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真相 > 吳三桂反清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是兵力不足嘛?

吳三桂反清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是兵力不足嘛?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要說明末清初在戰場上有威名赫赫的吳三桂倒也算得上一位梟雄,只是他屢次背叛之前的主子,先是背叛大明,又是背叛李自成,最後跟着清政府做事,不久又因爲政府要削弱他而開始反清。

正是這三番五次的背叛,所以他在我國歷史中一直是一個名聲不好的人物,即使他年輕的時候的確是一位響噹噹的抗金英雄。當然,本文並非是要洗白吳三桂,畢竟歷史功過自有人評述,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出發點來看待吳三桂,功過是非不是今日話題。

接下來,我們就走進吳三桂最後發起的戰爭,來看一看他爲何會在有着一手好牌的基礎上,還是被年輕氣盛的康熙打敗。

當年清軍能夠打到中原地區,除了本身的英勇好戰,那些明朝投降的將軍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清政府統治者爲了繼續利用他們手上的勢力,建國之初就按照功勳對這些叛將封賞,設立他們爲三藩,負責南方疆域的管理和統治,以鞏固當時還不穩定的局勢,其中,吳三桂就是三藩中勢力最大的一支。

吳三桂反清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是兵力不足嘛?

當時清政府雖然已經入主中原,但是各方反清勢力猖獗,一時之間難以平定,所以清朝統治者對這三藩給予了非常大的權力,不但擁有軍隊的絕對控制權,還享有管轄之地的各種管理權限。

這一情況持續了相當一段時間,直到康熙上臺的時候,儘管他因爲年輕沒有把控朝政,但是有鰲拜這些老將在,吳三桂等人並沒有做過什麼大動亂。

不過康熙是一個抱負極大的帝王,上臺之後就先將鰲拜等人清理,之後爲了將權力完全把控在自己手裏,便決定削藩。

吳三桂反清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是兵力不足嘛? 第2張

其實康熙的這一決定也是正確的,因爲清政府直轄的軍隊分佈於北方,主要是在都城和周圍部署,而南方則都是交給三藩管轄。這種情況持續久了,難免三藩會發展壯大,想要分庭抗禮。而且,這時候的三藩勢力,比之前更強大,已經完全有這個實力了。

雖然說是三藩,但是當時的實力並不均衡,吳三桂一直是其中勢力最龐大的,總兵力加起來比另外兩藩之和還要多。

康熙的撤銷三藩號令一下,吳三桂等人坐擁重兵,又怎麼可能會乖乖聽話,立馬開始舉兵反清。

三藩造反,讓當時整個清政府都惶恐不安,因爲清政府能調用的兵力僅有七萬,而三藩是幾十萬,根本無法相提並論。事實也的確如此,吳三桂反清之後,一路高歌猛進,將清軍打到長江以北。

康熙也慌亂不已,甚至想要親自上陣,然而就是這麼一片形勢大好的情況下,吳三桂還是輸給了康熙。這究竟是爲什麼呢?

首先,地理環境極大限制了吳三桂反清軍隊的推進。回望整個中國歷史,北伐這件事幾乎一直都是失敗的,僅有朱元璋一人成功,那還是靠着他逆天的運孫權氣才最終做到,而孫權當年甚至連合肥都沒打過去。

主要原因就在於北方的發展比南方早,而且北方地勢遼闊,騎兵厲害,南方雖然水軍厲害,但是到了北方,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其次,吳三桂早已年邁,不再有當年的熱血了。吳三桂在八年時間裏和清軍以長江爲界分庭抗禮,如果當時能夠繼續推進,跨過北方,打敗清軍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只可惜,吳三桂當時已經六十多,生理和心理都不再熱血,後期指揮也開始猶豫不決。他年輕時不一樣,是明軍中唯一能和清軍對抗的大將,還能教李自成做人。但是在他年老後,他打到長江,想的只是以長江爲界,分立而治。

此外,三藩中,也只有吳三桂是堅定的反清,另外兩位藩王只是瞧準利益伺機而動,清政府也知道這個,一直在收買那兩位。正是因爲內部不齊心,才導致吳三桂心有餘而力不足。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