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乾隆帝出對子後,紀曉嵐爲何不答?

歷史上乾隆帝出對子後,紀曉嵐爲何不答?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弘曆出生於北京雍親王府,雍正帝第四子,清朝第六位皇帝。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乾隆,清朝著名的皇帝之一,無論是08後90後,還是0後,都知道乾隆的故事。《還珠格格》裏的小燕子稱爲皇阿瑪的人就是本文的提到的乾隆皇帝。這位赫赫有名的清朝皇帝,有許多興趣愛好,尤其非常的熱愛作詩,對對子。乾隆皇帝就曾經出過一個上聯的對子,“坐北朝南吃西瓜,籽往東放”,讓紀曉嵐來對下聯。聽到這個對子的上聯,紀曉嵐是怎麼想的呢?他到底是能否對得出下聯呢?

01

多才多藝

乾隆,雍正的第四個兒子,清朝的第六位皇帝。25歲登基,在位時間長達60年。其實乾隆只是年號,寓意“天道昌隆”。愛新覺羅·弘曆纔是乾隆皇帝的真名。生於皇宮貴族的弘曆,自小多才多藝,精通琴棋書畫。而且還是一名語言學習達人,不僅精通新舊滿語,漢語,還會說蒙古語。放在現代社會,那就是一名學霸,別人家的孩子。

弘曆從小就在錦衣玉食的皇宮中長大,飽讀詩書,才華橫溢,也爲以後成爲一名好的儲君打下了基礎。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康乾盛世,國力強大,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根據歷史記載,乾隆八十七歲逝世,比歷史上很多皇帝的壽命都長。一生作詩41863首,平均每天創作1.3首詩。用完膳,遊御花園,要作詩;冬天下雪了,也要作詩。一年四季三餐都是乾隆皇帝作詩的好素材。可見,乾隆皇帝對作詩這件事愛的深沉。

拋開乾隆位高權重的皇帝身份,愛新覺羅·弘曆如果生活在現代社會,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文藝青年,愛作詩。但是,乾隆的作詩的水平並不高,但卻對作詩愛得深沉。

歷史上乾隆帝出對子後,紀曉嵐爲何不答?

冬天裏,看到大雪紛飛的乾隆皇帝,極力想通過作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於是便有了這一首《飛雪》描寫大雪飛落的詩句。雪花一片一片落下,可以寫成“一片一片又一片”。數完一片,第二片,第三片,第四片,第五片,即“兩片三片四五片”

接着第六片,第七片,第八片,第九片,也不難,“六片七片八九片”。那第十片,第十一片又該怎麼寫。這時,乾隆皇帝被難住了。一個高大威武的皇帝在白雪皚皚的雪地上數着雪花,吟着詩,但卻被第十片雪花卡住作詩的思路。乾隆皇帝就這樣站着,思考着。

一旁有一名官員很是激靈,看到此情此景。想必乾隆皇帝肯定是數雪花和吟詩不能一心二用。於是便隨口爲乾隆皇帝奉上一句詩,來作爲他數雪花的結尾,即“飛入梅花都不見”。乾隆一生六次南巡,作詩也不在少數,但被人所知的卻很少。

02

對對子是日常

除了作詩,乾隆最喜歡、最常玩的活動就是對對子有一天,乾隆皇帝在進行了大量的高強度的工作,即批改完大臣們上奏的摺子之後,疲憊不堪的乾隆皇帝想出去放放風。於是他喬裝成貴家公子到京城,既可以瞭解京城的百姓生活狀況,也放鬆放鬆心情。

一行人在街上逛着了許久,之前內心的疲憊消失殆盡,但現在又餓又累。當乾隆看到有人在賣西瓜時,便停下腳步去買來吃。乾隆皇帝連吃了幾塊西瓜後,觀察到地上的吃完的瓜皮和吐出來的西瓜籽於是,對對子的興致便涌上心頭。

乾隆皇帝出了一個上聯:坐北朝南吃西瓜,籽往東放。他問在在座的大臣能否對出來,還特意示意紀曉嵐讓其回答。那麼紀曉嵐會如何迴應乾隆皇帝的現場提問呢?

