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戚繼光明代著名抗倭名將,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戚繼光明代著名抗倭名將,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初以來一直存在着倭寇之患。還不知道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戚繼光,出生於嘉靖八年(1528)字元敬,號南塘、孟諸,山東人。他用十多年的時間掃平了爲禍幾十年的沿海倭患,確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後又帶兵鎮守北方,抗擊當時的蒙古部族的內犯,保障了明朝北部疆域的安全。憑藉累累戰功,官至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但是最後的結局卻在貧困交際之間病逝於萬曆十五年(1588)。

戚繼光明代著名抗倭名將,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戚繼光在很小的時候就顯示出了過人的膽識和智謀。他五歲時跟着自己的四叔上街看花燈,有人看小戚繼光帶着一頂有大寶石的帽子,長得十分好看,便生了歹意,用計將戚繼光騙到自己背上,準備搶了小戚繼光的帽子,再把他賣掉。小戚繼光很聰明,不一會就發現自己被騙了,但也沒有慌亂地哭鬧,而是將自己的寶貝帽子取下藏在袖子裏,又在歹人的背上裝睡等待機會,降低歹人的防備之心。

終於,在歹人轉進一個小巷子的時候,突然迎面走來了一頂華麗的轎子,擦肩而過的瞬間,小戚繼光突然大喊:“四叔,救我!”歹人嚇得扔下小戚繼光就跑,華麗的轎子裏面坐的自然不是他的四叔,是一位素不相識的太太,問清情況後,便將小戚繼光交給了巡街的官員,官員問:“你可還記得拐你的人長什麼樣子?”小戚繼光說:“我坐在他肩上,沒看清他什麼樣子。”官員這時也發現了自己的可笑,居然問一個五歲的孩子,可是小戚繼光又答道:“不過我在他身上留了記號。”原來他將帽子上一枚辟邪金針悄悄別在了歹人的衣領上,於是官員憑藉這條線索順勢也將歹人緝拿歸案。小小年紀已有如此冷靜機智的心智,也就不難成就後來的一番偉業了。

戚繼光的先祖戚祥是跟隨朱元璋多年的親兵,在洪武十四年(1381),隨大將藍玉遠征雲南時不幸陣亡,但也爲後輩換來了能夠世襲的武職,明威將軍。於是,身爲後輩的戚繼光也跟隨祖制從小習武,到了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繼承職位,任登州衛指揮僉事,由此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

繼承祖業後的戚繼光此時並非風光無限,而是一片狼藉。初出茅廬的他,官場上不過一屆新人,平平無奇,又無伯樂。雪上加霜的是剛從京城回來,父親就因病去世,家中僅剩一間祖屋和年僅十歲的弟弟戚繼美。

也就是這時,他的夫人走進了他的生命,歷史上並未留下他夫人的名字,稱爲王夫人,是萬戶南溪王棟的女兒,萬戶是軍中的高級將領,可謂出生高門。他們的姻緣是戚繼光父母在戚繼光十三歲時定下的,那是的他們可以說是門當戶對,但此時的戚府卻是蕭瑟破敗,或許換作常人,早已毀約另嫁,可是王夫人不是一般人,她沒有嫌貧愛富,而是雪中送炭,毅然決然地嫁進了戚府,或許王夫人就是戚繼光的福星,一家人的生活總算有了些起色。

戚繼光明代著名抗倭名將,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2張

有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殺寇之志,戚繼光在不久之後也遇到了他生命中另一位重要的貴人,內閣首輔張居正。嘉靖三十二年(1553),戚繼光被推薦任進署都指揮僉事,讓他防禦山東沿海的倭寇,上任兩年後又被推薦調往浙江都司僉事任參將。由此他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而王夫人也默默無聞地選擇了跟隨左右。

上任不到一個月,就有倭寇進犯浙中門戶龍山所,戚繼光英勇無畏,帶兵直取三個倭寇頭目的首級,倭寇們見此倉皇逃跑。而後又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到嘉靖三十七年(1558)經歷了岑港之戰,經此役戚繼光深感“舊軍”戰鬥能力低下,管理腐敗,於是多次上書請求整頓軍制,終於在嘉靖三十八年(1599)被朝廷批准重新招募一支三千人的抗倭軍隊,這也是聞名天下的“戚家軍”之始。

