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忠肝義膽抗金英雄岳飛:忠肝義膽反而被抹黑

忠肝義膽抗金英雄岳飛:忠肝義膽反而被抹黑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秦儈

秦檜,字會之,漢族,江蘇南京人。南宋主和派代表人物,宋體字創始人。近千年來,老百姓都認爲,秦儈殺了民族英雄岳飛。故世人無不咬牙切齒的,罵其是奸臣,把它釘在恥辱板上,任後人唾罵、泄憤。

官方史書都說:秦儈以12道金牌,把岳飛從戰場召回,在風波亭殺死了它。那真相究竟是如何?我們不妨回顧當時的歷史,加以分析:

A:在歷朝歷代,能夠產生奸臣的政治環境,及其土壤的先決條件是:“昏君”。是“先有昏君,而後纔有奸臣”。但歷史告訴我們,宋高宗趙構,雖談不上是明君,但並不是昏君,至少它那個皇帝寶座,是在政治鬥爭中奪來的。

B:秦儈發出的12道金牌哪裏來的,並非假冒的。而金牌是皇帝獨有的,難道是秦儈從皇帝那邊偷的嗎?不是。

C:秦儈爲何要殺岳飛,是個人恩怨,還是其它因素?一個文官,一個武將。各幹各的。在所有的宋史中,都沒提出它兩人之間,有何利益衝突。

D:秦儈雖身爲宰相,但它憑什麼去殺同朝爲臣的,南宋四大名將之一的岳飛?在整個南、北兩宋時代,宰相是沒啥權利的。有關“軍政、財政、行政”這三政大權,都是牢牢的掌控在皇帝手中。在這種政治環境中,縱使秦儈與岳飛有個人恩怨,也許秦儈可以陷害它,但絕對殺不了它。不是想殺就能殺的,這是基本常識。

E:秦儈把岳飛抓了,皇帝沒吭聲,把岳飛殺了,皇帝也沒吭聲,這又爲何?作爲皇帝,任何文武百官都是它的臣民,岳飛由抓到被殺,不是一天兩天,還經過了大理寺審判,皇帝不知道嗎?爲何不吭聲?

忠肝義膽抗金英雄岳飛:忠肝義膽反而被抹黑

從上所述,秦儈是殺不了岳飛的,也沒必要殺它。但事實又殺了岳飛,這如何解釋呢?只能說這是皇帝的意思。雖然皇帝沒開口,但政治是講究意會、講究默契的。不用明說,揣摩就夠了。否則就解釋不通!

在戰爭年代,正是用人之際,那皇帝又爲何要殺岳飛呢?這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分析:

A:宋太祖趙匡胤的皇帝是來路不正的,是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靠不正當手段得來的。鑑於此,爲防日後武將效仿,宋太祖定了三條祖訓:“重文輕武、刑不上大夫、善待周家”。所以說岳飛只是政治體制的犧牲品。在整個兩宋,武將都是沒地位,遭排擠、大壓的。比如:北宋的楊家將,楊令公去打仗,潘仁美見死不救,這正常嗎?楊繼業戰死,中軍潘仁美見死不救,但並沒有受到處分。而文官:像歐陽修、蘇東坡等等犯錯誤了,可以一貶再貶,而不殺,這就是體制決定的。憑這就能說明一切了。

B:宋高宗登基伊始,就成立了由60多人組成的乞和團。請注意:(這不是求和團,而是乞和團),打敗仗乞和,打勝帳了還是乞和。目的只有一個,只要不打仗,怎麼樣都行。

C:岳飛唱高調,要抗金,要精忠報國。皇帝不打仗、要乞和。兩人的觀點不一致。岳飛唱反調,讓皇帝沒面子,下不了臺。岳飛的表現,若按毛丨澤東的說法:這不是反對總路線嗎?不死纔怪了。

D:前面講到,宋高宗的皇帝也是搶來的:爸爸是皇帝被金兵抓走了,哥哥是皇帝也被抓走了,由小孩子侄兒接班做皇帝。宋高宗欺負它們孤兒寡母奪了皇位。好不容易做了皇帝,若岳飛抗金勝利了,爸爸或哥哥這兩個皇帝,誰回來了,宋高宗都必須讓位。出於私心考慮,不抗金是必然的了。岳飛被殺的幾年後,宋高宗說:“若二帝既返,吾身又何屬啊?意思是若抗金勝利了,那兩個皇帝回來了,把我擺在哪個位置呀?

E:宋高宗個人性格不比前面的皇帝,相對弱些。自唐朝的黃巢起義,秀才造反,到五代十國,再到北宋的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幾百年的戰爭,打怕了。打仗要糧、要人、要錢。日夜不得安寧,非該皇帝所能接受的。

這些因公、因私的因素,促成了岳飛必死的原由了。否則,在南宋所有大將中,岳飛是名氣最小的、人馬最少的,爲何被殺?韓世忠、張俊比岳飛牛得多,爲何沒殺呢?這隻能說明,岳飛作爲一名武將,其性格過於外露、張揚。不懂得韜光養晦、不懂得察言觀色,揣摩聖意。

秦儈雖身爲宰相,但在那個時期,它只不過是個辦事人員罷了。或者說它拍馬屁拍到位了。做了皇帝想做而沒去做的事情。其根源還是皇帝要殺岳飛。

罵秦儈是奸臣,確實是冤枉了它,但有何辦法呢?背黑鍋是有政治淵源的,按孔子的儒家思想:“爲尊者諱”。歷代政治都這樣的,總不能讓皇帝老爺挨千古罵名嘛!

看來秦儈的黑鍋,是要永久的背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