紀曉嵐是哪位大臣呢? 紀曉嵐原名紀昀,字爲曉嵐,考中進士。曾擔任禮部尚書、太子少保,是清代有名的文學家和官員。非常著名的《四庫全書》,紀曉嵐任總主編。可見,紀曉嵐的文學功底非常深厚,不可小覷。

面對乾隆皇帝突入起來的提問,紀曉嵐從容應對。當即表示,臣對不出。乾隆皇帝很興奮得意,自己的出的上聯難住了清朝第一大才子,乾隆對自己出的對子十分自信。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學識過人的紀曉嵐怎麼可能會對不出。在長達268年的清朝統治中,一共錄取過26849名進士,平均每年只有100人中進士,而紀曉嵐就是每年的百分之一,並且還給太子當過老師。

歷史上乾隆帝出對子後,紀曉嵐爲何不答? 第2張

03

紀曉嵐對不出

乾隆皇帝所作的這幅對子,其上聯爲坐北朝南吃西瓜,籽往東放。慢慢品味其中,也有講究之處。跟之前所作的《飛雪》這首詩相比,可謂是進步了不少,不像數雪花,再加上大臣想的最後一句,硬生生湊成了一首詩。

上聯的對子包含了乾隆所處的狀態和發生的動作。乾隆皇帝是坐着的,並且在吃西瓜,吐籽。又加上了四個方位詞東南西北。這樣一系列的狀態和動作還有東南西北的方位,元素十分豐富,因此乾隆對其所作的對子更加自信。

對於紀曉嵐來說,對出這樣的上聯對子可謂小菜一碟。比如下聯爲從下到上看左傳,書向右翻。《左傳》是書,西瓜是水果,但本質上它們都是一件物體,但巧妙的是,這兩件物體都有一個方位詞“左”和“西”。

對對子,最重要的就是對等。無論是對子的結構還是字詞的詞性,都必須完整貼合,才能算得上是對上了對子,如果能把情景狀態動作都對上,那就更加完美。

對子可以對等,但身份不對等會遭來大禍。如果紀曉嵐這樣真實的向乾隆皇帝展示出下聯,對子是完全對上了。但高高在上的乾隆皇帝跟小小的官員紀曉嵐哪能是對等的呢。稍稍不注意,紀曉嵐與乾隆皇帝對上了對子,很可能會遭受殺身之禍。

“面南稱王”這個成語出自《文選·孫楚》,指的就是帝王之稱。在古代,帝王上朝時正是坐北朝南,面向百官。乾隆皇帝的對子中的“坐北朝南”就是皇帝的象徵。紀曉嵐就是有一萬個膽子,如何敢與皇帝“作對” 。

歷史上乾隆帝出對子後,紀曉嵐爲何不答? 第3張

所以說乾隆皇帝出的上聯,不是紀曉嵐對不出,而是紀曉嵐不敢對。雖然有其他官員在場,承認自己對不出皇帝的上聯,一定程度上遭人質疑但與自己的生命相比,紀曉嵐還是最終的受益者。

首先巧妙迴應自己學識不足,同時大力稱讚乾隆皇帝的文采飛揚。既保住了性命,又獲得了一個拍皇帝馬屁的機會,可謂一舉兩得。沒有展現真才實學的紀曉嵐,但卻爲他實實在在的免去了一場無妄之災

04

從乾隆皇帝和紀曉嵐對對聯的故事可以看出,儘管當時是“康乾盛世”,但還是免不了臣子對皇帝的提防。等級森嚴的清朝封建統治下,皇帝和臣子在最放鬆的狀態下,乾隆皇帝外出到京城,打扮上雖然是“普通人”,跟隨的臣子是“朋友”

但是由於帝王與臣子是上下級的關係,所以表面爲“朋友”,實際還是“君臣”。那一句“伴君如伴虎”,就是紀曉嵐面對乾隆提問時內心的真實寫照。紀曉嵐是一個十分謹慎的人。如果他直接對出下聯,表面上,乾隆皇帝或許會對他的才華讚賞有加;但實際上,乾隆皇帝內心的不服氣的成分肯定存在。聰明謹慎的紀曉嵐巧妙迴應,不僅給乾隆皇帝留下了體面和尊嚴,更重要的是保住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