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姜維爲何沒能阻止蜀漢的滅亡?真相是什麼?

三國時期姜維爲何沒能阻止蜀漢的滅亡?真相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5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姜維,字伯約,三國時期蜀漢著名軍事家。今天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在老版的《三國演義》電視劇中,很多人應該記得這樣一個情節:蜀漢滅亡後,姜維策動鍾會造反,結果兵變失敗。而這,不僅讓姜維恢復蜀漢的計劃落空,還導致其被亂兵所殺。在姜維被殺後,衛瓘對着姜維說了一句話——蜀漢滅亡,非將軍之過也,也即蜀漢的滅亡,至少不是姜維一個人的問題。

更爲關鍵的是,如果回看魏滅蜀之戰中的過程,姜維不僅拼盡全力,更展現出了高超的指揮藝術。在這場戰役中,魏國出動了三路大軍進攻蜀漢,分爲鄧艾大軍、諸葛緒大軍、鍾會大軍。對此,姜維先和鄧艾交戰,再晃飛了諸葛緒,之後又成功攔住了鍾會大軍。當然,雖然姜維成功抵擋了兩路大軍,卻還是無力迴天。

具體來說,魏滅蜀之戰是三國後期的吞併戰,也是強者消滅弱者的一場戰爭。在時間上,魏滅蜀之戰始於公元263年8月,彼時,掌握魏國大權的司馬昭,決定先消滅相對弱小的蜀漢,再進攻東吳。在兵力上,曹魏一方動用了18萬大軍,派遣鍾會、鄧艾、諸葛緒三路攻蜀。

其中,鍾會率領的是主力,大約有10萬人,鄧艾和諸葛緒則分別有數萬兵馬。也即在司馬昭的計劃中,鄧艾和諸葛緒都只是偏師,主要目的就是用來圍堵姜維的,而消滅蜀漢的重任,則放在了鍾會肩上,這也是鄧艾滅蜀後,鍾會異常憤怒的原因之一。與此相對應的是,就蜀漢一方來說,總共兵力只有10萬人。其中,姜維手上有5萬左右的兵力,其餘5萬兵力則分佈在蜀漢各地。

三國時期姜維爲何沒能阻止蜀漢的滅亡?真相是什麼?

由此,在魏滅蜀之戰中,曹魏出動了18萬大軍,而蜀漢實際可以調動的兵力,只有8萬人左右,畢竟還有部分兵力要鎮守永安和南中等邊境地區。此戰開始時,姜維遠在沓中,也即今甘肅省舟曲縣一帶,距離蜀漢的門戶漢中相距甚遠。按照司馬昭制定的方案,西路鄧艾主攻沓中屯田的姜維,中路諸葛緒負責切斷姜維後路,東路鍾會軍則主攻漢中諸城。

在此基礎上,姜維先是和鄧艾交戰,就鄧艾來說,首要任務就是拖住姜維,促使姜維無法支援漢中地區,這樣鍾會大軍就可以長驅直入,兵臨成都了。對此,作爲諸葛亮的傳人,姜維也看出了一點,於是,姜維在剛一交手後,就立即擺脫了鄧艾,率軍往東疾行。但是,在這一過程中,諸葛緒的大軍成爲了攔路虎。

對於諸葛緒,雖然和諸葛亮來自於同一個宗族,不過,大家各爲其主,自然不會對蜀漢手下留情了。雖然諸葛緒能力一般,但是,姜維沒有時間跟諸葛緒慢慢交手,畢竟,鍾會大軍已經進入到了漢中之地,還攻破了陽安關口,接下來,鍾會只要再攻破劍閣,那麼蜀國都城成都就基本上門戶大開了。所以,姜維需要跟時間賽跑。

於是,姜維兵行險招,劍走偏鋒,故意率軍向北方行進,擺出要截斷諸葛緒大軍後路的架勢,這讓諸葛緒非常緊張,於是也順勢向北方撤退,等到諸葛緒撤退後,姜維又突然饒了一圈,繼續向東南方向行軍。通過這一招蛇形走位,姜維不費一兵一卒,就晃飛了諸葛緒,也即擺脫了對方的防守。在晃飛諸葛緒之後,姜維成功在鍾會之前趕到了劍閣,堵住了鍾會大軍進攻成都的道路。

三國時期姜維爲何沒能阻止蜀漢的滅亡?真相是什麼? 第2張

最後,事已至此,姜維通過不可思議的行軍方式,擺脫了鄧艾大軍和諸葛緒大軍,成功來到劍閣,擋住了鍾會的去路。對此,雖然鍾會有10萬大軍,卻無法攻破姜維的防守,雙方就在劍閣僵持住了。衆所周知,諸葛亮北伐時,數萬大軍都存在糧草補給不足的問題,而就鍾會的10萬大軍,也在糧草補給上存在較大的壓力。所以,如果沒有鄧艾偷渡陰平,突襲到蜀漢都城成都,鍾會大軍很可能因爲糧草供給困難而撤軍,而姜維完全可以藉此機會重新部署防守,從而推遲蜀漢的滅亡時間。

綜上,在魏滅蜀之戰中,姜維向我們展現出了高超的指揮藝術,憑藉5萬大軍擋住了曹魏的兩路大軍,共計10多萬人。但是,魏國不止一個鐘會,還有一個絲毫不遜色於鍾會的鄧艾,這讓姜維的所有努力,最終伴隨着後主劉禪的投降,從而付諸東流。因此,蜀漢之滅亡,絕非姜維一人之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