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鴻章:他展現了真實的晚清 也爲後世提供借鑑

李鴻章:他展現了真實的晚清 也爲後世提供借鑑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晚清能夠在列強入侵時出現“同治中興”局面,不得不說是精英政治的結果,其中的恭親王、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若有人因爲他們的一些失敗而厭惡他們,我不得不用梁啓超對李鴻章的評價來回答他們:“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評價一個人,若只從道德角度去評價,只能評價一個人是否是君子。也就是李鴻章所講的“無事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的那一類人,雖然這類人比賣國賊好一點,但於家於國一點作用也不起。最多隻是在國家危難之時,多增一具屍體。真正的能臣都應該以實幹爲主。把權利作爲公器,發揮其最大的作用。另外,評價一個人,也要把他放到大環境中去比較,在同樣的環境下,推己及人,才能得出最公正的評價。

在《李鴻章政改筆記》中,作者以李鴻章本人口敘的方式,展現出了一個真實的李鴻章。作爲一份政改筆記,書中自然展現出了李鴻章對許多事物的認知,但我則着重觀察了李鴻章對於“臣”、及“日本與甲午海戰”這幾方面的敘述。

李鴻章:他展現了真實的晚清 也爲後世提供借鑑

看到了“臣”,我們自然就想起了官,也想起了中國幾千年的“官本位”體制,有人認爲這是儒家留下的糟粕,我卻不以爲然,孔子創下儒家學說的初衷就是爲了達到“仁治天下”,孔子強調:“學而優則仕”,其目的只是爲了建立賢者治天下的體系,也就是已逝的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強調的精英政治,可以說李光耀總理是把儒家學說發揮最大作用的政治家。然而儒家學說幾千年傳承下來,卻越走越窄,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這其中的緣由無非是儒家學說沿襲成爲一種爲統治者服務的學說。直到現在才散發其該有的光輝。因此,“官本位”並不是儒家遺留的糟粕,它只是幾千年官場腐敗,不正之風留下的副產品。本身就已經違背孔子初衷,怎麼可以把罪責怪到他老人家的學說上。在這本書中,李鴻章的敘述更是把“臣”解析的非常透徹,李鴻章把“臣”分爲六種,分別爲權臣與懦臣,忠臣與奸臣,能臣與庸臣,他劃分的標準爲,權與懦基於影響力,忠與奸基於道德,能與庸基於執行能力。

李鴻章是一位實幹家,所以毫不避諱別人說他是一名權臣,因爲他至少不是懦臣,也不是一些清談之臣,他認爲,權利乃是公器,無權你更是妄談實現抱負。他也是一名能臣,一輩子傾其所有爲洋務運動與海防,晚年垂暮之時更是離鄉遍訪歐洲各國。另外,李中堂在提到“官本位”時也說到:“當今之世,官場敗壞,做官儼然成爲漁利之代名詞,拼命做官,便似乎等同於鑽營投機。”從中,我們或許可以覺察到人們爲何對官場趨之若鶩,只是因爲腐敗盛行,若官場不正之風一直流行,那麼“官本位”就會一直存在。國家也就失去了精英政治的效果,只會浪費行政資源,降低辦事效率。

此外,李中堂一直痛恨清談誤國,不僅因爲翁同龢對於他掣肘,更是因爲李中堂認爲清談者常會漫天闊論,叫囂着,指責者執行者,而自己要麼要麼做一些小資情調的事情,不務實事。要麼什麼也不懂,滿腦子只有激進,就以李中堂簽訂《馬關條約》僞劣,罵他爲賣國者的不在少數,甚至在日本時遭到了刺殺,李鴻章在遇刺後,曾怨爲何不能一槍斃命,死矣,則名得以保全,現在卻仍要忍辱負重,梁啓超在面對這個事件時曾說“當此之際,雖有蘇張之辯,無所用其謀,雖有憤膺 之力,無所用其力。舍卑詞乞憐之外,更有何術?”然而,一羣清談者,在甲午戰爭時無能爲力,卻在此滿嘴虛言,其中可悲之處,也許只有李中堂自己知道,這也許也是一種站着說話不腰疼。正如上天美軍艦進入中國南海,滿網都是噴子在喧囂,他們不考慮利弊得失,只圖個人一時痛快,完全不顧中國其他數億人,直到昨天才看到一篇理性的評論即《南海各方輿論通病》。經濟學家張維迎教授曾提出“語言腐敗”一說,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語言腐敗,但它絕對是激進民族主義。

另外,李鴻章也是近代對日本瞭解的非常深的一個人,李鴻章在鎮壓太平軍時就曾說:“如吾中華有以自立,日本將附麗於我,窺伺西人之短長;如吾中華無以自強,日本將效尤於彼,分西人之利藪。日本之崛起,絕不在我之掌控之中,吾所能做,無非因勢利導,謀吾之自強,不自強則必受其噬。”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到李中堂的遠見。在甲午海戰之前,李中堂就常常上書朝廷:“日本陰有大志,宜陽與之結好,陰爲只備,整頓海防,”然朝廷並未採納一言,人們常說林則徐是睜眼看世界第一人,那麼李中堂可以說是睜眼看日本第一人。對於日本我們應該時刻記住李鴻章他老人家的一句話:“臥榻之側,已有勁敵酣睡,唯有自強二字。”如今,雖時代變遷,但民族性不宜改,且不可不記。

李鴻章所說的話雖屬晚清,但仍有現代社會狀況的影子,可能歷史還是有一種相似性,但李鴻章的觀點是可以借鑑的,他不僅展現了一個真實晚清,也爲現代的我們提供了一個借鑑。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