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宋英宗駕崩前被逼着書寫遺詔的內容是什麼?宰相卻說:重寫

宋英宗駕崩前被逼着書寫遺詔的內容是什麼?宰相卻說:重寫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英宗趙曙是一位遭遇很可憐的皇帝,他的人生悲劇始自被宋仁宗接入宮中收爲養子。由於仁宗所生諸子皆早夭,所以爲了江山社稷考慮,便把堂兄、濮王趙允讓第十三子趙曙接入宮中撫養,視作“備胎”儲君,但一直沒有給他皇子的名分。直到嘉祐七年(1062年)八月,仁宗自知不可能再得子,才正式冊立趙曙爲皇子,此時距離後者入宮已有27年時間。次年,仁宗駕崩,趙曙繼位爲帝。

由於身份長期得不到認可,使得英宗飽受壓抑、恐懼情緒的困擾,早早地便患上了精神病(“心疾”),等到即位後,病情變得更加嚴重。還在爲仁宗守孝期間,英宗便在內殿狂號奔走、舉止失常(“己卯,大斂,帝疾增劇,號呼狂走,不能成禮。”見《續資治通鑑·卷六十一》),嚇壞了在場的宰相韓琦等人。

宋英宗駕崩前被逼着書寫遺詔的內容是什麼?宰相卻說:重寫

英宗病情稍好後,因爲身邊太監的挑唆,又對養母曹太后產生了猜忌,以致於兩宮關係一度很緊張。幸好有重臣韓琦、歐陽修在其中調和,情況纔有所改善(“帝疾甚,舉措或改常度,遇宦官尤少恩。左右多不悅者,乃共爲讒間,兩宮遂成隙。琦與歐陽修奏事簾前,太后嗚咽流涕,具道所以...帝大感悟。”見《宋史·卷七十一》)。

英宗時而清醒、時而瘋癲的狀態持續四年時間,漸漸地身體便垮了下來,最終竟無法開口說話,處理政事時只能躺在病牀上用筆批覆。因爲當時尚未確立儲君人選,一旦宮車晏駕,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在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宰相韓琦、樞密使文彥博等人爲了國家安危考慮,便奏請英宗在病榻上明確太子人選。

此時,英宗已是病入膏肓,對於宰相們的意見只能以點頭表示同意,但卻沒有力氣捉筆寫字。韓琦見狀,便連番奏請,要求皇帝務必要親自寫下遺詔。英宗無奈,只好在內侍們的幫助下,非常吃力地寫下七個字:立大王爲皇太子。“大王”即英宗的長子、潁王趙頊,皇帝既然這般寫,傳位給他的意圖很是清楚。

但韓琦看後卻並不滿意,認爲既然遺詔中沒有趙頊的名字,那麼這“大王”二字可能會引起不懷好意者的曲解。所以爲了避免引起麻煩,韓琦便再次奏請皇帝,讓他務必在遺詔中寫出趙頊的名字。此時的英宗已經疲乏至極,非常希望能緩一緩心神,但架不住韓琦的連番催逼,只好拼盡最後一口力氣,用哆哆嗦嗦的右手,在“立大王爲皇太子”之後再加上“穎王頊”三個字,才讓韓琦等人滿意。

帝疾增劇,輔臣問起居罷,琦復奏曰:“陛下久不視朝,中外憂惶,宜早立皇太子以安衆心。”帝頷之。琦請帝親筆指揮,帝乃書曰:“立大王爲皇太子。”琦曰:“必潁王也,煩聖躬更親書之。”帝又批於後曰:“潁王頊”...帝既用輔臣議立皇太子,因泫然下淚。見《續資治通鑑·卷六十四》。

可韓琦等人雖然滿意了,但此時英宗的心中卻是百感交集,難免會認爲羣臣之所以這樣做,是希望自己早些死,好去侍奉新主子。不僅如此,他還認爲,兒子趙頊很可能早就跟韓琦等人勾結,授意他們如此行事。英宗越想越悲哀,再聯想到在位期間遭受的精神折磨,不禁潸然淚下、嗚咽哽泣,讓現場氣氛很尷尬。

次年正月初八,飽受病痛折磨的英宗駕崩於福寧殿,終年才36歲。皇帝駕崩後,羣臣慌作一團,韓琦制止住同僚們的慌張情緒,並立刻派人迎請太子趙頊入宮即位。就在這高度緊張且混亂的時刻,一件詭異的事情發生了:已經嚥氣的英宗突然動了動手指,像是要活過來一樣。

宰相曾公亮見狀大驚失色(宋朝實行羣相制),連忙問韓琦怎麼辦,好在後者還算鎮定,連忙跟同僚們講:“如今太子已奉遺詔即位,如果先帝復生,理應被尊爲太上皇”。羣臣聽後覺得很有道理,便漸漸地安定下心神,而英宗的手指也再沒有動彈。不久,趙頊在先帝靈柩前繼位,是爲神宗,一個新時代就此開啓。

宋英宗駕崩前被逼着書寫遺詔的內容是什麼?宰相卻說:重寫 第2張

帝初晏駕,急召太子,未至,帝復手動,曾公亮愕然,亟告韓琦,欲且止勿召。琦拒之曰:“先帝復生,乃太上皇。”愈促之。見《續資治通鑑·卷六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