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元璋有多重視養老?揭祕明朝的養老政策

朱元璋有多重視養老?揭祕明朝的養老政策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古以來,中國就一直有尊崇孝道的傳統美德,而養老又是孝道中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養老問題也一直被歷朝歷代所重視着。尤其在明代時,養老政策經過發展和完善,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體系,也較爲全面。

養老優老政策在明朝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政策,它給明朝帶來的變化是的巨大的,也帶來了很多對明朝社會發展十分有利的影響,但其本身卻具有狹隘性,所以只有部分老人可以受到救助,但是明朝養老政策實際上還是具有進步性的。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一、明朝養老政策的全面性——覆蓋階層廣

明朝建立開始,也就是朱元璋時期,就已經意識到了養老的重要性,於是明太祖朱元璋便下令:

"民年七十之上者,許一丁侍養,與免雜泛差役"。

這條法規成爲了明朝養老政策的基本法律規則。當時的政局還沒有完全穩定下來,朱元璋就已經有此覺悟,所以在政局穩定後,朱元璋優待老人的力度也就可想而知。而且朱元璋在這時,也開始重視了民間的弱勢羣體,他希望使鰥寡孤獨者皆有所依,也就是想建立一個大同社會,在後期他也不斷出臺了許多政策。

後來的皇帝更換,無論哪一任皇帝,無一不重視養老的問題,而且陸續出臺了更加明細的條例,使養老政策更爲明確。明初時就對養老政策極爲用心,這些政策也成爲了後來實行養老優老待遇的行政依據,明朝的養老政策幾乎覆蓋了每一個階層,無論是軍官、大臣,還是平民百姓,都有可依據的養老政策。

例如在洪武十六年的政策中就專門規定提到了老年軍人的養老問題和解決措施,由於軍人職位的特殊性,所以明朝給予了他們更爲豐厚的待遇和保障。

"民年至於八、九十,王政所當優者,奚有軍民之間?盛言有理,所司其詳議以聞。"

這也足夠體現當時明朝對軍人養老的重視。不僅如此,根據《明憲宗·實錄》的記載:

"凡民年八十以上者,所司每歲給與布、絹、綿、米、酒、肉;九十以上者,給與冠帶榮身,每歲宴待一次,此曠古所無之盛典。"

這也說明了明朝對平民百姓的養老問題同樣重視。

朱元璋有多重視養老?揭祕明朝的養老政策

明朝還考慮到了有些人家老無所養,所以還在全國各地都建立了養濟院,與我們現在的養老院是類似的,它爲老人們提供基本的生活所需,保障他們的生活可以進行下去,當然條件肯定沒有那麼的好,但是這也是明朝在民生方面作出的不小的決策,對於當時很多民間的老人也非常受益,在養老問題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不過因爲各地區、各時期的社會環境都有所不同,所以效果也因地而異,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期差別都較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明朝養老政策一直都被朝廷實行着並且重視着,所以即使效果不同,在社會上也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對於社會的養老問題也分擔了很多,也使很多老人因此而獲益,這是明朝養老政策最大的益處。

二、明朝養老政策的現實性——很多老人繼續爲社會發揮作用

明朝養老政策雖然花費了很多經費,給財政帶來了一定的壓力,但是當時養老政策也並不是將所有老人供養着,並不是老人什麼都不需要做,很多老人在安度晚年的同時也要承擔起社會責任,要在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在基層社會中充當着有利角色。

當時享受着養老政策的老人大多都是德高望重的老人,他們對於社會秩序也發揮了巨大作用,不僅僅是國家在當時希望或者是要求他們去承擔這樣的社會責任,他們自身也非常樂意去效勞,他們有自己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

當時有一類老人被稱作爲"里老人",這一類老人在社會上發揮着很大的作用,而且他們在明初的時候地位也很高,經常宣講四書五經,他們要在申明亭內宣講"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弟,各安生理,勿作非爲"的《聖諭六言》,傳播儒學類的文化,而且他們除了這些教化工作以外,還會負責當地的一些司法糾紛,對於社會的和諧穩定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德高望重的“里老人”

