下。劉邦能夠稱霸與他的性格是有必然聯繫的,他註定是個天生的領導者,有着極強的政治頭腦,且登基後所作的一切舉措,能夠令政治穩固,社會繁榮,民心所向,實在是一代君王,一代英雄。

劉邦爲什麼殺功臣

劉邦能在楚漢相爭中取得勝利,這與那些爲他賣命的功臣是分不開的。但是劉邦在登上皇位之後,就開始將那些功臣們一個個殺害,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劉邦爲什麼殺功臣。

劉邦大殺功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第2張

《鴻門宴》劉邦劇照

劉邦勝利之後,被封王封侯的人大概一共有一百多位。在這些功臣裏,蕭何、張良、韓信、彭越、英布、曹參、陳平、灌嬰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了。其中韓信、彭越、英布這三人後來被劉邦所殺。再加上之後被劉邦所殺的功臣們,我們發現,這些人當中多大數都是異姓王。劉邦爲什麼要殺這些異姓王呢?

彭越、英布等人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劉邦的陣營的,他們原本是項羽分封的19個諸侯國中的成員。劉邦在與項羽的戰爭中取得勝利,也是仰仗於這些人的連橫合作。但他們畢竟不是自己人,劉邦又怎麼會完全的信任他們呢。韓信在楚漢戰爭時,就是獨立在外的第三勢力,他的立場左右着整個戰局的走向。楚漢戰爭時,韓信還多次要挾劉邦,這樣的人,劉邦又怎麼能容得下他。

雖然劉邦封了他們爲異姓王,但都是無奈之舉。異姓王畢竟是外人,萬一他們不夠安分守己,不滿足於現狀,就會發生謀反的事情。而這些異姓王中,有一個起兵謀反,那麼整個天下的局面就又亂了。於是劉邦就將這些所有的危機扼殺在搖籃之中,在他們還沒有行動的時候,自己先行動。

劉邦的歷史故事

當年,劉邦爲了增強實力,不得不和各諸侯達成協議,形成一個反楚聯盟。在打敗了項羽之後,就將功臣們各自分封。但是這些諸侯國的勢力逐漸坐大,他們不僅有各自獨立的武裝還有獨立的行政權,這讓劉邦感到不安,這也直接威脅到了漢王朝的統治。

劉邦大殺功臣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第3張

劉邦畫像

所以劉邦就開始將各異姓諸侯王消滅殆盡,然後將他們的封地收回,分封給同姓的宗室子弟。然而劉邦的這種做法,依然沒有消除諸侯國對漢朝政權的威脅,只不過是從異姓轉到了同姓而已。

劉啓繼承皇位後,就爆發了諸侯國的叛亂,雖然劉啓派周亞夫將此叛亂平定了,但是諸侯國對漢王朝產生的影響和潛在的威脅,卻是再也無法忽視的了。

劉啓的兒子劉徹繼承皇位後,終於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他首先是削弱各諸侯的勢力,正待更進一步地舉措之時,已經爲此感到恐慌的諸侯們就來到了劉徹面前求情:“當年,先帝將封地賜給我們,就是因爲我們與皇室一脈相承,血濃於水。這樣如犬牙一般安排我們的封地,也是爲了能夠讓諸侯國更好的去保護漢王朝啊。還請您能網開一面。”劉徹沉默良久,就讓他們退下了。

之後,劉徹就頒佈了推恩令,讓各諸侯在他們死後,把封地再分封給自己的子孫,這樣在無形中就消耗了諸侯國的勢力,消除了諸侯國潛在的威脅。

這就是與劉邦有關的成語,“犬牙交錯”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