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內閣首輔楊溥簡介:爲人謹慎,上朝時總是低頭循牆而行

明朝內閣首輔楊溥簡介:爲人謹慎,上朝時總是低頭循牆而行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明朝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但同時也爲中後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明朝時期農民反封建鬥爭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楊溥 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楊溥 (1372年-1446年8月6日 ),字弘濟,號澹庵。湖廣石首(今湖北石首 )人。明朝初年政治家、詩人、內閣首輔,與楊士奇 、楊榮並稱“三楊”,因居地所處,時人稱爲“南楊”。

建文二年(1400年),楊溥登進士第,授翰林編修。永樂初年,任太子洗馬,侍奉太子朱高熾 (明仁宗 )。後因漢王朱高煦誣陷,被關進詔獄,在獄中仍勤奮讀書,從不間斷。十年之間,將經書史籍通讀數遍。仁宗即位,楊溥獲釋出獄,授官翰林學士。仁宗建弘文閣,命楊溥掌閣事,旋即升任太常寺卿。明宣宗 即位後,入內閣,與楊士奇、楊榮等人共典機務。宣德 九年(1434年),升禮部尚書。明英宗 即位後,與楊士奇、楊榮等同心輔佐。正統 三年(1438年),升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學 士。楊溥在內閣供職十六年,於楊士奇去世後接任首輔(1444年-1446年)。他有“相度”,爲人謹慎,有時就連上朝時也總是低頭循牆而行。晚年時眼見王振權勢益振,卻無能爲力。

正統十一年(1446年),楊溥去世,年七十五。獲贈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諡號“文定”。有《楊文定公詩集》、《楊文定公奏疏》等傳世。

明朝內閣首輔楊溥簡介:爲人謹慎,上朝時總是低頭循牆而行

人物生平

東宮僚佐

洪武 五年(1372年),楊溥 出生在湖廣石首。他與楊榮 同爲建文二年(1400年)進士,授翰林編修。永樂初年,楊溥任太子洗馬,成爲皇太子朱高熾 的東宮僚屬。太子有一次讀《漢書 》,稱讚張釋之有賢才。楊溥說:“張釋之誠然有賢才,但如果不是漢文帝 寬厚仁愛,他也無法施展他的抱負。”於是摘取漢文帝 的事蹟,分類編好,獻給太子。太子非常高興。不久,楊溥因親喪回家守孝。當時太子監國,便強令他回南京任職。

詔獄十年

永樂十二年(1414年)閏九月,成祖北征回師,朱高熾遣使迎駕稍遲,漢王朱高煦乘機進譖,成祖一怒之下,下令將東宮官屬全部逮治下獄。這成爲繼解縉 入獄後,立儲之爭中的第二場大事變。當時只有兵部尚書兼詹事府詹事金忠因系成祖“靖難”舊人而幸未被禍。金忠是個敢於仗義執言的人,他不顧觸怒成祖,以身家性命力保太子,才使太子未遭廢罷,但是作爲東宮宮僚的楊溥、黃淮 等人卻因此事件而被關入詔獄在獄中,家人供應的食物多次斷絕,而成祖的心意也不可預測,隨時都有可能死去。但楊溥卻更加勤奮讀書,從不間斷。獄中十年,他把經書史籍通讀了好幾遍。

仕途高升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十五,太子朱高熾即位,是爲明仁宗 。楊溥獲釋出獄,仁宗即位後的第三天,楊溥被授官翰林學士。他曾祕密上書議論政事,仁宗對他加以褒獎,賜給鈔幣。後來,皇上想到由於自己的緣故而使楊溥久困獄中,更特別同情他。

洪熙元年(1425年),仁宗在思善門左側建弘文閣,在羣臣中選擇有才學、品行好的人入閣值班。楊士奇 推薦侍講王進、儒士陳繼,蹇義推薦學錄楊敬、訓導何澄。仁宗授予陳繼博士,楊敬編修,何澄爲給事中,每天到閣中值班。又命楊溥掌管閣事,並親自授予他閣印,說:“朕把愛卿留在左右使用,不僅只是爲了學問,還想廣泛瞭解民情,以有助於治理國家。你有什麼建議要報告,可以密封后上呈。”不久升爲太常寺卿,仍兼舊職。數月之間,連授三職,足見仁宗對於楊溥的關切之心。

同年,明宣宗 朱瞻基 即位,罷設弘文閣,把楊溥召入內閣,與楊士奇、楊榮等人共同主管樞機事務。四年後,因母親去世辭職,守孝期滿後又出來任職。宣德 九年(1434年)升任禮部尚書,仍以學士銜在內閣當值。

明朝內閣首輔楊溥簡介:爲人謹慎,上朝時總是低頭循牆而行 第2張

三楊當國

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駕崩,由太子朱祁鎮 (明英宗 )即位。英宗剛即位不久,楊溥與楊士奇、楊榮請求開設講經筵,一定要預先選好幾位學識平正、言行端正謹嚴、老成而識大體的人來擔任講官。又請求慎重選擇在宮中朝夕侍從皇上的內臣。張太皇太后(誠孝張皇后)非常高興。一天,太后在便殿落座,英宗面西站立,召英國公張輔和楊士奇、楊榮、楊溥、禮部尚書胡濙入內,太后對他們說:“你們都是老臣了,現在皇上年幼,望你們同心協力,共同維護國家的安定。”張太后將這五位老臣作爲了正統 政治的核心。太后又特意召楊溥上前,說:“仁宗皇帝念卿忠誠,多次發出嘆息,不想今天還能見到你。”楊溥感動而流淚,太后也流淚,左右的人也都很悲傷。當初,仁宗做太子時,受到誣陷,東宮屬官許多死於詔獄之中,楊溥和黃淮一關就是十年,幾次差點死去。仁宗常常在宮中惦念他們,太后對他們也一直很同情,所以纔對楊溥說了這番話。太后又對英宗說:“這五位大臣,經過三朝皇帝的選任,足以輔佐後人。皇帝政事繁忙,應當與這五位共同商議。”

正統三年(1438年),《明宣宗實錄》修成,楊溥升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學 士。楊溥比楊士奇、楊榮晚二十年入閣,到此於是與他們並列。

孤立無助

正統六年(1441年),楊溥回鄉掃墓,不久回京。 此後楊士奇、楊榮相繼去世(分別在1444年及1440年),在內閣的馬愉、高谷、曹鼐都是後進之人,名望不高。楊溥獨木難支,權宦王振便開始進一步專權用事。 晚年時,楊溥屢因年邁請辭,但都未獲准許。

身後議論

正統十一年(1446年)七月十四日(8月6日) ,楊溥逝世,終年七十五歲。英宗爲他輟朝一日,追贈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諡號“文定” 。授予他的孫子楊壽爲尚寶司丞。十二月二十七日,楊溥歸葬故鄉。

正統十四年(1449年),王振引導英宗北征,結果在土木堡陷入包圍,遭遇慘敗(土木之變)。時人因而懷念“三楊”,認爲如果他們還在,不會發生這樣的結局。但也有人爭相揭露三楊的短處,認爲正是他們違心執行中旨,才導致了王振的權勢膨脹進而爲禍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