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魯肅死後東吳都督之位的接替者是誰?爲何不是呂蒙

魯肅死後東吳都督之位的接替者是誰?爲何不是呂蒙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魯肅死後東吳都督之位的接替者是誰?接下來小編帶你詳細瞭解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關於三國時期那些傳奇人物的故事,想必不少讀者朋友都早已耳熟能詳。我們生活中接觸到的三國故事大多來自於《三國演義》,不論是小說亦或是電視劇很多時候都是以蜀漢作爲主視角,而將曹魏作爲反派視角。對於三國中非常重要的一方,就是文中最後才滅亡的吳國,我們對他的瞭解卻是少之又少。

但就算是這樣,《三國演義》中的吳國還是有一些傳奇人物能夠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這其中,最爲著名的除了東吳君主孫權以外,還有所謂“既生瑜,何生亮。”的周瑜,還有一直以老好人形象示人的魯肅以及擒殺關羽的主謀呂蒙,他們的知名度不弱於魏蜀那些人物。我們今天要講到的故事就是以他們爲主角來展開的。

不少讀者都知道,當孫策遇刺後,孫權接過權杖時,當時國家的主要軍國大事基本上都仰仗着周瑜。但周瑜英年早逝,去世前周瑜在病危之際親自寫信給孫權,推薦魯肅作爲接班人。魯肅是優秀的戰略家和外交家,成功地勝任了周瑜的位置。但是,當魯肅去世後,東吳都督之位的接替卻出現了一些波折。

魯肅死後東吳都督之位的接替者是誰?爲何不是呂蒙

當時,呂蒙接替都督之位的呼聲是最高的。呂蒙追隨東吳多年,又在孫權的開導下通過讀書成爲了智勇雙全的智將。除了多年的赫赫戰功之外,呂蒙更是在一年前從“萬人敵”關羽手中奪回了荊州的三個郡。可以說,呂蒙接替都督之位在當時的不少人眼裏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一件事。

不過,只有一個人不這麼想,他就是孫權。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孫權當時選擇了一個沒人能夠猜到的人擔任了這一無比重要的都督之位。那便是一直以來以文官書生形象示人的嚴畯,由他來接任這一掌管軍國大事的都督之位。當時不論是朝中大臣還是嚴畯本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不過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呂蒙在不久後還是接任了都督一職。那麼這就令人感到很疑惑了,既然孫權並不是打定主意不讓呂蒙接任,那麼爲什麼還會故意選擇一個不諳軍事的文官來接任這一武官最高職位呢?他是不知道呂蒙的才能嗎?這是不可能的,孫權很早就知道呂蒙的才幹,並且還非常看重他。那到底爲什麼孫權沒讓呂蒙直接接任都督一職呢?

這個問題筆者認爲,既不是孫權的眼力問題,也不是呂蒙的能力問題,而是孫權的心理問題。其實,孫權自從接過東吳領導人的位置之後,一直都對於大都督這一職位懷有比較複雜的感情,像是一種既信賴又提防的態度。從最初的周瑜開始便是如此,孫權之所以選擇周瑜擔任都督,是因爲哥哥孫策生前的交代,還有就是自己當時繼任之初年紀尚輕,資歷的不足讓他難以很快使得文武大臣們信服,所以他需要依靠周瑜來幫助自己穩定人心,樹立威信。

魯肅死後東吳都督之位的接替者是誰?爲何不是呂蒙 第2張

周瑜在世時,雖然他對東吳勢力的壯大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這也導致了他“功高蓋主”,使得孫權的存在感被弱化。而魯肅接班後的情況也與周瑜相差無幾。魯肅雖然不及周瑜那般戰功赫赫,但其處理軍事事務多年,在軍中也擁有不俗的影響力,並且魯肅和孫權還有着戰略上的一些分歧,魯肅在世時主張聯合劉備對抗曹操,所以常常以聯盟大局爲重,而孫權認爲,只要對自己有利,不管是聯劉抗曹,還是聯曹擊劉,都是可取的,典型的見風使舵。

所以,在呂蒙之前的兩位都督在任時,孫權其實無可避免地受到了來自都督的掣肘,他的權威其實是被都督這一位置削弱了的。如果呂蒙繼續延續之前的那種情況,難免會導致都督這一職位的權勢和影響力繼續擴大,這對於身爲君主的孫權來說,是非常膈應的一件事。

孫權很清楚在當時呂蒙是這個位置最適合的人選,他也不能真的就不讓他接任,於是孫權就出現了我們前文提到的操作:故意讓一個文官來接任這一位置。這一行爲的目的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敲打呂蒙的同時也告訴羣臣:我纔是東吳真正的最高領導人,我想讓誰成爲都督就能讓誰成爲都督,都督也只不過是我手下的臣子罷了。這樣他既可以使呂蒙在上任後明確自己的定位,也使得都督這一位置在羣臣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得到一定的削弱。

魯肅死後東吳都督之位的接替者是誰?爲何不是呂蒙 第3張

因此,他纔會故意地在魯肅死後選擇了嚴畯這個基本上對軍事沒有概念的文官來接任這一位置。不過孫權並不擔心嚴畯真的會接任這一位置,他知道嚴畯的性格,這個淳樸直率的人絕對不會接受一個他自己根本就不適合的位置的。果不其然,擁有自知之明的嚴畯得知這一消息後,根本就沒感到高興,一直堅決表示不願接受,甚至跑到孫權面前去哭訴,表示自己沒有能夠擔任這一官職的才幹。

孫權看到這樣的嚴畯,明白自己預期的效果已經達到了。自然就不會再勉強,立馬讓呂蒙接替了都督之位。之後,呂蒙在孫權的支持下,白衣渡江奪回荊州,使關羽敗走麥城,最後將關羽斬首。在如此功勞下,呂蒙卻一再推脫孫權的重金賞賜,可見呂蒙是深刻理解到了自己的定位的了。孫權則成了這場“權力的遊戲”的最終獲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