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蜀漢滅亡與姜維有何關係?原因是什麼?

三國時期蜀漢滅亡與姜維有何關係?原因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蜀漢,三國之一,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跟着小編一起探尋。

根據《三國志》、《華陽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姜維原本是曹魏的將領,但是,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對於姜維這位人才,諸葛亮曾評價道:“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須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由此,從諸葛亮的評價中,可以發現其對於姜維這位人才的器重。正是在諸葛亮的器重和培養下,姜維在蜀漢將領中逐漸嶄露頭角。在此基礎上,很多人更是將姜維視爲諸葛亮的傳人。不過,因爲姜維多次北伐中原沒有取得較大的成功,其在歷史上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的。

具體來說,在費禕去世後,姜維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互有勝負。但是,到了蜀漢後期,多位蜀漢大臣開始反對姜維繼續北伐中原。比如諸葛亮之子諸葛瞻,曾建議要後主劉禪剝奪姜維的兵權。至於宦官黃皓,更是對姜維步步緊逼。基於此,姜維在公元263年之前前往沓中屯田避禍,等到曹魏大軍進攻蜀漢的時候,姜維雖然退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但是,鄧艾卻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敕令姜維向魏軍投降。在後主劉禪向鄧艾歸降後,意味着蜀漢的正式滅亡。對於蜀漢的滅亡,姜維顯然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三國時期蜀漢滅亡與姜維有何關係?原因是什麼?

對此,在筆者看來,就蜀漢的滅亡,姜維的責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諸葛亮一生只進行五次北伐,與此相對應的是,姜維前後則進攻中原十多次。所以,非常明顯的是,對於本就弱小的蜀漢,因爲姜維的頻頻動武,自然是更加虛弱了。儘管姜維是在貫徹諸葛亮攻勢防禦的理念,但是,過猶不及依然是不變的真理。另一方面,姜維改變漢中地區的防禦策略,導致魏滅蜀之戰中,曹魏大軍得以相對容易的突破漢中防線。因爲以上兩點,姜維自然遭到了負面的評價。不過,在姜維去世後的80多年,一封臨死前寫給蜀漢後主劉禪的書信被發現了。看完信後,後人感嘆諸葛亮真的沒有看錯人。

西晉末年,天下大亂。在此背景下,李雄於公元304年攻下成都,稱成都王,公元306年正式稱帝,國號成,史稱成漢。公元347年,掌握東晉王朝大權的桓溫率兵攻打成漢,李勢投降,成漢的殘餘勢力在2年後也被東晉徹底消滅。在桓溫攻佔成都後,他的手下發現了一封姜維寫給劉禪的密信,對此,在筆者看來,這份密信應該寫於蜀漢滅亡後,也即公元263年的冬季前後。在這份密信中,姜維向後主劉禪表示:“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華陽國志》七)。

三國時期蜀漢滅亡與姜維有何關係?原因是什麼? 第2張

最後,對於姜維來說,這份信的內容非常簡短,意思更加非常明瞭,也即讓後主劉禪隱忍一段時間,自己正在圖謀恢復蜀漢,也即希望達到“日月幽而復明”的目標。對此,《蜀志·姜維傳》注引《晉陽秋》則記載:“欲僞服事鍾會,因殺之以復蜀土”。也即在蜀漢滅亡後,姜維不僅率領手下歸降鍾會,還爲之出謀劃策,促使鍾會在264年在蜀地造反。在此基礎上,等到鍾會和司馬昭互相攻伐的時候,姜維再尋找機會來恢復蜀漢。當然,計劃趕不上變化,不僅鍾會沒有造反成功,姜維更是以身殉國。但是,一封80多年後背發現的密信,也即姜維爲之付出生命的豪賭,都彰顯出姜維對於蜀漢的忠誠,以及對於諸葛亮知遇之恩的報答。綜上,姜維一句發自肺腑的“日月幽而復明”,讓後人感嘆嘆孔明能瞑目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