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堪比張良與諸葛亮:揭大明開國功臣劉基

堪比張良與諸葛亮:揭大明開國功臣劉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人們都知道,歷史上,子房張良、諸葛孔明都是了不起的偉大軍師。尤其是經司馬遷《史記》有關傳記的頌揚、羅貫中《三國演義》的渲染,此二位就更加地家喻戶曉、非常地讓人稱道了。對比這兩位先賢,元末明初的劉基,即劉伯溫,看似不如他們那樣顯山露水,實際卻毫不遜色於他們。

  只是,在劉基所處的那個特殊時期,後來者沒有史學家或名小說家寫出一部對他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作品,因而劉基沒有像上述二位那樣被廣爲渲染和傳頌。然而,事實上,劉基與子房、諸葛他們相比較,實爲有過之,而無不及也。

  後人讚賞劉基道:“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民間傳誦道:“上有諸葛孔明,下有劉基伯溫!”

堪比張良與諸葛亮:揭大明開國功臣劉基

網絡配圖

  由此可見,劉基其人,確實非比尋常。然而更要緊的是,實事求是地講,對比起子房、諸葛兩位大軍事家,這後來的劉基,尚爲今天一座亟待大力開發的歷史富礦呢。

  劉基(1311_1375年),字伯溫,諡號文成,系漸江溫州文成縣南田(舊屬青田縣)人氏。故時人稱他劉青田。他出身名門望族,自幼聰明好學,有神童之譽。

  元順帝元統元年(1333年),23歲的劉基,赴元朝京城大都參加會試,便一舉考中進士。他雖最年輕,且才華出衆,可在家閒居三年後,才被元朝政府授爲江西高安縣丞。

  作爲天子門生,他還是無比感激元朝皇帝賜給他這一施展才華的機會,以實現自幼立下的宏圖大志。所以他一出仕,就抱定要用自己的全部才能和忠誠,大幹一番事業。雖然,縣丞是個輔佐縣令的小官,劉基卻沒有因爲位卑職微而敷衍塞責。

  他勤於職守,執法嚴明,初出茅廬就鶴立雞羣,做出了政績,次次出奇制勝,斷案如神,成爲當時懲惡揚善、遐邇聞名的元末悍將。

  然而,昏庸腐敗的朝廷、貪贓的官府衙門,普遍受賄成風。而年少氣盛、清正廉潔的劉基,自然受到同僚們的嫉恨和排擠。尤其是被他得罪的那些高高在上的蒙古族官員。

  更是對他恨之入骨,羣起攻擊,造謠毀謗。雖如此,剛正不阿的他,仍不肯隨波逐流。看到在這種環境中很難作爲,劉基只好毅然投劾辭職,迴歸青田老家,閉門讀書。

  劉基第一次入仕,便名聲大振。他辭官回家不到3年,江浙行省就以儒學副提舉起用他,授行省考試官。但這次當官與前次一樣,並未長久。到任後不久,他每見不平事就激憤直言,上書揭發了監察御史失職的事。

堪比張良與諸葛亮:揭大明開國功臣劉基 第2張

網絡配圖

  上司斥責他多管閒事,所言不實。他受不了腐朽沒落勢力的排斥、誣陷和打擊,看到仕途坎坷,壯志難酬,一氣之下,又憤然辭職而去,在心灰意懶中移居杭州,寄情山水;在西子湖畔、武林山麓飲酒賦詩,遣興自娛。

  出生於詩書世家的劉基,從小聰慧過人,博學強記,熟讀詩書,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潤;又廣泛涉獵天文、地理、軍事、文學,掌握了豐富的知識,才智出衆,年輕時就在家鄉非常出名。大家都說他有魏徵、諸葛孔明之才。

  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啓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他不僅博覽羣書,博採衆長,而且注重社會實踐,還擅長比較分折,膽識過人,從而凝結出他那獨具哲學智慧的生生不息的天道觀,知必有見於行的知行觀,教爲政本、重德致用的教育觀,試之事而後識賢的用人觀,等等。

