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費禕的一生都有哪些貢獻?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費禕的一生都有哪些貢獻?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4.1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費禕,三國時蜀漢名臣,與諸葛亮、蔣琬、董允並稱爲蜀漢四相。跟着小編一起探尋。

俗話說“桃花優於色,梅花優於香”,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特色和才能。才德兼備,文武雙全之人,自古以來也不多見。又有俗雲“好漢難打三面鼓”,說的是一個人能力再強,也會有才盡力竭之時,如何也應付不了多方的難題和多面的困局。

這在我們所熟知的三國時代人物中能發現許多尤爲典型的例子,就像名垂千古的蜀漢丞相諸葛亮,以他的德才,堪稱世之罕見,然而他卻受困於弱國危境,以及壽數所限,後繼無人,壯志難酬!

或許很多三國粉們會因此反問道:“諸葛亮如何就後繼無人了?”明明他還指定了蔣琬、費禕、董允,以及後來九伐中原的姜維作爲他事業的接班人,雖然蜀漢難逃天數而亡,但蔣、費等諸人還是爲蜀漢恪盡職守,使之續命達三十年之久。

據史料記載,諸葛亮臨終前,曾密表後主“若臣之不幸,當以蔣公琰代臣也!”而蔣琬後來又依照諸葛亮的遺言,以費禕爲後軍師,姜維爲右監軍、輔漢將軍“並典軍政”,並說“文偉、伯約,此丞相與吾共贊王業者!”

到蔣琬後來重病不起時,又立馬按照諸葛亮之前的安排,上書後主劉禪欲以宰輔大權和益州軍政讓與費禕、董允二人掌管。蔣琬“爲相”,使蜀漢平穩過渡了十二年,而董允卻意外地與蔣琬同年而卒,接着費禕在位七年,總是以“諸葛丞相做不到的,我們也力不能及”爲由,使平生好戰的姜維每次出兵都不滿萬人,因此也沒有損耗多少國力。

費禕死後三年,窮兵黷武的姜維纔開始統兵興師,大張軍威,撻伐曹魏司馬氏,九年之後,魏國大將鍾會、鄧艾同時進兵伐蜀,後主劉禪畏敵而降,蜀亡就此滅亡。

今天小編專門要提到的就是諸葛亮死後的接班人之一,蜀漢大將國費禕,他和前任蔣琬,後任姜維都大爲不同,他曾出使東吳,當面“教訓”孫權與吳國權臣諸葛恪,將吳國羣臣比作貪吃的驢子與騾馬,搞得孫權哭笑不得。

後來他又強行擊退魏國大將軍曹爽,使得蜀漢朝臣對他刮目相看,而後曹爽被司馬懿斬殺,他居然又對仇敵心生憐憫,作有《甲乙論》評其功過是非,從而流傳於世。

或許有人說他穩重不如蔣琬,勇武未及姜維,思慮謹慎比不了董允,甚至有人說蜀亡並非亡於姜維的逆天伐魏,而是亡於費禕的坐待沉淪,樂於偏安,簡直就是諸葛丞相的“逆徒”,這位後三國時代的社稷股肱之纔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傳奇人物呢?今天我們就來一看究竟。

費禕的一生都有哪些貢獻?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費禕,字文偉,漢末荊州江夏鄳縣人,也就是如今河南信陽羅山縣。他小時候就失去了父母,而是依附於同宗族的叔父費伯仁爲生。費伯仁的妹妹恰好是西蜀益州牧劉璋的母親。

當時天下大亂,四方紛爭,羣雄並起,費姑姑就命兒子劉璋派人前往江夏,把舅舅費伯仁一家接到益州成都來避難,費禕作爲伯仁養子也跟着來到了蜀地,並在巴蜀遊學成才。後來劉璋的堂哥,漢景帝玄孫中山靖王劉勝之後的涿郡劉備帶兵平定西蜀,費禕作爲被劉備相中的人才也留在了成都。

