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能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徐世勣的一生都有什麼貢獻?

能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徐世勣的一生都有什麼貢獻?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5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的凌煙閣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特別是其中的二十四功臣,都是有着赫赫戰功和不菲成績的文臣武將。這是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鄭仁泰、李孟嘗(一說爲長孫無忌、尉遲恭、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瓊、段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人入朝,並在玄武門埋下伏兵,從而發起了唐朝歷史上最著名的兵變——玄武門之變。

能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徐世勣的一生都有什麼貢獻?

在除掉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後,參與玄武門之變的功臣,很多都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比如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等人。不過,對於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的李勣,也成功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那麼,問題來了,唐朝名將李勣,爲什麼不參加“玄武門之變”呢?

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離狐(今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人。他早年投身瓦崗軍,後隨李密降唐。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武德三年(620年)四月,李世勣隨秦王李世民大敗宋金剛。同年,李世勣又隨李世民討伐王世充,奉命接管管州。在虎牢關之戰中,李世勣更是和李世民並肩作戰,擊破王世充、竇建德。

所以,非常明顯的是,在長期追隨秦王李世民的過程中,二者自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至於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的較量中,徐世勣自然是偏向於秦王李世民的。可是,在最關鍵的“玄武門之變”中,徐世勣卻沒有出現。對此,在筆者看來,徐世勣之所以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原因主要分爲以下幾點。

能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徐世勣的一生都有什麼貢獻? 第2張

一方面,武德八年(625年),突厥侵犯幷州,朝廷命李世勣爲行軍總管,在太谷迎擊突厥,將其驅逐。玄武門之變發生於公元626年,在此之前,唐高祖李淵命令李世勣守衛邊境,所以,等到玄武門之變爆發的時候,李世勣應該不在都城長安。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門之變後,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拜李世勣爲幷州都督,賜封邑九百戶。李世勣爲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又去除姓名中“世”字,改名爲李勣。

對此,在筆者看來,之所以拜李勣爲幷州都督,說明他當時應該還在幷州。基於此,在玄武門之變爆發的時候,李勣遠在千里之外,自然無法像長孫無忌、尉遲恭、侯君集、張公謹等人一樣參與玄武門之變了。如果爲了參加玄武門之變,而導致唐朝邊境失守的話,不管是唐高祖李淵還是唐太宗李世民,肯定都會懲罰李勣的。

另一方面,李勣這位在外擁兵的將領如果參加玄武門之變,那麼,玄武門之變應該就不是奪嫡之爭,而是謀反了。換而言之,對於太子李建成或者李淵的勢力來說,可以認爲這是秦王李世民勾結邊境武將,以此發動的一場謀反。而這,自然是李世民不希望揹負的罵名。在此基礎上,即便最後的結果還是李世民登基稱帝,可是,這很可能會導致太子李建成或者李淵的勢力的強烈反彈,乃至於讓剛剛建立的唐朝陷入到危險之中。

對此,在筆者看來,作爲在外掌兵的武將,李勣的身份確實不適合參加玄武門之變,這和唐朝第一名將李靖的情況類似,後者也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並且,萬一秦王李世民失敗的話,李勣、李靖的存在,也爲李世民提供了東山再起的可能。因此,從李世民的角度來看,應該也不會強迫李勣參加擊殺太子李建成的行動

能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徐世勣的一生都有什麼貢獻? 第3張

最後,因爲戰功赫赫,雖然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但是,這並不妨礙李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爲紀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諸多功臣而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雖然“玄武門之變”的功臣佔到了較高的比重,但是,這並不意味沒有參加玄武門之變的功臣,就不能位列其中了。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李勣隨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後又大破東突厥、高句麗,成爲唐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

一定程度上,在唐朝初期,李勣是完全可以和李靖平起平坐的名將。所以,憑藉着爲唐朝建立所立下的赫赫戰功,李勣完全擁有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資格。總章二年(669年),李勣去世,年七十六。當時在位的唐高宗李治冊贈李勣爲太尉、揚州大都督,諡號“貞武”。對此,在筆者看來,這無疑是非常高的榮譽和評價了,也是對李勣所立下戰功的高度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