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吳三桂如何成爲史上力挽狂瀾的定大局之人?

吳三桂如何成爲史上力挽狂瀾的定大局之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吳三桂的一生圍繞着背叛與招降,一開始背叛明王朝,受李自成招降,之後又背叛李自成,受滿清族招降,最後又背叛清王朝,割據雲南,自立爲王。 

吳三桂如何成爲史上力挽狂瀾的定大局之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此立場搖擺之人,歷史對其評價也難下定論,其實吳三桂此人數次處於歷史轉折的關鍵點上,但他並未抓住時機,成爲歷史上力挽狂瀾的定局之人。

吳三桂青年時期跟隨明朝名將袁崇煥,領命於威震關內外的英雄將領,可以說吳三桂今後的仕途必將飛黃騰達,但明朝末年,時局難料,滿清族皇太極因忌憚袁崇煥的軍事才能,視他爲心頭大患,敗兵逃亡之際,不忘設下計謀,挑撥明朝君王與袁崇煥之間的信任,加之崇禎皇帝生性多疑,袁崇煥功高蓋主,此二人之間的信任早已薄如蟬翼,垂直可破。崇禎帝聽信謠言,將袁崇煥關入禁軍監牢並將其殺害,明王朝最後一道防衛也宣告破解。

吳三桂深受此事影響,對明朝忠心大大受損,故而在崇禎帝面臨李自成攻城在即,急召吳三桂搬師護京的緊要關頭,吳三桂反而不緊不慢,毫無救主之心,因此被世人詬病爲明朝的亂臣賊子。

之後,吳三桂更是犯下歷史大忌,爲紅顏與李自成反目成仇,一怒之下將滿清大軍放入關內,從此中原霸主更名改姓,漢室天下再次被異族統治,吳三桂因此被扣上了歷史罪臣的惡名。

吳三桂如此行事,你說他審時度勢也好,說他見風使舵也罷,他最終也爲自己的所作所爲付出了慘痛代價,吳三桂自清王朝建立後擁兵雲南,後趁削藩之機舉兵造反,卻被清政府絞殺殆盡,其子嗣也未能倖免。如此下場,實爲悲涼。

 

 吳三桂故居

吳三桂祖籍在江南高郵,因其父任職遼東總兵,故自幼在遼東一帶生長,因邊關常年戰亂,軍隊在何處紮營,其家就在何處,故吳三桂的童年並未有過安生立命之所,常年漂泊在外。 

吳三桂如何成爲史上力挽狂瀾的定大局之人?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吳三桂真正有安定的住所,只能從受清廷封爵,鎮守雲南算起。當時吳三桂接受清廷的封爵,並在他的藩地內大興土木,填湖建房、擴建花園,重新修建鳴鳳山金殿,將北京城那座金光閃閃的“金殿”原模原樣的照搬過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這座供吳三桂、陳圓圓遊玩欣賞的行宮,經歷百年風雨,修葺一新後,又以令世人驚歎的樣貌成爲了現今炙手可熱的旅遊景點。

金殿名勝區坐落於昆明市東郊的一座鳴鳳山上,供佔地1773畝,因此大多建築都由銅製品構成而聞名。這座經歷百年的私人豪宅,成爲了明清時期建築業的歷史、人文自然景觀的相互融合的傑作。庭院內古木蒼松、溝壑深幽,整個庭院的佈局構圖都大有深意,其中“金殿朝暉”、“鳴鳳山茶”更是昆明十景中最具代表的景色。另外天門古道、鳴鳳晨鐘、太和遺蹟、慄花風荷等更是巧奪天工、趣意盎然。

徜徉其中,由山腳舍車步行,經過迎仙橋,遇見鳴鳳勝景坊,接下來迎接你的就是“第一天門”、“第二天門”、“第三天門”,這有序排列的三道天門象徵着道家文化的最高境界。穿過天門,眼前的景象煥然一新,古樸雄壯的太和宮大門矗立眼前,拾級而上,巍然聳立的磚城別有皇家宮城的風貌,太和宮身爲中心建築就是金殿,也是整個吳三桂行宮最耗心血的點睛之筆,金殿顧名思義,大都由金屬銅建造而成,小到門窗、供桌、佛龕、神像,大到房樑、屋頂、帷幔都是由銅築成,整體建築富麗堂皇,給人一種威嚴莊重之感。 

 吳三桂八字

吳三桂生於1612年3月11日,他的名字是通過八字的時間來定的,取自當年三月開的桂花。吳三桂字長伯,是明朝末東北人,籍貫江蘇人,身材魁梧高六尺,能勇善戰,曾任職錦州總兵,勇猛無敵帶領二十多個家丁以少勝多打敗清軍救出父親。從此名氣大震,在京城暫住,認識許多王公貴族,官運開始通達。 

吳三桂如何成爲史上力挽狂瀾的定大局之人?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1631年8月皇太極對明朝發難破淩河,吳三桂帶領鐵騎反抗。

1644年李自成大軍連破數個重鎮,逼近京城。崇禎皇帝封吳三桂爲平西伯,命其救駕。吳三桂一路北上來到京城,李自成拋來橄欖枝勸其歸降,吳三桂猶豫不決,因李自成綁其妾陳圓圓,他一怒之下帶領清兵入關將李自成打敗,被清朝封爲平西王。

1657年吳三桂帶領部下斬殺明朝餘孽,鎮守雲貴,被清朝封爲平西親王。

1673年康熙命吳三桂撤藩,吳三桂不服,帶領部下反叛,被稱爲三藩之亂,自立王朝,國號爲大周。可惜,年事已高,當年就病死。其子孫後代都被清朝殺光。

吳三桂出生之時,天有異象,三月桂花開,這個人註定是個不平凡的人。他的人生性格複雜多變。衝冠一怒爲紅顏,愛美女有時勝過愛江山。有時候卻又毫無信義,在明朝當官卻當了明朝的叛徒帶領清軍入關奪政。吳三桂在明末動亂的時候,是一個執掌着歷史未來的關鍵人物。他的叛變在後世引起衆多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