朱元璋有多重視養老?揭祕明朝的養老政策 第2張

當時的這些老人還創設了老人文化社團,比如"里老會""怡老會"等等,無論是在富庶的江南,還是遙遠的邊關,都存在着這些社團羣體,他們聚在一起品詩作對、談學論道,實際上這些羣體都是以娛樂爲主,老人們創辦這些社團的目的是爲了休閒放鬆。但是由於老人的身份,他們的行爲都具有示範意義,這些老人們不僅是國家文化的繼承者,還是地方社會秩序的維護者和組織者,也是地域文化建設的領導者,所以他們的娛樂活動也影響了當地地域文化的構建。

我們都清楚,社會對老人的待遇好,使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必須是建立在一個社會經濟基礎、文化氛圍各方面條件都滿足的情況下。在明初時,制度都剛剛實行,落實得較好,施行得也較爲積極,而且社會風氣也十分樸實醇厚,所以形成了養老尊老的好風尚,老人的帶頭作用也很明顯。

鄉鄰中發揮重要作用的老人

到了明朝中後期的時候,由於政治問題開始頻出,經濟也遭受衝擊,所以養老優老政策沒有辦法很好的落實,很多地方無法保障老人的正常生活,再加上貧富差距的變大,老人的生活質量也開始兩極分化,發展到明朝後期,老人的帶頭作用已經十分不明顯,里老人也變成了一種職位虛設,很多老人不願再承擔相應的社會義務,並且還有一些偷奸耍滑、不願負責任的人充斥其中,明朝養老制度在後期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養老政策在民間的實施也變得十分混亂。

正因如此,在明朝前期時,老人的示範作用作用巨大,對社會秩序的和諧穩定起到了很好的積極作用,但到了後期,很多老人已經難以保障自身的生活,對於這些帶頭更是無暇顧及,明朝後期的養老制度作用也就不再鮮明。

三、明朝養老政策的榮譽性——重視精神層面的褒獎

明朝的養老政策待遇很好,在物質方面給予老人的十分豐厚,不僅如此,明朝也同樣而且更加側重於精神方面的優待。實際上朱元璋在建立養老政策之處的目的之一,就是用老人來安撫民心,安定社會,以此禮遇化世俗。他這種用養老政策來穩定社會秩序的做法,借鑑了歷代地方治理的一貫作風,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開始重視養老、優老的問題,這也被歌頌爲一種傳統美德,被世人流傳,即"尊老"思想。

當時的養老政策特別重視在精神層面上的褒獎,有不少措施都是物質和精神並重的,精神上的獎勵方法是政治上的禮遇以及地位的提升,這兩種最爲常見,意義也更加特別。例如在洪武十九年的養老規定中就有對八九十歲的老人家加官進爵的記載,這些老人都"皆於縣官平禮,復其家",不僅如此,還有老人被賜予冠帶,"加以冠帶,以榮其身",冠帶是政治地位的榮譽象徵,這也可以看出當時明朝對於給老人的精神層面的褒獎是極爲特別和重視的。

當然,當時肯定還有一些老人是原來就具有政治地位的,這樣的老人在退休以後收到的禮遇自然就更高了,甚至有的高級官員致仕還鄉之後,還能收到皇帝的來信,在當時看來,這真的是極高的榮譽。老人們因爲這些政治地位上的榮譽,逢年過節肯定也會被地方的活動邀請,生活質量自然也會得到改善,這也是明朝養老政策保障老人生活的一個體現。

退休老人的特殊禮遇

地方還會舉辦鄉飲酒禮,這種活動是典型的尊老敬賢類型,所以老人在此時還會成爲活動的主角,對社會風氣的影響也非常有益,老人對於社會秩序的穩定作用也很明顯的體現出來。

明朝在養老優老問題上一直非常重視,這對於明朝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積極作用,從明朝實施的效果和運行作用來看,養老政策的合理利用對於社會秩序的穩定和社會風氣的建立也非常有益,在國家建設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朝不僅建立了良好的養老政策,而且在實行過程中也依規落實,是養老制度真正的發揮了有利作用,使老人們發揮了自身的帶頭作用,對當時社會的和諧貢獻了力量。也因爲明朝合理的養老政策,很多老人都有所依靠,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少了很多老年生活的困擾和顧慮。這都是我們值得借鑑的經驗,也使我們明白,國家的民生政策對一個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養老政策也尤爲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