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論起戰國時期會打仗的著名將領,一致公認的有四個人:白起、王翦、 廉頗、李牧。前面兩位都是當時秦國的大將,白起在長平之戰中打垮了趙括領銜的趙國軍隊,卻因爲坑殺了40萬戰俘而受到歷代的指責。後來又在秦國攻打趙國邯鄲時,稱病不願擔任秦軍的指揮官,對秦昭王的調遣響應不積極而被賜死,自刎而亡,一代戰神落得悲慘下場。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相比之下,作爲白起的後輩,同爲秦國大將的王翦要比白起聰明得多。他能夠審時度勢,左右逢源,見好就收。同樣是戰功卓著,落下的卻是智而不暴、勇而多謀的好名聲。更難得的是亂世之下得以高壽善終。

王翦,出生在關中頻陽(陝西富平)。那裏有個到賢鎮,傳說因爲春秋時晉國公子重耳逃難時到過此處,而得名。

王翦的墓葬就在那裏,眠眠也曾去那裏一遊。特別的是,在他的墓冢一側還排列着六個小墓。據說,其中埋着的是被秦國最終滅亡的其它六國君王的衣冠等物品,爲的是表彰王翦爲秦國統一天下所立的戰功。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第2張

王翦的早期經歷沒有什麼記載,他的戰功都是在秦始皇嬴政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中國時期。從時間推算,他應該是嬴政的曾祖秦昭王時期就躋身軍界。嬴政的祖父秦孝文王在位僅僅三天就去世了,而嬴政的父親秦莊襄王在位也只有三年之久。

所以王翦的才能顯露,建功立業都是在嬴政當秦王的時期。秦朝建立時,王翦已經老邁退隱,幾年後離世。

 02

在掃滅六國,建立統一國家的大業之前,王翦幫助秦王嬴政完成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剷除呂不韋和嫪毐(laoai)兩大勢力。

秦王嬴政即位時年僅13歲,由權傾朝野的相國呂不韋把持朝政。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第3張

呂不韋

呂不韋本是衛國人,很有生意頭腦,靠着倒買倒賣成爲擁有千金家產的富商。他到趙國都城邯鄲去經商的時候,結識了留在趙國作爲人質的異人。

異人是秦昭王的孫子,太子安國君的兒子。這個異人只是安國君20多個兒子中的一個,而且還是不受寵愛的小妾夏姬所生,送到趙國做這個既危險又潦倒的人質也是說明他本不受待見。

可是呂不韋見到異人這個落難王孫,卻從中發現了巨大的投資價值。他認爲異人是個奇貨,可以囤積起來,等到高價時售出。這也就是成語“奇貨可居”的由來。隨後他就與異人拉關係,不僅送給巨金供他廣交賓朋,還將自己如花似玉的侍妾趙姬送給了異人。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第4張

另一方面,他又來到秦國,通過送重禮賄賂的手段,說動安國君的那個最寵愛但卻沒有親生兒子的華陽夫人,將異人選作自己的兒子。

等到秦昭王死後,安國君成爲秦王,也就是秦孝文王,異人順理成章成爲了太子。沒想到秦孝文王登位才幾天就去世了,於是異人成爲了秦王,也就是秦莊襄王。

不能不說呂不韋這人眼光獨到,手段高超,而且認準之事不惜本錢。一件原本毫無可能的事情,經過呂不韋這麼拐彎抹角地一番操作,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可是居然成功了!而且還有傳說,趙姬送給異人的時候,肚子裏已經有了呂不韋的種,此子生下來就是嬴政。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第5張

少年嬴政

秦莊襄王自然不會虧待幫助自己上位的好友,呂不韋被封爲相國。誰知莊襄王也是短命,三年之後就去世了。輪到13歲的太子嬴政即位,嬴政繼續拜呂不韋爲相國,還尊他爲“仲父”,呂不韋一時權傾朝野。