在蜀中他又與汝南許叔龍、南郡董允這兩位才子齊名。沒多久,劉備的長史許靖先生喪子,作爲好朋友的費禕就想着和董允前往悼念。董允就問他親爸爸董和要來一輛馬車,可董和居然把家中僅有的馬車遣作別用,之後纔將一輛平時給孩童玩耍的鹿車指給董允。這讓董允在朋友面前,尷尬得難以下臺,費禕卻毫無介意,搶先爬上鹿車,董允只好跟隨其後。

等到了許靖家中,軍師諸葛亮先生及蜀中的達官貴人都雲集於此,他們的車馬既華貴又氣派,董允見了以後,忐忑難安,感覺自己的鹿車幾同兒戲,十分自卑,而費禕泰然自若,沒有一絲不快。後來他們又一起推着小鹿車回到董家,董和問兒子董允當日的情形,董允說過之後,董和嘆道:“今天給你們鹿車出去,就是要看看你倆的反應,我常常疑慮你和費文偉優劣未別,今日一見,唉!我算明白了!”董允聽了這話,也心知自己比費禕差了一大截。

後來,劉備自立爲漢中王,又在軍師諸葛亮的強烈建議下,遙奉漢獻帝劉協爲孝愍皇帝,而後自己登上帝位,改年號爲“章武”,成爲了蜀漢先主昭烈皇帝。接着,劉備立長子劉禪爲皇太子,費禕、董允都被選入東宮做了太子舍人,不久又被晉升爲太子左、右中庶子。

劉備大戰東吳於夷陵,敗退白帝城永安宮駕崩之後,太子劉禪登上龍椅,即蜀漢後主仁宗皇帝,費禕立馬被後主授予黃門侍郎之位,也就是替皇帝傳達文書和聖旨的高級行政助理。

不久之後,蜀國南中蠻王孟獲等人造反叛變,丞相諸葛亮奉詔親率大軍征討,經過七擒七縱,蠻王孟獲最終拜倒在諸葛丞相的“四輪車”之下,歃血盟誓永不再反。於是,諸葛亮凱旋班師,成都的蜀漢百官得到捷報之後,全部都跑到城南郊外數十里來迎接威名赫赫的丞相大人。

當時在歡迎隊伍中,比費禕位高資歷深的大官多得去了,而諸葛亮一見到他,就趕緊招呼他過來,一同坐着他的“小四輪”接受官員百姓們的夾道歡迎,衆人見了無不震驚,不久諸葛亮任命費禕爲昭信校尉,前往修復友好關係不久的東吳進行訪問,這對他來講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東吳大王孫權是一個脾氣古怪的霸主,但說起話來又十分幽默滑稽,喜歡開玩笑嘲笑他人爲樂,他的大臣諸葛恪、羊衟等人又都是博學多才,能言善辯的高手,費禕到達東吳之後,面對孫權君臣的脣槍舌劍,費禕居然能做到不卑不亢,據理以答,既沒有得罪東吳,又沒有丟蜀漢之臉,既以才氣壓服了東吳羣臣,又讓孫權開心地大笑。

孫權見滿朝文武沒有一人可以使費禕屈服的,對他也是十分器重,便說道:“你的才華和德行都是天下少有的,必定能在蜀漢位極人臣,到時候官大高位就不能多次東來陪寡人聊天了!”費禕聽罷,與孫權相視大笑。

費禕圓滿完成吳蜀兩國的外交任務,回到成都之後,“工作狂人”諸葛亮立馬晉升他爲侍中,作爲朝廷的祕書長,這也果不出孫權所料,也難怪諸葛亮曾評價孫權乃“聰明之主也!”

諸葛亮安排好成都內外的事務後,就馬不停蹄,趕往北面的漢中,準備完成他畢生最後的夙願,北伐中原,收復長安,中興漢室,以報先帝劉備知遇之恩,以一生之忠貞報國,換與興周姜子牙、開漢張房並肩齊名,流芳百世,亦慰平生自比管仲、樂毅之志。

費禕的一生都有哪些貢獻?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第2張

而費禕也被調往漢中,兼任北伐參軍之職,不久諸葛亮又考慮到很有必要聯絡東吳,從東西兩路共同舉兵對付曹魏,於是又讓費禕做了後主皇帝的奉詔親使,頻繁出使東吳,給孫權講笑話,以便促使東吳出兵北上淮南,牽制魏國強大的騎兵機動部隊。

