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如果立賢不立長,歷史上有哪些皇帝會被取代帝位?

如果立賢不立長,歷史上有哪些皇帝會被取代帝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漫長帝制社會裏,皇帝是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專制統治的象徵與代表。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我國古代,嫡長子繼承製是一個被長期使用的制度,顧名思義,這一制度規定了皇帝在確立繼承人時需要優先考慮嫡出的長子,也就是正妻所生諸子中最大的一個。其實,這一制度誕生的本意是用一個相對固定的名額避免兄弟之間的奪權鬥爭,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卻造成了許許多多的問題。

舉例來說,立嫡長子的做法往往會導致皇帝諸子中資質較好的皇子沒法掌權,而平庸無能的皇子反而只是因爲生得好就登上皇位。唐朝初年,太祖李淵立嫡長子李建成爲太子,而能力、貢獻遠勝於他的次子李世民只被封爲秦王。正是因爲嫡長子繼承製“立長不立賢”的弊端,才導致後來玄武門之變的爆發。那麼,如果歷史上沒有嫡長子繼承製,而是按照能力、功績確立繼承人,哪些皇帝會被自己的兄弟所取代呢?

如果立賢不立長,歷史上有哪些皇帝會被取代帝位?

首先來說,西漢的第六位皇帝,被認爲與漢文帝一同締造了“文景之治”的漢景帝劉啓可以說地位十分危險。儘管表面上是治世的維繫者,但漢景帝的能力和品行歷來爲人詬病:他採納晁錯的意見進行削藩,又在諸侯們發怒後主動殺掉晁錯示好;七國之亂時,他面對危局束手無策,全靠周亞夫、樑王的奮力作戰才保住江山,結果這兩人一個被他關進大牢,一個被他疏遠提防。另外,景帝還有着當太子時一言不合用棋盤砸死吳王太子劉賢的事蹟,可見其個性之粗暴。

相比於缺點不少的景帝劉啓,漢文帝的嫡次子,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樑王劉武似乎更加適合統治大漢。七國之亂爆發時,樑王不但沒有跟着其他諸侯王一起攻打朝廷,反而拼盡全力拱衛長安,可見其對漢室的忠誠。戰爭結束後,樑王的軍隊與周亞夫率領的朝廷軍立下的戰功幾乎相等,可見其能力。另外,從種種跡象來看竇太后也明顯更加偏愛劉武。因此,如果沒有嫡長子繼承製,或許劉武纔是繼承大統的那個。

地節三年四月(前67),漢宣帝立嫡長子劉奭爲太子,也就是日後的漢元帝。元帝爲人性格懦弱,在位期間寵信宦官,直接導致了西漢政權走向衰落。相比之下,漢宣帝的第三個兒子劉囂要更加優秀,據《漢書》記載:“楚王囂素行孝順仁慈,之國以來二十餘年,纖介之過未嘗聞。”由此觀之,至少劉囂不會像劉奭任由奸臣作惡而毫無作爲。

唐穆宗李恆是我國曆史上一位非常特殊的皇帝,因爲他的三個兒子先後都當上了皇帝。其中,作爲嫡長子的敬宗李湛率先登上皇位,他十六歲即位,隨後便因爲沉迷蹴鞠、馬球等遊戲而荒廢了朝政。當時,權宦王守澄、奸臣李逢吉相互勾結,導致朝政廢弛、民生困苦。

相比之下,穆宗的第五個兒子李炎儘管也有些缺點,但在位期間有着任用賢能、革除弊政、打壓宦官、抗擊外敵的表現,被認爲締造了“會昌中興”的局面,至少從能力和態度上要勝過李湛不少。因此,如果當初繼位的不是作爲嫡長子的李湛而是李炎,或許唐朝能夠提前走向中興,從而開闢一條不同的道路

如果立賢不立長,歷史上有哪些皇帝會被取代帝位? 第2張

提到明英宗朱祁鎮,恐怕人們最先想到的便是他聽信權宦王振的教唆御駕親征,結果兵敗被俘的經歷。作爲明宣宗的嫡長子,他第一次即位時重用奸宦王振,第二次即位時重用門達、逯杲等奸臣,都體現出其識人不明的特點。

相比之下,在他被俘時被推舉即位的明代宗朱祁鈺在位期間重用於謙等賢臣,推動明朝國力發展,儼然是一位有抱負、有作爲的君主。可惜的是,“奪門之變”爆發後他的皇位被英宗奪回,他自己也離奇去世,享年還不到二十九歲。可以想見,如果最初即位的並非英宗而是代宗,明朝或許就能夠避免陷入由盛轉衰的趨勢了。

根據統計,我國曆史上儘管很長一段時間裏原則上都遵循着嫡長子繼承製,但嚴格來說,真正作爲嫡長子繼位的只有二十四人。一方面,這或許是因爲許多嫡長子都沒能存活到父皇駕崩的時候;另一方面,這也和嫡長子們被立爲儲君後往往會遇到諸如敵對勢力構陷等情況,最終難以順利繼位有一定關係。

總的來說,我國曆史上不乏一些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後表現出色的皇帝,如開創“明章之治”的漢明帝劉莊、締造“元和中興”的唐憲宗李純等等。但與此同時,也有許多才能、德行其實比不上其他兄弟,卻藉助嫡長子的身份登上皇位者,這些人的存在,正是嫡長子繼承製弊端的直接體現,與此同時,這其實也體現出了“家天下”的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