呂不韋不僅把持朝政,還繼續又與太后、也就是他的舊相好趙姬偷情,後來看到秦始皇日漸長大,害怕事情暴露,於是設法撇清這種關係。他獻上一個名叫嫪毐的假宦官給太后享用,自己金蟬脫殼了。

嫪毐與太后在秦國故都雍城居然生下了兩個私生子。在一次喝醉酒後嫪毐對一個大臣斥責說:“我是秦王的假父,你竟敢惹我。”被人舉報給秦王。在太后的幫助下,嫪毐被封爲長信侯,有了自己的領地。他網羅黨羽,建立了僅次於呂不韋的一股龐大的勢力。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第6張

嬴政21歲那年,前往雍城,在蘄年宮舉行冠禮。王翦派出三萬精銳軍隊保護秦王西行。自己坐守國都咸陽,調遣兵力,嚴陣以待,防止呂不韋伺機生變。

在雍城那邊先出事了。嫪毐因罪行敗露,先下手爲強,發動起叛亂,攻打秦王嬴政所在的蘄年宮。嬴政早已察覺,預先在蘄年宮佈置好三千精兵。叛軍被打敗,嫪毐落荒而逃,不久便被捉拿。隨後被處以車裂,曝屍示衆。嬴政又把太后遷進了雍城的棫陽宮,嫪毐與太后所生的兩個私生子也被弄死了。

嫪毐集團被清洗了數百人,此事呂不韋當然也難逃其咎,隨後就被免去了相國的職位,放逐到蜀郡。不久,呂不韋害怕日後被殺,自己飲毒酒自殺。一舉剷除了兩大勢力,秦王嬴政開始全面掌握國家權力。

03

公元前239年,嬴政發兵再度攻打趙國,由其同父異母的弟弟長安君成嶠爲主將,樊於期爲副將。不料,長安君在樊於期的極力慫恿下,在屯留這個地方臨陣倒戈,舉兵反叛,投降了趙國。

嬴政派王翦前往平叛。王翦瞭解到長安君反叛,是因爲樊於期唆使他以正統血統取代嬴政。於是寫了一封信,讓一名說客混進叛軍,將信帶給了長安君。信中先曉之以理,告訴他孤立無援的叛軍在強大的秦軍面前無法生存,接着以秦王與他之間是骨肉至親來動之以情。王翦對長安君承諾,只要悔過自新,自己就在秦王面前保他無事。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第7張

恩威並施之下,長安君歸降,叛亂平息。樊於期見大勢已去,逃奔燕國。不過,秦軍攻入屯留後,秦王嬴政還是命令王翦將這個弟弟長安君成嶠砍了頭。

 04

王翦的本事當然主要還是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戰場上。公元前236年,秦國統一六國的決戰開始了。這場前後持續15年的戰爭,除了在6年前最先被滅亡的韓國外,其餘五國都是王翦或者他的兒子王賁帶兵攻克而滅亡的。

秦軍首先動手的是他的宿敵,曾經的最強勁對手趙國。24年前的長平之戰,秦將白起騙殺趙國戰俘40萬,讓趙國元氣大傷,從此國力大大衰退。不過趙國仍然不乏能打仗的名將。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第8張

此時老將廉頗早已因爲受到排擠,鬱郁不得志而先後投奔了魏國和楚國,並且已經在幾年前死在楚國的壽春。但是趙國仍然還有戰國四位名將之一的李牧。

這個李牧,開始時長期駐守北邊的代地雁門郡,防備匈奴的侵犯。曾經佈下奇兵大敗匈奴,消滅敵軍十多萬人馬,打得匈奴單于落荒而逃。十多年間,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

公元前234年,秦軍攻取了趙國都城邯鄲南邊的平陽等地。第二年又從上黨往東,越過太行山從北路深入趙國後方,攻佔了宜安等地,直逼邯鄲。危急之下,趙王趕緊從雁門調回李牧,任命他爲大將軍,率部南下,指揮趙軍反擊秦軍。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第9張

