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宋孝宗趙昚其實是個平庸之輩,爲何能有好名聲?

宋孝宗趙昚其實是個平庸之輩,爲何能有好名聲?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宋孝宗趙昚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宋孝宗趙眘是南宋第二位皇帝,歷史上對他的評價較高,認爲他是南宋最有作爲的皇帝。其實趙眘不過是一名庸人而已,他意志薄弱、不善用人,空有復興的壯志,卻缺乏復興的才幹。

趙眘繼位後很快給岳飛平反,並且起用抗戰派的張浚。張浚向趙眘建議:“陳兵江淮,派戰船直搗山東,命令將士進取中原,同時聲援西線的川陝軍隊。”如果按照這個計劃穩紮穩打,趙眘說不定能成爲中興之主。

但是此時趙眘的老師史浩提出反對意見,他建議官兵征討,東不可過寶雞,北不可過徳順。最不可思議的是,此時還雄心勃勃力主抗金的宋孝宗,對於這條愚蠢的建議居然採納了。

當時的川陝一帶,由大將吳璘率領宋軍已經收復了十三個州,這時卻收到宋孝宗發來的東不可過寶雞,北不可過徳順的混賬命令,吳璘被迫帥軍撤退。

戰爭的勝負很大程度取決於雙方的士氣,宋孝宗的這條愚蠢的命令澆滅了宋軍高昂的士氣,而金兵反而大受鼓舞,戰爭的形勢完全逆轉,宋軍在撤退途中死傷三萬多人,只有七千多人安全撤回。

此時虞允文從四川回臨安拜見宋孝宗,向他闡述東不可過寶雞,北不可過徳順這項決定的錯誤。宋孝宗聽完後才後悔地說都是史浩誤朕。讓人哭笑不得的此時宋孝宗重新給吳璘下了命令讓他自行決定進退,而此時的吳璘損失慘重,士氣低落,根本不可能再向金兵發起反擊。宋孝宗的初次亮相,反映他在軍事上一竅不通,在性格上又優柔寡斷,導致他在決策時左右搖擺,讓下屬無從適應。

宋孝宗趙昚其實是個平庸之輩,爲何能有好名聲?

隆興元年(1163年),宋孝宗登基一年左右就發動了北伐戰爭。此時的總指揮是張浚,領兵大將是李顯忠和邵宏淵。宋軍計劃兵分兩路,李顯忠攻打靈璧,攻打虹縣邵宏淵,最後會師宿州。

李顯忠作戰勇猛順利攻下靈璧,但是邵宏淵卻攻不下虹縣。關鍵時刻,李顯忠決定拉兄弟一把,他派靈璧的降兵去虹縣勸降,結果宋軍兵不血刃佔領虹縣。但是邵宏淵卻不領兄弟的情,還嫉恨李顯忠,認爲功勞都被李顯忠搶去。兩位大將貌合神離爲宋軍的前途蒙上一層陰影。

宋軍繼續向宿州挺進,結果李顯忠帥軍浴血奮戰,邵宏淵卻帶着自己的部隊在旁邊打醬油,等到李顯忠攻破宿州,邵宏淵纔來搶奪戰果,收拾金兵的殘兵敗將。

宿州大捷是近十幾年來宋軍取得的最大勝利。這場勝利大大振奮了士氣,但是也使宋孝宗和李顯忠產生輕敵思想,以爲金人不過如此,中興美夢可以輕而易舉實現。

但是金人用實際行動告訴宋軍: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金世宗派大將紇石烈志寧統兵十萬,準備搶回宿州。由於李顯忠疏於防備,等到金兵兵臨城下才發現,儘管如此,猛將李顯忠無所畏懼,約邵宏淵一起出城挑戰金兵。由於邵宏淵畏懼金兵勢大並且嫉恨李顯忠搶了自己的功勞,因此他拒絕與李顯忠合作。

李顯忠雖然勇猛在戰爭初期打敗了金兵,但是由於寡不敵衆,最後不得不撤出宿州。當宋軍撤退至符離時,被金兵追上並展開大屠殺,宋軍損失十三萬人馬(包括後勤非戰鬥人員),李顯忠和邵宏淵僅以身免。北伐前期取得的成果前功盡棄。

