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樂天派蘇軾:“醉東坡”耽酒 “夢東坡”貪睡

樂天派蘇軾:“醉東坡”耽酒 “夢東坡”貪睡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林語堂撰《蘇東坡傳》,開篇原序給蘇東坡戴了19頂桂冠,第一頂就說“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一語中的,蘇東坡當之無愧。讀東坡詩詞,不難發現:“醉東坡”耽酒,“夢東坡”貪睡,無一不顯“樂天派”本色。

樂天派蘇軾:“醉東坡”耽酒 “夢東坡”貪睡

網絡配圖

東坡現存記睡詩,《春夜》知者較多:“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後人常用“春宵一刻值千金”喻指洞房花燭夜,考東坡本意,恐怕還是沉迷“春眠不覺曉”的境界。東坡愛眠,想不入詩也難,諸如“不用撐腸拄腹文字五千卷,但願一甌常及睡足日高時”(《試院煎茶》);“要識熙熙不爭競,華胥別是一仙鄉”(《次韻張甥棠美晝眠》);“食罷茶甌未要深,清風一榻抵千金”(《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之四),不時可見。

東坡還有一首《醉睡者》:“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先生醉臥此石間,萬古無人知此意。”被紀昀斥爲“俚句”,似可反證紀昀不解睡意。今人喜以貓爲師,將“不如睡”視爲減壓法寶,屢試不爽。

人們平時睡覺,不是臥牀就是席地,蘇東坡卻嘗試過《午窗坐睡》:“蒲團蟠兩膝,竹几擱雙肘。此間道路熟,徑到無何有。身心兩不見,息息安且久。睡蛇本亦無,何用鉤與手。神凝疑夜禪,體適劇卯酒。我生有定數,祿盡空餘壽。枯楊不飛花,膏澤回衰朽。謂我此爲覺,物至了不受。謂我今方夢,此心初不垢。非夢亦非覺,請問希夷叟。”只要心靜,入夢不難,或臥或坐,悉聽尊便。

樂天派蘇軾:“醉東坡”耽酒 “夢東坡”貪睡 第2張

網絡配圖

下雨天,留客天,同時更是睡覺天。當年耕耘鄉下,逢雨頓生欣喜。有時吃罷午飯,納頭沉沉睡去,待到晚飯被人喚起,匆匆扒拉幾口,重返夢鄉漫遊。家人戲稱“連軸轉”,說是睡糊塗了。不想此種體驗,早被東坡紀錄在案:“卯酒困三杯,午餐便一肉。雨聲來不斷,睡味清且熟。昏昏覺還臥,展轉無由足。強起出門行,孤夢猶可續。泥深竹雞語,村暗鳩婦哭。明朝看此詩,睡語應難讀”(《二月二十六日,雨中熟睡。至晚,強起出門。還,作此詩。意思殊昏昏也》)。你看東坡這覺睡得,明明人行街頭,感覺如同夢遊。欲品此中滋味,至少要有兩個前提,一是雨來助興,二是心無掛礙。香巖評論此詩“極寫謫居之無聊,不涉怨怒,斯爲詩人之詩”,顯然是以己之心,度東坡之腹,皮相之論,詮釋過度。

前人評東坡詩,認爲多刺時弊,難免招惹是非。不過,像《寶山晝睡》:“七尺頑軀走世塵,十圍便腹貯天真。此中空洞渾無物,何止容君數百人。”分明是自我解嘲,不難授人以柄。他人既已借題發揮,東坡不得不出面澄清:“予昔在錢塘,一日,晝寢於寶山僧舍,起,題其壁雲:“七尺頑軀走世塵(略)”,其後有數小子亦題名壁上,見者乃謂予誚之也。周伯仁所謂君者,乃王茂弘之流,豈此等輩哉!世子多諱,蓋僭者也”(《記寶山題詩》)。這豈不是表白自己不僅沒拿野小子當回事,借古諷今,更沒把“王茂弘之流”當權派放在眼裏?東坡入仕多年,詩人本色不改,福兮?禍兮?

樂天派蘇軾:“醉東坡”耽酒 “夢東坡”貪睡 第3張

網絡配圖

俗謂是福不是禍,果然應在東坡身上。東坡因“烏臺詩案”被劾入獄,反對派欲將其置於死地。不料嗜睡愛睡反救了東坡一命。據何薳《春渚紀聞》記載,東坡對友人追憶說:當初案件審畢,一天晚上暮鼓敲過,我正打算睡覺,忽然有人進來,二話不說,往地上扔個小箱子當枕頭,倒頭便睡。到了四更時分,忽然覺得有人搖我身體向我賀喜。我翻身問他喜從何來,那人只說“好好睡,別發愁”,提起箱子走了。原來皇帝本無殺我之意,特意派個太監到獄裏觀察,見我睡得鼻息如雷,知道我問心無愧,遂把我貶官黃州。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