戚繼光又根據南方特有的地理特點多沼澤的情況和倭寇慣用重箭、長槍的作戰特點,制定了特殊的陣法鴛鴦陣,它攻守兼備,極大的提高了作戰實力,又爲部隊配備了先進的火器和兵械增加其攻擊力。並且他尤其重視水軍發展,親自督造了44艘戰艦以此備用。

很快戚家軍也得到了實戰階段,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大舉進犯桃渚等地,戚繼光率軍出擊,在龍山大破倭寇,還一路追殺到雁門嶺,倭寇趕緊逃走,途中又發現台州空虛,想要乘其不備突然襲擊,戚繼光又一馬當先,殺入敵軍,取首領首級,羣龍無首之際不少倭寇墜入瓜陵江淹死,史稱台州大捷。與此同時大本營新河陷入危機,倭寇聽聞戚家軍的主力隨戚繼光出征,大本營空虛,便想要反手突襲,城中人人自危,但是城中的王夫人臨危不懼,動員城中婦女穿上了“戚家軍”的軍服,大大方方地站在了城牆之上,城外倭寇一看城牆上密密麻麻的“戚家軍”,以爲主力還在城中,嚇得扭頭就跑,王夫人這出空城計不可謂不妙,不愧有“威猛,曉暢軍機,常分麾佐公成功”的讚譽。

此後的戚繼光的人生是順風順水,台州大捷連升三級,嘉靖四十一年(1562)福建之戰,戚繼光幾乎殺光了閩廣一帶的倭寇。此後又有嘉靖四十二年(1563)的興化之戰和嘉靖四十三年(1564)的仙遊之戰,到了嘉靖四十四年(1565),明代四十餘年的抗倭戰爭終於結束,東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戚繼光也由此名垂千古。

政治生涯順風順水,家庭生活幸福美滿,但是戚繼光卻漸漸不如意一件事,那就是王夫人沒能給自己留後,王夫人雖幾次生育,但都因各種原因不幸夭折。在明朝受禮教影響有“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的說法,一代英雄的戚繼光也不能免俗,於是雖然自己懼內,但是還是揹着王夫人,偷偷在外納了妾,先後納了陳姓、沈姓、楊姓,並且還爲他先後生了五個兒子。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王夫人最終還是知道了這件事,將門虎女的王夫人順手操了把刀就要去找戚繼光算賬,戚繼光聽後,急忙在衣服套上了鎧甲,再找王夫人解釋。見到王夫人後,戚繼光用“無子爲大”的理由訴苦,王夫人聽後,又想起了自己早夭的孩兒,把刀扔了開始號啕大哭,這件事纔算勉強過去。

戚繼光明代著名抗倭名將,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3張

《戚公墓誌銘》中記載:“一品鷙而張,先後有子皆不祿,少保陰納陳姬,舉祚國、安國、報國,沈姬舉昌國,楊姬舉輔國。御人露諸姬多子狀,日操白刃,願得少保而甘心。少保衷甲入寢門,號挑而愬祖禰,乃大慟。一品亦棄刃抱頭痛哭,乃攜安國子之。”

可是不幸的事情再次降臨,王夫人領養的陳氏所生的戚安國也早夭了。王夫人悲痛之中選擇與丈夫離別,她帶走了家中不少財物,具體離開的原因和時間史書中並沒有記載。

我們說王夫人是福星,在貧困之際到來帶來明媚,同樣王夫人的離去,也開啓了晚年的戚繼光的下坡路。萬曆十年(1582),他生命中的另一位貴人內閣首輔張居正病逝,政敵挑唆了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秋後算賬,作爲張居正得意門生戚繼光自然也逃不掉,首先是被調離邊防貶到廣東。在萬曆十三年(1585),又被罷免,回鄉的他家徒四壁,後來戚繼光生病了,據說連買藥的錢都拿不出來,如若王夫人還在,也不會淪落至此。萬曆十五年(1588)在孤苦中逝世,一代民族英雄就此隕落。

晚清著名思想家、資本家鄭觀應評價戚繼光:“經文緯武,謀勇雙全;能的人,能知人,能愛人,能制人;省天時之機,察地理之要,順人和之情,詳安危之勢。凡古今之得失治亂,陣法之變化周密,兵家之虛實奇正,器械之精粗巧拙,無不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