後主建興八年,費禕又被轉爲北伐中護軍,後又做了行軍司馬,直接成爲諸葛亮所有軍事行動的重要參謀,當時漢中太守、鎮北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鬧得很不愉快,每次坐在帳中議事都要爭吵得罵爹罵娘,當着諸葛亮的面都是污言穢語,你來我往,破口成髒,唾沫橫飛,甚至作爲武將的魏延幾次暴跳如雷,拔出佩刀就要砍向楊儀,好在有諸葛亮震懾二人,諸將謀士拼命勸解,纔不至於發生慘劇,而楊儀每次都是痛哭流涕,認爲魏延欺人太甚。

費禕常常夾在魏、楊二人端坐,在他倆吵架的時候,立馬曉以利害,各種勸喻諫阻,因此在諸葛亮生前,魏延和楊儀各自都能爲蜀漢盡心服務,除了諸葛亮的威信之外,就是費禕從中的匡救勸解之功。

而等到諸葛亮病逝,費禕做了後軍師,不久又代替大將軍蔣琬擔任尚書令一職。蔣琬主政期間,一直想改變諸葛亮北出祁山的戰略路線,而是以東面的涪縣爲大本營,利用長江上游的水路優勢,解決以往常年要翻山越嶺運糧至漢中的困境,直接以精銳水師順流東下,奪回當年因“劉封、孟達”事件丟失的上庸,而後再沿漢水北上突襲曹魏的心臟洛陽,一舉完成北伐中原的大業,且向東用兵,還能更好地與鄰近的盟友吳國聯合作戰。在蔣琬的精心籌劃之下,他不久從漢中移營至涪城,而費禕也被晉升爲大將軍,錄尚書事。

很不幸的是,蔣琬沒有多久也因積勞成疾而亡,順流東征計劃也就此擱置,費禕於是接替了他的職務,主掌蜀漢的全部政事。後主延熙七年,當時蔣琬尚在,只是身體抱恙,魏軍突然來到興勢(如今陝西漢中洋縣),對蜀漢展開進攻,劉禪嚇得趕緊讓大將軍費禕手持皇帝符節,統領蜀漢諸軍前往抵禦。由於費禕、姜維等名臣猛將調度得當,魏軍不能得逞,戰事一時僵持未果。

費禕決定親臨戰陣,擊退魏軍。而這時的光祿大夫來敏到大將軍府來找費禕,爲他送別,臨行前居然請求下一盤圍棋,當時邊關前線的戰報一份接一份遞進府中,準備出征的人馬也在外嚴陣以待,費禕居然能氣定神閒地與來敏對弈,還一邊接過戰報觀閱,一邊留意棋路,毫無一絲厭倦和驚慌,來敏見了嘆道:“我本來想試探一下將軍值此危難之際的反應,如今看來,魏賊必能擊退也!”

後來費禕一到前線,魏軍就退走了。後主高興得立馬封他爲成鄉侯,與當年諸葛亮的武鄉侯是一個級別。蔣琬當時身爲大司馬,代行丞相的職權,爲百官之首,沿襲之前的慣例,又兼任了益州牧一職,此前只有劉備做漢中王、諸葛亮做丞相時兼任此職,如今蔣琬認爲自己身體吃不消了,又有費禕這樣一個信得過的好幫手,於是堅決辭去益州刺史的官位,讓與費禕擔任,這也是在做交接班的準備了。

而費禕在蜀漢的功名與威望,跟蔣琬也已不相上下,當時二人的賢名都被人們一時傳爲美談。建興十一年,也就是蔣琬去世兩年後,費禕掌權,再次恢復諸葛亮當年的北伐方略,由他親自坐鎮漢中,準備出兵。

而費禕也像諸葛亮、蔣琬一樣,常年領兵在外,而朝野上下的“慶賞刑威”之事,他也效仿前兩任“宰輔”先與同僚們做出詳細的諮詢商議,然後遣使遙問後主意見,最後做出決斷,再頒令執行,這種良好的工作模式,一直從諸葛亮延續到了他費禕手中,從而保證了蜀漢沒有像曹魏、東吳那樣出現權臣欺君,君疑能臣的動盪局面。