李牧

李牧率部與邯鄲派出的趙軍會合後,在宜安附近與秦軍對峙。他看到秦軍之前連續獲勝,士氣正高。於是採取築壘固守的戰術,先避免出戰,意圖等到秦軍疲憊時,再伺機反攻。

秦軍大將桓齮見李牧拒不出戰,覺得秦軍遠出,不利於持久戰。於是他率主力進攻宜安東北的肥下,企圖誘使趙軍去增援,等趙軍離開營壘後,乘機將其殲滅。李牧識破了秦軍的計謀,並不爲之所動。

秦軍主力離開後,宜安營中留守的兵力薄弱,加上秦軍對於趙軍堅守不戰習以爲常,戒備也鬆懈了。李牧乘機發起進攻,一舉俘獲了全部留守秦軍和輜重糧草。李牧判斷桓齮必定會回來救援,於是派出一部兵力從正面阻擊,而將主力佈置在兩側。當正面趙軍與撤回秦軍接觸時,立即指揮兩翼趙軍實施鉗攻。經激烈戰鬥,大破秦軍。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第10張

兩年後,秦軍再次從南北兩路攻打趙國,依然被李牧打敗。

公元前229年,秦王嬴政乘着趙國遇到災荒,國力衰弱,派大將王翦率領數十萬主力圍攻趙都邯鄲。趙王任命李牧爲大將軍,司馬尚爲副將,全力抵抗入侵秦軍。

王翦知道有李牧在,秦軍在戰場上難以速勝。於是讓秦王再行反間計,派奸細進入趙國都城邯鄲,用重金收買了趙王的寵臣郭開,就是那個以前誣陷廉頗,使得趙王用趙括換下廉頗的傢伙。郭開散佈流言,誣陷李牧和司馬尚勾結秦軍,準備背叛趙國。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第11張

昏聵的趙王臨戰聽信讒言,立即委派趙蔥取代李牧。並且暗中佈置圈套捕獲李牧後殺害了他。李牧一死,趙國再無人有能力統兵與秦軍對抗。三個月後,王翦乘勢進攻,趙軍大敗,主將趙蔥戰死。秦軍攻下邯鄲後,俘虜了趙王。趙國公子嘉逃到北邊的代地,自稱代王。此時趙國實際上已經滅亡了。

05

攻滅趙國的同時,秦國也已經兵臨燕國。燕國知道無力抵抗,太子丹僱傭勇士荊軻去刺殺秦王,情節十分悲壯,結果卻失敗了。

秦王怒不可遏,命令在趙國作戰的王翦率兵轉而攻打燕國,在易水大敗燕軍。第二年10月,王翦攻陷燕國都城薊(北京),燕王喜與太子丹率殘部逃往遼東。秦軍緊追不捨,燕王無奈只好殺了太子丹向秦國求和,自己在遼東苟且偷安。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第12張

掃滅北方的韓、趙、燕三國後,地處中原的魏國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這次輪到王翦的兒子王賁出場了。

魏國沒有力量出戰迎敵,只能固守都城大梁(開封)。魏王派人向齊國求救,沒被理睬。王賁率大軍很快圍住大梁,他挖了一條溝渠,把黃河水引向地勢低窪的大梁城。淹灌三個月後,原本堅固無比的城牆經不住浸泡而發生倒塌。魏王只好投降,不過還是被殺了,魏國隨之滅亡。

06

下一個目標是地廣人衆的楚國。秦王先是派了青年將領李信和蒙恬率兵20萬南下討伐。秦軍開始進展順利,後來楚國大將項燕在城父這個地方結集了幾十萬軍隊發起反擊。秦軍中了埋伏,7名將領被殺,損兵折將,大敗而歸。

秦王這才發覺,老將王翦在戰前所要求的,必須有60萬兵力才能進攻楚國的估計是有道理的。於是他親自登門向王翦表示歉意,並且要他帶兵征討楚國。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第13張

王翦率軍出征那天,秦王帶領羣臣,親自到灞水邊設宴餞行。秦王賜御酒給王翦,王翦雙手端起酒杯說:大王,出征前我有個請求,能不能賞賜一些良田大宅給我,以備頤養天年,並作爲留給子孫的產業。秦王說:“將軍出發吧,難道你還憂慮貧窮嗎?”