  劉基從23歲中進士,到幾次遭受排擠迫害,一直到65歲在家鄉憂鬱去世,這40多年間,滿腹經綸、才氣橫溢的他,寫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歌、散文和具有深邃內涵的政治、軍事着作。比如,原想進士及第後能建功立業、濟世報國,但入仕後,卻幾經沉浮,終不得志。追昔撫今、感慨萬千的他,歸隱青田老家後發憤着述,寫下了一部重要的傳世之作《郁離子》。

  這《郁離子》,共18章、195條,讀來膾炙人口、發人深思。這寓言體的散文故事集,篇篇短小精悍,語言生動活潑,給人以警醒與啓迪。這部着作,集中反映了劉基的政治觀點和人生哲理,主張任用賢才興政、講求誠信和諧社會是其中兩個重要的內容。

  他認爲,任用賢才是匡治天下的良藥,整頓綱紀、德刑兼濟,重用賢才是治國的關鍵;誠信是做人和處事的根本。他主張,對人才應善於培養、用其所長,“教其所不知,而不以我之所知責之;引其所不能,而不以我之所能尤之”。

  除《郁離子》外,隱劇山林的劉基,因有紅袖添香,還着有《覆瓿集》一卷、《寫情集》二卷、《春秋明經》二卷。《犁眉公集》二卷、《誠意伯文集》20卷。望着着作等身的劉基,連同在應天府的詩友宋濂也對之佩服不已。

  就這樣,劉基因此成爲那個時代智慧超羣的傑出人物,有“智聖”美譽。劉基逝世後,人們根據他參與指揮過的軍事戰役和辦理過的重大事項加以演義,逐步把他神化爲“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天師”。

堪比張良與諸葛亮:揭大明開國功臣劉基 第3張

網絡配圖

  而實際上,劉基的“神機妙算”,並非天授,而是來自於他對客觀事物的周密觀察和思考,來自於對世道人心的深刻洞察和體悟。究其劉基一生的豐功偉績,不愧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和哲學家。

  劉基一到金陵,朱元璋趕緊上前迎見,接着以謙恭態度向其請教滅元興邦、統一宇內策略。於是,劉基當即呈上早已構思擬就的“隆中對策”,即時務十八策,詳細分析形勢,列敘各項謀略方策,並提出“先滅陳後滅張”的攻取戰略。

  朱元璋聽畢,大喜過望,直恨相見太晚,立即命令有司建造禮賢館,以上賓之禮奉待劉基,並將他安排在身邊,參與機密要事的謀議。

  朱元璋的如此知遇之恩,使劉基深爲感動。他慶幸遇到明主,也大大觸發了他爲國爲民效力的夙願。於是他殫精竭慮,屢出奇謀,開始了幫助朱元璋東征西討,平陳剿張,逐鹿中原,幹出一番轟轟烈烈事業的征程。

  由此,“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便成後人對劉基歷史地位的形象概括。當時民間就有“上有諸葛孔明,下有劉基伯溫”的稱道。

  劉基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爲:“吾之子房也。”感恩劉基開國之功,朱元璋稱帝后的第三年,即封劉基爲“誠意伯”。

  在劉基去世139年後,明正德皇帝又封其爲“太師”,諡號文成。劉基作爲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偉人,其思想、智慧及人格魅力,是很值得我們今人學習借鑑的。

  縱觀劉基一生,可謂是奇才大儒,很不簡單,可敬可嘆。他雖大半生懷才不遇,但留下着作多多,讓世人獲益匪淺;他50歲後才受邀出山,時間短暫,可高瞻遠矚。

  一謀便定明朝江山,抱負得到施展;他雖年邁企望退隱,然功高震主,奇謀迭出,朱元璋既怕他有二心,又怕他被人利用,自己也因依賴他而離不開他,故始終未準他像張良那樣完全退出自己的視野。碰到朱元璋,劉基安享晚年之事,便成爲了一種奢望。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