延熙十四年夏天,費禕從漢中回到成都向後主述職,成都有善於“望氣”的術士傳言說“都邑無宰相之位”,也就是時下成都不利於“宰輔”待在成都,雖然當時蜀漢爲了紀念諸葛丞相,在百官當中已不設丞相之位。可費禕聽到之後,作爲“無冕之相”,在冬天的時候,還是移居至成都東北面的漢壽郡,也就是如今的四川廣元。

費禕的一生都有哪些貢獻?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第3張

第二年,後主爲了嘉獎費禕多年的輔政之功,特命他可以像諸葛亮一樣“開府置官”,也就是像一方有實權的諸侯那樣,設立自己的私屬官吏,有幾乎僅次於皇帝規格的出行儀仗,和相當於國中國的領邑封地。費禕受此殊榮,對後主更是千恩萬謝,誓死盡忠。

延熙十六年歲首團拜,也就是大年初一,朝廷設宴,百官同慶,當時魏國一員降將名叫郭脩,他本是姜維在戰場擒獲的俘虜,但由於蜀漢一向人才凋零,朝廷在對郭脩一番勸導下,他便勉強投降做了蜀臣,可由於家小都遠在魏國,郭脩一直想刺殺後主劉禪,以此建立奇功,返回魏國,獲得裂土授爵,封妻廕子,家人團聚的“完美結局”。

正準備在新年朝賀之際,乘大家醉酒行刺後主,不想後主臨時不適,竟命一向酒量如海,性情豪邁的大將軍費禕代天子主持團拜酒會,郭脩只好把目標轉移到了費禕身上,在大家都喝得爛醉之時,郭脩突然從馬靴中取出藏匿的匕首短刃,就往費禕胸口扎去。

結果費大將軍重傷治而亡,郭脩也被後主悲怒之下,喝令斬首示衆。後來費禕被後主賜諡號爲“敬侯”。他的長子費承也被任命爲黃門侍郎,次子費恭娶了後主的女兒,成爲了公主駙馬,而其長女也做了後主太子劉璿的王妃。

而此前在魏國名不見經傳的郭脩由於刺殺蜀漢大將軍費禕,居然被當時的魏少帝曹芳大加追封和褒獎,並親自下詔稱他就像聶政、荊軻一樣,敢於殺身成仁,釋生取義的忠臣俠士,又追賜諡號爲“威侯”,居然和蜀漢五虎上將馬超的爵位同一等級。又封其子爲長樂鄉侯,加授奉車都尉,賞銀千兩,絹千匹,對於“壯烈犧牲”的郭脩而言可謂心願達成。

而早在費禕沒有遇害之前,蜀漢蕩寇將軍張嶷就曾對他親和隨意的性情提出過勸誡,要他注意自己作爲大將軍的威儀,並時刻保持警惕來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這也是對整個蜀漢社稷負責,可費禕卻沒有聽從,還是無論親疏,來者是客,喜歡和四方各處的來人打成一片,結果釀成了遇刺身亡,國殞棟樑的慘劇。

費禕不但像金庸筆下《笑傲江湖》中的令狐沖那樣,好飲好結交豪傑,且爲人也樸素謙雅,家不積財,他甚至令諸子在家只能布衣素食,出入也不能駕車騎馬,就像普通百姓無異。

據說費禕成爲東吳大帝孫權老朋友之後,有一次出使東吳,孫權要將一柄罕見的絕世寶刀相贈,費禕卻堅決不受,並對孫權說道:“我只是一介小臣,怎麼配得上這樣的王者寶刀呢?大王志在天下,這柄寶刀最應該跟隨大王,討伐不臣之賊,誅殺暴亂之徒,爲大王建立功業,這樣也不枉小臣多次自西東顧,遠道而來仰視大王的神威了!”孫權聽了之後,大爲歡喜,也就不勉強他接刀,卻對他更加敬重難捨。