王翦說:“據老臣所知,以前爲大王征戰的將領,即使功業彪炳,也不會得到封侯重賞。所以趁着大王重用我的時候,但願早點賜給我。”秦王大笑。王翦出發後,竟然又先後五次派人回去向秦王索取賞賜。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第14張

有身邊心腹問王翦:“將軍這樣求賞不怕激怒大王招來殺身之禍嗎?”王翦笑道:“我這樣做正是在避禍,如今我掌握全國的兵力,大王怎麼會對我放心呢?如果有人誣陷我擁兵自立,大王必會對我起殺心。我以這種方式讓大王覺得我只是一個貪圖安逸和錢財的人,纔會打消大王的疑慮和擔心。”

王翦率領60萬大軍殺向楚國。到了前線後,卻修起壁壘,並不出戰。楚軍屢次挑戰,哪怕是到陣前辱罵,他也不理睬。王翦命令全軍好好休息,養精蓄銳。自己也經常到將士中間看望,關心備至。將士們都很愛戴自己的統帥,躍躍欲試,只等令下。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第15張

秦軍一連幾個月無所作爲,不僅項燕琢磨不透,就連秦王也不耐煩了,屢屢派人催戰,但王翦依然我行我素。後來項燕以爲秦軍只不過是來這裏駐防的,也就不怎麼把秦軍放在心上了。楚軍中因爲整天無所事事,瀰漫起煩躁和懶散的風氣。

過了一段時間,王翦問部將,營中兵士們都在做些什麼。部將告訴說,都在作投擲石塊和跳躍之類的比賽,都想顯顯身手了。王翦十分高興,認爲這時候可以用兵了。

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心理戰中,原本謹慎的項燕終於按捺不住了。他下令楚軍向東移動,企圖牽動秦軍。然而這個決定爲時已晚,反而被王翦抓住了這個機會。乘着楚軍拔營之際,60萬虎狼之師傾巢而出,以排山倒海之勢殺向前去。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第16張

楚軍沒有防備,倉促後撤。秦軍乘勝追擊,在蘄地(安徽宿縣)大破楚軍。項燕見主力被殲滅,知道大勢已去,悲憤自殺。此後不到半年時間,楚國的大片國土統統陷入秦軍之手。第二年,王翦率軍攻破楚國都城壽春,俘虜了楚王,楚國滅亡。

凱旋歸來後,王翦隨即交出兵權,告老還鄉。秦王自然是大喜過望,封王翦爲武成侯,賞賜給他很多金銀和田地,讓他榮歸故里。

07

這時只剩下最後一個離得最遠的齊國了。齊國從來不敢得罪秦國,遇到其它諸侯向他求援總是作壁上觀。等到其它五國統統被吞併,齊國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王賁統兵,首先剿滅了遼東燕軍,俘虜燕王。回師途中又在代北俘獲趙國殘餘代王,然後由燕地乘虛直逼齊國。齊王建慌忙在西邊集結軍隊,準備抵抗。王賁避開西線齊軍主力,從北面直插齊國都城。沒過幾天就攻陷了臨淄,齊王束手就擒。秦國統一六國的戰爭就此結束。

縱觀戰國四大名將的結局,白起和李牧都是被自家君王所殺,而廉頗也是暮年悽楚,不得志鬱鬱而終。只有王翦審時度勢,知足善退的處世哲學使他得以全身而退。

與白起廉頗同爲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他得善終? 第17張

不過他保得自己獨善其身,卻沒能保證他的子孫平安無事。王翦大敗項燕15年後,在秦末各地起義軍風起雲涌,昔日諸侯紛紛復國的時候,秦朝與楚國之間發生了一場鉅鹿之戰。

雙方的主帥正是王翦的孫子王離和項燕的孫子項羽,結果項羽破釜沉舟,全殲了十倍於己的秦軍,王離也被生擒,下場可悲,也算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小小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