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宋朝三百多年一直被人欺負,罪魁禍首就是這個人

宋朝三百多年一直被人欺負,罪魁禍首就是這個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0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宋朝,多數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經濟文化上的巨人,軍事外交上的矮子”。誠然,宋朝文化絢爛,商品經濟萌芽,除了軍事上老挨欺負,其它的真是沒得挑。

不過,您可知道宋朝爲何會在“軍事肌無力”的路上一去不返?這就要提到一個關鍵人物了:大宋的第二任皇帝趙光義。

宋朝三百多年一直被人欺負,罪魁禍首就是這個人

關於趙匡胤和趙光義兄弟二人,可能最有名的就是所謂的“斧聲燭影”了,這個事件的真假暫且不論,至少在早期,兄弟二人的感情其實還是很不錯的。

首先,當初陳橋兵變之際,趙光義和趙普等人一唱一和,成功地把老哥推上了皇帝之位,而且還是名正言順,披上了順應天命的“袍子”。

建國之初,趙光義擔任殿前都虞侯一職,統領睦州防禦,爲穩固政權出了不少力。爲了避諱老哥的名號,他甚至還把自己的名字由趙匡義改成了趙光義。

太祖皇帝對這個弟弟也甚是喜愛,據記載,有一次趙光義生病了,身爲皇帝的趙匡胤竟親自爲其灼艾。

不過,感情雖好,但是二人的眼光謀略以及統治水平,卻遠非一個重量級的。這些差距,很快就彰顯了出來。

公元976年,太祖皇帝駕崩,趙光義於靈柩前即位,是爲太宗皇帝。登基不久,趙光義就開始天天唸叨着老哥的遺願——先南後北,統一天下。

前期的作戰進行得還算順利,宋軍一路高歌,拿下了吳越和陳,緊接着又兵臨太原,滅亡北漢,一番操作結束了五代十國軍閥混戰的亂局。至此,趙光義作爲一個軍事領導者還算是成功的。

不過,他的水平也僅限於和這些垂危的政權打打鬧鬧而已。很可惜,他自己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反而醉心於之前的勝利,幻想着三下五除二幹掉遼國,掃平天下。

公元979年,趙光義帶着大宋的疲憊之師分四路殺奔遼國。只不過,骨感的現實狠狠地打了臉,高梁河戰役中,宋軍慘敗,不僅沒能奪得片土,就連趙光義自己也差點成了人家的俘虜。

這次失利的原因固然有軍士疲憊、國力空虛等客觀因素,但是趙光義個人也是難辭其咎的,他的控制慾和剛愎自用的指揮風格,早已爲此埋下了伏筆。

不過,逃回老家的趙光義並沒有就此消沉,經過七年蟄伏,國力恢復得差不多了,又開始了新一輪動員,“大家給我衝啊!”

不過,爲了避免和上一次一樣差點被抓的尷尬,太宗這一次選擇了鎮守後方,派出了曹彬、田重進、潘美、楊業等一線名將組成的強大陣容出擊。

宋朝三百多年一直被人欺負,罪魁禍首就是這個人 第2張

作戰初期,宋軍靠着出其不意取得了小規模的勝利,這又讓遠在大後方的太宗膨脹了,於是,他的控制慾又復發了,把指揮權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裏,遠程遙控部隊作戰。

畢竟那時候還沒有高精尖的通訊設備,這樣繁瑣的操作,除了讓宋軍屢次錯過戰機之外,別無它用。結果,名將楊業在陳家谷一帶戰死,其餘幾路大軍亦各自折戟,宋軍遭受重創。

這樣一來,不僅北伐的計劃落湯,更要命的是由於此次大敗,宋軍徹底被遼人打怕了,從此一蹶不振。同時,邊境一帶的雲州、應州、朔州望風披靡,怕死的守城官吏拱手讓於遼人。

這兩次北伐的慘敗,不僅打沒了宋軍的信心,也打沒了太宗趙光義的信心,從此,宋軍“不堪一擊”的帽子就戴上了。

之後,趙光義又制定了“守內虛外”的政策,對待遼人開始選擇堅壁清野的策略,能躲就躲,能不打就不打。長此以往,宋軍的戰鬥力江河日下,再難達到往日的高峯,也只剩下被人家欺負的份兒了。

當然了,宋朝軍事力量的薄弱並非一日形成,這鍋也不能讓趙光義一個人背,不過誰也不能否認,在這個過程中他發揮過重要作用。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