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專諸是什麼人?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歷史上專諸是什麼人?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有一種職業,捨生取義,九死一生,一朝功成萬古流名,敗則株連親族,我們稱之爲“刺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詳細介紹。

在古代歷史上,四大刺客指的是先秦時期的著名刺客。《史記·刺客列傳》裏記載着好多刺客俠士的事蹟,其中有四位特別突出,常被人們稱爲“四大刺客”,這四大刺客分別是“荊軻,專諸,聶政,要離”。他們的信條都是“士爲知己者死”。他們以視死如歸的氣魄和撼動山河的壯舉,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俠義之名,使自己的英名萬古流芳。其中,就本文所要說的“專諸”來說,在春秋後期成功刺殺了吳國君主,這無疑對吳國的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從結果上來看,相對於刺殺秦始皇嬴政失敗的荊軻,專諸可謂是一位成功的刺客。

歷史上專諸是什麼人?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首先,專諸,是吳國堂邑人。據《吳越春秋》記載,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途中,見“專諸方與人鬥,將就敵,其怒有萬人之氣,甚不可當”。伍子胥知道專諸是一位敢於赴難的勇士,就與之結交。對此,在筆者看來,伍子胥主動和專諸結交,和燕太子丹結交荊軻一樣,都是準備在需要的時候發揮作用。

伍子胥來到吳國,見到了吳國君主——吳王僚。因爲自己的家人被楚國君主殺害,所以,伍子胥就希望藉助於吳國的力量,以此來報復楚國。在此基礎上,伍子胥就勸說吳王僚攻打楚國。但是,吳公子光說:“那個伍子胥,父親、哥哥都是被楚國殺死的,伍員纔講攻打楚國,他這是爲了報自己的私仇,並不是替吳國打算。” 吳王僚就不再議伐楚的事了。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殺掉吳王僚,就說:“那個公子光有在國內奪取王位的企圖,現在還不能勸說他向國外出兵。”於是就把專諸這位刺客推薦給了吳公子光。

根據《史記》等史料的記載,吳公子光的父親是吳王諸樊。諸樊有三個弟弟:按兄弟次序排,分別是餘祭、夷眛、季子札。吳王諸樊知道季子札賢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傳遞下去,最後好把國君的位子傳給季子札。

因此,吳王諸樊去世後,王位傳給了餘祭。餘祭死後,傳給夷眛。夷眛死後本當傳給季子札,但是,季子札卻逃避不肯立爲國君。於是,吳國人就擁立夷眛的兒子僚爲國君,這就是吳王僚。對此,公子光作爲吳王諸樊之子,說:“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子札當立;如果一定要傳給兒子的話,那麼我纔是真正的嫡子,應當立我爲君。”所以他悄悄收留了一些有智謀的人,以便靠他們的幫助取得王位。而這,促使專諸這樣的刺客,自然獲得了公子光的器重。

公子光得到專諸以後,像對待賓客一樣地好好待他。與此相對應的是,燕太子丹對於荊軻,同樣是禮賢下士。換而言之,要想讓這些刺客爲自己效力,前期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去世。這年春天,吳王僚想趁着楚國君主更替的時候,派他的兩個弟弟公子蓋餘、屬庸率領軍隊包圍楚國的譖城,派延陵季子到晉國,用以觀察各諸侯國的動靜。面對吳國大軍的進攻,楚國上下同仇敵愾,出動大軍切斷了吳國大軍的後路。因此,這意味着吳國大軍隨時有被消滅的危險。

歷史上專諸是什麼人?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第2張

在這個關鍵時刻,公子光對專諸這位刺客說:“這個機會不能失掉,不去爭取,哪會獲得!況且我是真正的繼承人,應當立爲國君,季子札即使回來,也不會廢掉我呀。”

因爲之前受到了公子光的恩惠,專諸自然不會拒絕這一要求。對此,在筆者看來,因爲吳王僚將吳國大軍派到了楚國。所以,只要專諸可以成功刺殺吳王僚,那麼公子光確實非常有機會順利登上吳國君主的寶座。當然,刺殺吳國君主的行爲,還是風險極大地,這意味着專諸即便成功,也會性命不保。

公元前515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穿鎧甲的武士,備辦酒席宴請吳王僚。對此,吳王僚自然不會單刀赴會,而是派出護衛自己的士兵,從王宮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裏,門戶、臺階兩旁,都是吳王僚的親信。夾道站立的侍衛,都舉着長矛。從這一角度來看,吳王僚對於公子光,顯然是有所防備的。

喝酒喝到暢快的時候,公子光假裝腳有毛病,進入地下室,讓專諸把匕首放到烤魚的肚子裏,然後把魚進獻上去。到吳王僚跟前,專諸掰開魚,趁勢用匕首刺殺王僚,吳王僚當時就死了。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如同荊軻將匕首藏在地圖裏一樣,專諸攜帶的兵器,也採用了非常隱蔽的方式。不過,雖然專諸成功刺殺了吳王僚,但是,吳王僚畢竟帶來了很多護衛,這些護衛立即將怒火對準了專諸,從而擊殺了這位刺客。

當然,吳王僚被殺之後,這些護衛還是失去了主心骨,所以,公子光放出埋伏的武士攻擊吳王僚的部下,全部消滅了他們,於是他自立爲國君,這就是吳王闔閭。對於吳王闔閭來說,最終成爲春秋五霸之一。因此,專諸的這一次成功刺殺,自然對吳國的歷史走向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歷史上專諸是什麼人?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第3張

最後,吳王闔閭即位後,自然不會忘記專諸這位刺客的功勞。於是,吳王闔閭便封專諸之子專毅爲上卿,並根據專諸的要求,滿足其葬在泰伯(吳國始祖)墳墓的遺願,從優安葬專諸,如今鴻山東嶺仍有“專諸墓”存。相傳無錫市大婁巷的“專諸塔”,是吳王闔閭替他葬的優禮墓,但是已經被拆除。邑人秦頌碩曾寫“專諸塔”一詩:“一劍酬恩拓霸圖,可憐花草故宮蕪;瓣香俠骨留殘塔,片土居然尚屬吳。”

此外,對於吳王闔閭來說,任用楚國舊臣伍子胥爲相,以齊國人孫武爲將軍,確定先破強楚,再服越國的爭霸方略,採取分兵輪番擊楚之策,頻頻攻楚於江淮之間大別山以東地區,使楚疲於奔命。吳王闔閭九年(前506年),吳軍在孫武、伍子胥率領下,從淮水流域西攻到漢水,五戰五勝,攻克楚國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出逃。後楚臣申包胥入秦乞師,在秦廷哭了七天七夜,才使秦出兵助楚復國。

吳王闔閭十九年(前496年),吳王闔閭在與越國的槜李之戰中,被越大夫靈姑浮揮戈斬落腳趾,重傷而死,後葬於蘇州虎丘山。雖然最終敗給了越國,但是,吳王闔閭在位時,吳國的整體實力來到了巔峯,這促使吳王闔閭和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越王勾踐並稱爲春秋五霸。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