此時的宋孝宗顯示了他平庸的本質。僅僅一次失敗,他居然被嚇破了膽,一下由堅決的主戰派變成議和派,但是金人的議和要求十分苛刻,宋孝宗於是在戰與和之間搖擺不定,時而偏向主戰派時而偏向主和派,搞得大臣無從適應。最後,由於金國內部也有許多矛盾要處理,於是宋金雙方達成妥協,簽訂了“隆興和議”。

宋孝宗在隆興北伐中的虎頭蛇尾的表現,展現了他極不成熟和平庸的一面。首先,他繼位僅一年時間就倉促決定北伐,各方面的準備根本不充分,許多將領也反對倉促出兵。但是在深宮中長大的宋孝宗根本就不知道打仗的艱難,從決定北伐到出師,只有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倉促北伐決定了此次北伐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我們看看隋文帝滅陳時所做的準備。隋文帝開始謀劃滅陳時,隋朝已經對陳朝有壓倒性優勢。即便如此,隋朝也準備了幾年,期間隋文帝派人從經濟、軍事、外交等各方面不斷騷擾陳,造成陳國民力疲敝,最後纔派軍隊發起平陳之戰。

宋孝宗趙昚其實是個平庸之輩,爲何能有好名聲? 第2張

反觀宋孝宗從拍板決定北伐到出兵,只有短短數月時間,許多準備還很不充分,可以看出宋孝宗自幼生在宮中,根本不懂軍事,以爲打仗憑着一腔熱血就可以打贏。既沒有派人去金國佔領的原北宋領土去聯絡當地的軍民,又沒有考慮援軍等問題,僅派區區八萬人,就想北伐成功,即使是岳飛再世也不太可能做到。

而金世宗的水平明顯高於宋孝宗,在初期作戰不利的情況下,金世宗調集十萬大軍,重新奪回宿州,金世宗的應變調整能力比宋孝宗高明百倍。

其次,這次北伐,宋孝宗用人不當。他選用的主將張浚只是一個和宋孝宗一樣眼高手低的人。宋高宗曾經說過寧可亡國也不用張浚。但是宋孝宗卻把張浚任命爲北伐的主帥。結果就是主帥無能,累死三軍!其實宋孝宗當時也不是無人可用。在采石之戰中大破金主完顏亮的虞允文,在當時纔是最合適的主帥人選,如果虞允文做主帥,至少北伐不會輸得那麼慘。

第三,這次北伐顯示出宋孝宗賞罰不明的特點。宿州大捷後,宋孝宗龍顏大悅,給李顯忠豐厚的賞賜,但是對廣大浴血奮戰的士兵們,宋孝宗一毛不拔,一點賞賜都不給。結果寒了士兵們的心,使之後軍隊的戰鬥力大打折扣。符離慘敗後,對於此次失利的罪魁禍首邵宏淵,宋孝宗僅僅是降其官階,貶爲建康都統制。邵宏淵的膽小自私,造成十幾萬將士命喪沙場,這種人居然不殺掉,讓死去的將士們如何安息?

第四是反應出宋孝宗意志薄弱,經受不起挫折。宋孝宗的隆興北伐,準備倉促並因此失敗。失敗並不可怕,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調整部署和決策就是。

比如唐憲宗進行的削藩戰爭,也不是一帆風順,他針對淮西節度使吳元濟發起的戰爭就遇到了巨大的挫折,打了三年還沒打下來,耗費了大量財力物力,許多大臣都要求罷兵,而唐憲宗以堅定的意志繼續打這場戰爭,他調整部署,派宰相裴度到前線督戰,裴度採用李愬的計策,採取奇襲,於是李愬雪夜奔襲蔡州,活捉吳元濟。可以看出唐憲宗意志堅定、及時調整策略是他取得削藩戰爭勝利的重要原因。

而宋孝宗僅僅因爲一次失敗就嚇破了膽,由堅定的主戰派轉爲議和派,並且再不敢提北伐之事。

由此可見,宋孝宗只是平庸之輩,他之所以能有較好的名聲,不過是因爲南宋皇帝的質量太差。南宋諸帝,只有宋高宗、宋孝宗和宋理宗智力較爲正常,宋光宗有精神病,宋寧宗和宋度宗則是愚笨。智力正常的三位皇帝中,宋高宗由於殺岳飛所以名聲不好,宋理宗則是不理朝政的昏君,比較下來,也就只有宋孝宗算是矮子裏挑出來的高個子,因此宋孝宗才被稱爲南宋最有作爲的皇帝。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