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北宋第一良將一場敗仗賠光國力選保住西北邊疆

北宋第一良將一場敗仗賠光國力選保住西北邊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3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北宋武將一場敗仗賠光國力,做一選擇保住西北邊疆曹彬是北宋初期的著名將領,號稱“北宋第一良將”,生前備受宋太祖、太宗、真宗寵信,官職做到了武將所能做的最高級—檢校太師、同平章事、樞密使,可謂身兼將相。死後他被贈中書令,追封濟陽郡王,諡武惠,並配饗太祖廟庭,絕對是宋代武將中最風光的一位。但論起戰績,曹彬似乎並不那麼出衆。曹彬一生征戰,主要參加的戰爭有滅後蜀、平南唐、伐契丹。滅後蜀時,他僅僅是東路軍的都監,指揮作戰方面還是以主將劉光毅爲主。平南唐時,他倒是主將了,但也沒幹多少事,只是按照水文測繪人員樊若水的指導架設了長江浮橋,衝鋒陷陣這種粗活都是潘美等人的事。

北宋第一良將一場敗仗賠光國力選保住西北邊疆

網絡配圖

雍熙三年(986年)伐契丹就更差了,潘美等另兩路軍隊勢如破竹,而曹彬率領十餘萬主力,居然把糧道給弄丟了,結果進退失據,大敗而歸,自此徹底葬送了宋對遼的戰略進攻能力。

曹彬打仗一般,但爲人“仁敬和厚,在朝廷未嘗忤旨,亦未嘗言人過失”,是個擁護領導、團結同志的好好先生。那麼僅靠人緣好,就能在雄才大略的宋太祖、心高氣傲的宋太宗手下混得好嗎?

當然不是,曹彬有很多優點,比如謙虛謹慎、廉潔愛民,不貪財、不居功等,最重要的一點是,他有一個技能,就是能洞察人心,想他人所想,可以說是個心理學專家,所以才能贏得大家的一致愛戴。在他的一生之中,幾乎沒有任何人的心思能逃得過他的慧眼。

平定南唐基本結束時,後主李煜率多位南唐大臣來到曹彬軍營請罪,曹彬用貴賓的禮節接待他,請李煜回宮換裝時,只派了幾個騎兵等在宮門外。部下暗地對曹彬說:“李煜入宮如發生意外,那可怎麼辦?”曹彬笑着說:“李煜性格懦弱,不能決斷,既然已經投降,一定不會自殺的。”

果然,李煜君臣收拾好後乖乖回來,曹彬也算功德圓滿。副帥潘美預先向他慶賀升官,因爲出征之前宋太祖就對他說:“勝了李煜以後,就任命你爲使相。”曹彬卻一笑了之,張口就是非常漂亮的套話:“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廟謨,乃能成事,吾何功哉,況使相極品乎!”潘美聽了很不開心,認爲曹彬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在兄弟面前還說這種話!曹彬這才告訴他,太原(北漢國都)還未滅,皇帝是不會兌現承諾任命我爲使相的。果然,他們勝利回朝之後,宋太祖對曹彬說:“本來要任命你爲使相,但是北漢劉繼元沒有攻滅,暫且稍微等待一些時日。”聽見這句話後,潘美偷看曹彬微笑。宋太祖發覺後,責問他爲什麼發笑,潘美不敢隱瞞,於是按實情回答,宋太祖也大笑起來,於是賜給曹彬20萬錢。

北宋第一良將一場敗仗賠光國力選保住西北邊疆 第2張

網絡配圖

一代詞帝李煜也好,堂堂宋太祖也好,他們的小心思在曹彬眼裏毫無祕密可言,那麼精明的宋太宗又如何呢?

開寶九年(976年),太宗趙光義坐上了龍椅。新皇帝即位,當務之急就是要鞏固自己的地位。特別是像宋太宗這樣得位不正的君主,尤其迫切需要建立一番功業來樹立自己的威信。國家大事無非軍政兩方面,政務權術方面,宋太宗顯然遊刃有餘,大家都能認可,那麼只有在軍事上做點成績吧!而且是太祖沒能做到的事!

宋太宗即位以來,雖然順利接管了漳、泉二州和吳越國,完全統一了南方,但那都是宋太祖打下的基礎,不能算是他的功勞。宋太祖沒能拿下的就是北漢了。北漢雖是彈丸小國,但不管是當年戰無不勝的周世宗,還是後來橫掃天下的宋太祖,都奈何不了區區北漢,即使這兩個強人親自率軍攻擊也沒用。

心理學專家曹彬顯然深刻了解宋太宗的心理活動。一次,宋太宗閒聊般地問:“當年周世宗以及我朝太祖皇帝,都曾經親征太原,但都打不下來。這是什麼原因?是城牆太高太厚,根本就不可能攻破嗎?”

