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國時期能與諸葛亮齊名,龐統的一生都有什麼作爲?

三國時期能與諸葛亮齊名,龐統的一生都有什麼作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龐統,號鳳雛,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三國時期劉備手下一共有兩個著名的謀士,一個是諸葛亮,一個是龐統。而且諸葛亮和龐統幾乎是齊名的,這個評價主要是水鏡先生司馬徽的評語。

司馬徽是一個十分會識人的人,在龐統二十歲的時候,他去拜見司馬徽,當時司馬徽正在桑樹上採桑,龐統就站在樹下,兩個人就這樣一個在樹上,一個在樹下,聊到了天黑。聊完之後,司馬徽對龐統的評價十分之高,認爲他是荊州的翹楚,無人可比。爲什麼龐統的一生幾乎沒有什麼實際成就,而能與諸葛亮齊名呢?

三國時期能與諸葛亮齊名,龐統的一生都有什麼作爲?

爲什麼龐統沒有什麼很大的成就呢?這與他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去世了有關係,如果他能夠在世上活得長久一點的話,相信他也是能夠獲得很大的成就的。

而龐統能夠與諸葛亮齊名,這似乎與龐統和劉備之間的關係有關,龐統的行爲方式,讓劉備整個人都改變了,從中得到了昇華。

龐統正是諸葛亮向劉備所引薦的,龐統與劉,進行一番交談之後,劉備對龐統開始委以重任。

劉備對龐統也是十分信任的,對他的信任,僅次於諸葛亮。有一次劉備和龐統聊天,劉備問龐統說:“你當過周瑜的功曹,當時我在京城去見孫權的時候,聽說周堬建議孫權把我扣留下來,有沒有這樣的一回事?”龐統回答說道確實是有這麼一回事。從這次談話中,就可以看出來劉備對於龐統的信任有多深了。

在劉備準備西取益州的時候,他的內心其實是非常糾結的,很多的人都勸他拿下益州,他也當然希望能夠統一巴蜀漢中,成就高祖大業,但是他的心中也有所顧慮,顧慮主要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實力不夠,他擔心自己的兵力不足以和對方相抗爭,因此這場戰爭不一定能夠成功。另一個就是口碑問題,劉備向來都以“仁義”而著名天下,所以他去拿下益州,是否能夠獲得人心?是否擁有足夠多的擁護者?這些都還是一個疑問,所以他還在糾結。

三國時期能與諸葛亮齊名,龐統的一生都有什麼作爲? 第2張

但是龐統的一句話卻讓劉備下定了決心,龐統對劉備說:“權變之時,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今日不取,終爲人利耳。”

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說在這種亂世,人要懂得隨機應變,不能死守從前的一條道路,之前是因爲我們沒有地盤,所以要做到仁義,現在有了地盤就要發展壯大,自己就必須得擁有霸氣,吞併弱國,所以要趕緊的去拿下益州,如果再晚一步的話,就會被其他人搶走了。

正是因爲這一句話改變了劉備從前的道德觀以及思維模式,從此以後,劉備開始變得現實而又功利,很多人覺得劉備的這種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到了龐統的影響。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