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世民只殺這兩位功臣,一位李捨不得殺,一位李殺了都不解恨

李世民只殺這兩位功臣,一位李捨不得殺,一位李殺了都不解恨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世民是一位傑出的皇帝,很善於處理君臣之間的關係,恩威並施,雙管齊下,把一個個能人異士治理得服服貼貼,卻又使名將功臣多半得以善終。凌煙閣二十四元勳像就是例子。當時李世民年邁體衰,開始懷念往事,追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的戰鬥歲月。將他那些老部下的形象繪入凌煙閣,以爲人臣榮耀之最,此後凌煙閣功臣成爲唐代豪傑從軍報國功成名就的標誌。

李世民只殺這兩位功臣,一位李捨不得殺,一位李殺了都不解恨

凌煙閣

太宗一朝,君臣共同努力,結果出現貞觀盛世,正如太宗所言,"於茲十有餘年,斯蓋股肱罄帷幄之謀,爪牙竭熊羆之力,協德同心,以致於此。"。要做到這一點,太宗"爲人君者,驅駕英材,推心待士"的用人政策是不可缺少,而太宗爲了表彰這些功臣,就命閻立本繪畫《二十四功臣圖》於凌煙閣。比例皆真人大小,畫像均面北而立,太宗時常前往懷舊。閣中分爲三層:最內一層所畫爲功勳最高的宰輔之臣;中間一層所畫爲功高王侯之臣;最外一層所畫則爲其他功臣。

李世民只殺這兩位功臣,一位李捨不得殺,一位李殺了都不解恨 第2張

張亮

李世民一生很少殺功臣,但也有一些功臣漸漸地就不是擡舉了,所以李世民還是不得已的殺了兩位功臣,一位是他心愛的大將——侯君集,一位是心腹幕僚——張亮。但前者李世民是捨不得殺又不得不殺,殺了直接後悔,李世民每次都直接去凌煙閣對着侯君集的畫像哭泣不止。而後者張亮,李世民是真的想殺,殺之都不解恨,這位凌煙閣功臣究竟因爲什麼惹着了李世民了?

張亮早年以務農爲業,後投靠瓦崗,隸屬於徐世績部下,隨徐世績降唐。在房玄齡的推薦下,擔任秦王府車騎將軍。在洛陽招募私黨時,被告發下獄,拒不招供,因而有功,後封長平郡公,授懷州總管。

李世民只殺這兩位功臣,一位李捨不得殺,一位李殺了都不解恨 第3張

張亮

貞觀年間,張亮歷任御史大夫、光祿卿、豳夏鄜三州都督、相州大都督長史、工部尚書、洛州都督,封鄖國公,因善於行政而頗得信任;後揭發侯君集謀反,改任刑部尚書;曾擔任滄海道行軍大總管,隨軍遠征高句麗。

張亮拋棄結髮妻子,迎娶李氏。李氏生性淫蕩、驕橫,張亮對她既寵愛又懼怕。後來,李氏與人私通,張亮卻將此人收爲養子,取名張慎幾。此外,李氏還喜好巫蠱左道,交結巫師,又幹預政事,逐漸將張亮的名聲敗壞掉。

李世民

張亮在相州時,假子公孫節對他說了一句讖語:"弓長之主當別都。"張亮認爲相州是北朝舊都,弓長爲張,是自己的姓氏,心中遂生出不臣之心。後來,張亮私下對寵信的術士程公穎道:"您從前說陛下是真正的天下之主,怎麼說得這麼神?"程公穎知道張亮的意思,便稱其臥如龍形,必能大貴。張亮又對公孫節的哥哥公孫常道:"我有一個小妾,算命的說她一定能成爲王姬。"公孫常則稱在讖書中有張亮的名字,張亮大喜。

李世民只殺這兩位功臣,一位李捨不得殺,一位李殺了都不解恨 第4張

唐朝

646年,陝州人常德告發張亮私養義子五百人,蓄意謀反。唐太宗命馬周調查此事,程公穎與公孫常都證實張亮謀反。張亮辯解道:"這兩人是怕死,所以誣陷我。"隨即自述是佐命舊臣。唐太宗道:"張亮私養義子五百人,是想幹什麼,就是要造反。"百官也都認爲張亮應判死罪。唐太宗便派長孫無忌、房玄齡到獄中與張亮訣別,然後將他押到長安西市斬首,並沒收其家中全部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