曹彬作爲軍方最高長官樞密使,對並不久遠的戰史當然非常熟悉,從容答道:“周世宗時,史彥超兵敗石嶺關,軍心震恐,只能退兵;太祖時,屯兵的地點選在了甘草地裏,軍人水土不服拉肚子,所以也只好撤兵。”

“那我要舉兵征討北漢,你以爲如何?”

曹彬的回答正中宋太宗下懷:“以我國精銳兵馬,人心擁戴,征討太原如同摧枯拉朽,沒什麼不可以的!”

宋太宗大喜,不顧宰相等人的反對,於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親征北漢。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宋軍總算拿下了太原。隨後急功近利的宋太宗不顧師老兵疲,又率軍順勢攻擊契丹,衆將雖然不願去但也沒人敢勸。當時的宋軍是前朝打下的底子,將士戰鬥力都非常強,開始階段的攻勢也比較順利,但隨後在契丹名將的頑強反擊下,宋軍遭遇了高粱河大敗,損失慘重,宋太宗也中箭落荒而逃。

曹彬當時支持宋太宗北伐,受到後世很多人的批評,好像高粱河之敗是曹彬的錯。其實曹彬的話雖然是迎合了皇帝,但也並不算離譜,和北漢相比,當時宋朝確實算得上國富兵強,而且即使曹彬反對,也不見得有用。宋太宗的能力如何暫且不論,但他“沈謀英斷,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只有曹彬敏銳地捕捉到了宋太宗的志向。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擋宋太宗去追求他的偉大夢想,因此心理學家曹彬選擇了支持皇帝放手去幹,甚至不惜委屈自己。雍熙三年,宋太宗集結30萬大軍分三路發動了對遼國的北伐戰爭。曹彬擔任東路軍主帥,指揮十餘萬大軍作戰。剛開始進展順利,“敗契丹於固安,破涿州,戎人來援,大破之於城南”。宋太宗接到戰報卻“頗訝彬進軍之速,且憂契丹斷糧道”。

北宋第一良將一場敗仗賠光國力選保住西北邊疆 第3張

網絡配圖

曹彬大軍順利進佔涿州(今河北涿州市),距幽州(今北京大興區一帶)僅百多里路,牢牢盯死幽州城內的遼國大將耶律休哥,使其不敢動彈,讓其餘兩路宋軍能順利攻城略地,完美實現了作戰意圖。

但曹彬在涿州僅僅呆了十幾天就突然撤退,原因是耶律休哥果然“如宋太宗所料”劫了他的糧道!隨後曹彬退到雄州(今河北雄縣),宋太宗聞訊大驚失色,忙命曹彬與另一部會合,配合潘美等部作戰。但曹彬手下一大批悍將不服,要求再次進攻。曹彬只能率軍再次向涿州前進。但路上遇到出擊的耶律休哥,宋軍打打走走,艱難地再次進入了涿州。隨即曹彬就收到消息,遼國蕭太后大軍已在附近,隨時可能撲向涿州!曹彬不得不再次退兵,結果在半路被耶律休哥的追兵擊潰,損失慘重,直接導致整個雍熙北伐徹底失敗。

雍熙北伐的失利使北宋全部家底一朝散盡,此後再也無力發動對遼國的戰略進攻,完全轉入了防禦狀態。喪師辱國的主要責任人曹彬違抗皇命,違反戰場紀律,罪名深重。多位大臣上書,要求斬曹彬。但宋太宗僅僅把曹彬降級爲右驍衛上將軍,更在第二年再次提拔沒有任何立功表現的曹彬爲侍中、武寧軍節度使,官復原職!

宋太宗真的這麼好說話嗎?其實在雍熙北伐的史書記載中,宋太宗善於運籌帷幄、洞察先機,坐在皇宮裏就把所有可能導致失敗的因素完全考慮清楚,而曹彬如同沒頭蒼蠅,忽進忽退,沒有聽他的命令纔會失敗。那宋太宗爲什麼不嚴懲曹彬,反而在第二年又重新提拔他呢?其實可以這樣猜想,實際上是宋太宗在遙控指揮,而曹彬只是嚴格執行命令而導致失敗,失敗後又主動替領導背黑鍋。

心理學家曹彬爲了維護皇帝的光輝形象,爲了國內安定團結的局面,選擇了忍辱負重,承擔所有罵名和責任,這份苦心令人欽佩。

外人的心思曹彬能懂,自己家人當然就更瞭解了。曹彬臨終時,推薦他七個兒子中的曹璨、曹瑋擔任將官。真宗問這二位能力如何,曹彬說曹瑋能力更強。果然,曹璨、曹瑋都爲國家立下不少功勞,尤其是曹瑋後來成爲北宋一代名將,威震西北邊疆。舉賢不避親,也算是曹彬爲國家做的最後貢獻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