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三藩之亂最後會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兵力不足?

歷史上三藩之亂最後會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兵力不足?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藩之亂,是清朝初期三個藩鎮王發起的反清事件。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在吳三桂打到長江邊時,他有着並不樂觀的形勢。首先,他的人馬並非是清朝的兩倍,參戰的主要是綠營兵和駐外八旗兵,而駐守京城和關外的八旗兵馬都沒有動,也就是說康熙手上的精銳還有十幾萬。而吳三桂則是傾巢而出,可以說他沒有能打的牌了。其次,除了雲貴大本營外,吳三桂也只不過拿下了湖南和四川這兩塊地區,而賦稅重地江南,也就是江浙兩省,吳三桂並沒有拿下。

沒有把江南拿下代表了什麼?就代表了,吳三桂這次起義並不能維持多長時間,畢竟清朝主要就是靠着江南獲取重要資源的,誰掌握了這片土地,誰就有可能獲得最終的勝利。這也能看出吳三桂爲何會失敗了。再者就是反清聯軍沒有擰成一股繩,吳三桂也算是被這幫豬隊友給坑了。首先要說的就是甘陝提督王輔臣,此人昔日就是跟着吳三桂東征西討的,後來成爲了擁兵數萬的提督。在吳三桂和清朝交手之時,其居然選擇了觀望,看看誰得勢就站在誰那邊。最終,王輔臣看到清朝大將圖海用一幫家奴就平定了察哈爾王的叛軍後,就選擇再度爲清朝效力。

歷史上三藩之亂最後會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兵力不足?

再來說說他的其他合作伙伴,比如說鄭經,本來他是要和吳三桂一起共謀大業的。結果在起事後沒多久,這傢伙居然和自己的另一個隊友耿精忠有了矛盾,二人打得可謂是不可開交。這樣來說的話,損失的就是吳三桂一方的勢力。在這種情況下,清朝就找到了反擊的機會,先是對耿精忠這一路進行了全面出擊,這樣就等於斷了吳三桂一條羽翼。

而尚之信這一路也是個十足的坑貨,在吳三桂起兵之後,他並沒有選擇帶兵北上,而是先要死守廣東這一畝三分地。尚之信所處地區還比較尷尬,北邊是耿精忠地盤,西邊是孫延齡地盤,雖然三人是盟友,但是他們也互相坑。東邊是海,也就說他沒有啥退路了,被夾在廣東這個地區裏。後來,等康熙下達了停止撤銷耿精忠和尚之信的待遇後,這倆諸侯就自動投降了。可以說,在八年的三藩之亂中,耿精忠和尚之信這倆路也就鬧了兩年,其餘的時間都是吳三桂自己在作戰,如何能鬥過擁有整個天下的康熙大帝?

更何況,吳三桂還有三個致命的弱點。首先,吳三桂本來是明朝鎮守邊關的大將,卻在清軍入關時投降了對方,幫着對方屠戮自己的子民,還將南明的永曆皇帝朱由榔給幹掉了。結果,在康熙宣佈撤藩之後,吳三桂再度打起了“反清復明”的幌子來對抗清朝,要擁立明朝的朱三太子爲帝,羣衆本來就感到可疑。後來,吳三桂乾脆也不打其他人的名號了,直接宣佈自己稱帝,建立起了自己的大周王朝,這就完全失去了羣衆的支持。

歷史上三藩之亂最後會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兵力不足? 第2張

其次,吳三桂打到長江邊上居然就安營紮寨了,害怕自己過江之後不佔優勢。畢竟,多山多水的南方更適合步兵和水軍作戰,而過江以後就到北方平原地區,讓騎兵更有作戰優勢。不過,這樣就給康熙留下了喘氣的機會。畢竟,當時京城還有自稱朱三太子的楊起隆鬧事,察哈爾王也南下作亂,吳三桂這時過江,肯定會給予康熙致命一擊。不過,吳三桂並沒有這樣去做,這就讓康熙能有機會先解決後方的兩大隱患,然後騰出手來和吳三桂展開決戰。

最後就是,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及孫子吳世林始終留在京城中,因此吳三桂也害怕自己的後代有危險而不敢輕易過江。而在吳三桂起兵之後,康熙就將吳應熊和吳世林都給拿下了;後來,等康熙解決了後方問題後,就決定先殺掉吳應熊和吳世林,對吳三桂造成心理上的打擊。畢竟誰都受不了白髮人送黑髮人這個痛苦,更何況吳三桂已經進入暮年了。因此,當得知了這個消息後,吳三桂就氣得病倒了,沒有多久就撒手人寰。而當吳三桂死後,其子吳世璠就退守雲南,最後在吳三桂死後的3年,清軍就拿下了雲南,吳世璠被逼自殺,這樣三藩之亂才得以平定。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