而且孫權也是一個非常喜歡喝酒的漢子,每次費禕到來,都要好酒相待,賓主二人非喝得天昏地暗不可,可孫權又非常“雞賊”,每次見費禕貌似喝醉的樣子,都會突然以國事相問,好套取蜀漢的機密,並就此對其“刁難”一番。可費禕則醉態立醒,又以酒後難言國事爲由,起身暫時告退,將孫權所問之事一一作答於紙上,而後前來回復,條條思路清晰,在情在理,讓孫權驚歎不已。

費禕在成都辦公理政的時候,無論軍國之事有多煩雜,他都能將其及時打理得井井有條,每次讀書記文,都是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其速數倍於常人。他喜歡在吃早飯的時候,就開始聽取僚屬的工作報告,其間還要接納突然到來的賓客,卻從來沒有顧此失彼,耽誤政事,甚至在飲宴嬉戲和下棋博弈的時候,他一面能與朋友盡歡玩耍,一面還能心存政事,謀劃處置之道,因此從來沒有荒廢過朝中任何大小事。

後來董允做了尚書令,也想學費禕那樣一心多用,邊玩邊理事,結果十天之內,許多政事都被耽擱遲滯,氣得老董自嘲道:“我當年和老費一同受諸葛丞相提拔,世人都將我二人齊名,而事實上我和他的才幹懸殊卻太遠了,他的做法不是我能企及的,即便我整天忙於公事,都還恐不能完成任務,而不敢有一絲懈怠,何況像他這樣放飛自我啊!”

費禕的一生都有哪些貢獻?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第4張

在《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之中,蔣琬、費禕、董允、姜維四人,都是諸葛亮臨終指派給後主劉禪的宰輔接班人,而四人的優劣高下,世人也常常進行比較與爭論。小編竊以爲,諸葛亮實在是一位深謀遠慮的戰略家,他將蔣琬放在接班的第一位,就是看中他在四人當中是最爲穩重和有頭腦的,“水路東征”的計劃雖然更多的是天馬行空,空中樓閣,然而蔣琬也並沒有魯莽草率行事,而是一直在做充分的準備,只是天不假年罷了。

董允作爲純粹的文官,他的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佼佼者,他能極好地做皇帝祕書、丞相助理,在諸葛亮死後,後主寵信宦官,貪圖享樂,可卻從沒做出什麼桀紂暴行,以至動盪生變或加速亡國,很大程度上都是董允的監督和勸諫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董允缺乏像蔣琬那樣具備掌控全局的能力和魄力,這在“鹿車出行”時他的態度就能體會到,他的氣度不夠恢弘和豁達,所以不能成爲“宰相肚裏能撐船”的宰輔之才。

而姜維其實並沒有被諸葛丞相安排在掌握蜀漢軍政大權的行列當中,原因首先是姜維本是魏國降將,這一點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得到以荊襄士族爲主,益州土豪爲輔的整個蜀漢集團的支持,其次便是姜維其人確實只適合成爲一個職業的軍事人才,治國理政和沉浮官場並不是他的強項。

在諸葛亮所安排的蔣、費、董三人相繼離世後,姜維才得以出任大將軍之職,完全掌控蜀漢的全部精銳之師,加上蔣、費二人在位時休養生息、囤積糧草,才使得他能夠全力與魏國司馬氏周旋,打出了天下奇才姜伯約的威名,不得不說這一切都還是在諸葛亮的生前安排和預料之中。

最後要說的,就是今天小編所講的男主蜀漢敬侯費禕大將軍,他是諸葛亮北伐戰略的忠實追隨者,也是諸葛亮“公認”的蔣、費、董、姜四大弟子中,綜合素質和能力最強者,他和姜維的關係應該是最爲親密的。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以二人的性情而論,費禕和姜維就像是關羽和張飛,姜維勇武過人,卻在很多時候也是粗中帶細,不乏機敏,而費禕在“興勢一戰”不也像當年關羽水淹七軍那樣,一出場就以威勢壓倒了勁敵,使之潰退而去,而費禕的豪邁飄逸,自負輕狂,也致使他最終將星殞落,悲劇收場,不活脫脫就是關雲長第二麼?至此,看官們意下如何呢?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